存贷款利差降至历史新低、又逢身负“五篇大文章”的历史使命首年,一年一度经过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金融机构2023年年报成色如何?它们隐含着哪些新趋势?展示着哪些创新?又预示着什么风险点?我们将通过深度解读、访谈和纵横对比产生榜单等各种形式透视金融业年报。
金融新趋势
-
商业银行“香饽饽”,“塔尖”业务成为拯救者?丨透视金融业年报⑪
私人银行领域显露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信息:包括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在内的4家股份行私行户均金融资产同比下滑;更出乎意料的是,一向以私人银行资产规模位居行业之首的招行罕见地未对业内高度关注的私行金融资产总额予以公开。 2023年,13家银行共增加近16万个私人银行客户,总量已达149万户。倘若按招商银行2023年三季报私人银行户均金融资产作为年报户均资产以计算近似值,12家银行私人银行户均资产为1468万元。 在已公布相关数据的13家上市行中,仅兴业银行私行客户数增速低于个人客户增速,其他12家银行均在此项录得正值。这说明各行零售客户布局普遍向私行倾斜。其中尤以民生银行、工行和农行明显。 私人银行客户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高度定制化且具个性化安排的产品。大额保单和家族信托是较受欢迎的传承工具。 -
加速追赶者,浙商银行如何差异化成长?丨透视金融业年报⑩
作为最年轻的股份制银行之一,浙商银行从正式成立到3万亿元资产用了19年时间。这一速度在12家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二。 浙商银行不良资产包袱主要是因为理财资产等历史问题,集中在表外业务。经过努力,截至2023年末,存量理财资产已经全部完成回表,提前一年完成整改任务。 银行作为顺周期行业,更为理想的经营状态是“在经济比较好的时候,银行经营也较好,但不追求最好;在经济比较差的时候,银行经营不至于很差,总体上从长远看是比较平稳的”。 -
23个指标下的寿险公司画像比拼:哪家综合实力居末席?哪家赔付更快?|透视金融业年报⓽
2024版定量定性指标体系由六大维度构成,但六大维度因应监管和市场之变而迭代。新定量定性指标体系更包括了一、二、三级指标,而原版本仅有一、二级指标。因此,2024版定量定性指标体系更立体,数据颗粒度更高,便于全面观测寿险公司效能提升情况。 除平安寿险外,其他四家总投资收益均出现同比下滑。其中有会计准则调整的影响,但也侧面反映出行业整体投资收益不景气的现状。 五家寿险公司保单赔付件数和赔付金额出现双增。获赔率和理赔时效是各家内部考核的重要参数。 -
金融马拉松,中行如何做好国际化的“头雁”?丨透视银行业年报⑧
按总资产计,中行曾是中国第二大商业银行。四大行伴随中国经济崛起而快速成长,资产规模年均扩张速度接近20%。但中行在此期间规模扩张速度年均只有约15%。 中行在2009年贷款规模的超速扩张结果之一,是中行总资产规模在2010-2012年间超越农行升至四大行第三。但与此同时,中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却出现滑坡,连续三年低于四大行均值。 在全球金融监管趋严非常明显的情况下,中行应珍惜海外牌照,紧随中国企业出海策略;继续提升国内业务份额,但应更看重业务质量。 -
凭借独特禀赋,邮储银行大零售战略进程几何?|透视金融业年报 ⑦
邮储银行个人银行业务营收占比远超同业,但个人存款在个人金融总资产中占比近年一直处于80%以上高位。这意味着该行个人客户端财富管理渗透率有待提升。 邮储银行覆盖国内99%县(市)的网点资源为业内所看重。银行同业中唯一的“自营+代理”模式,即邮储银行可在邮政企业大量的营业场所设立代理网点。 代理网点以较低的成本、更短的时间拓展业务覆盖范围,而且代理网点更加下沉。大行品牌在县域及以下地区更加稀缺,代理网点为邮储银行贡献了近七成的存款。 区别于招行和平安银行上移客群的做法,邮储银行的客群集中于县域及以下市场。这部分人群可能生产的零售AUM不高,生活消费场景亦与白领及富裕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如何做好这部分人群的财富管理业务是摆在邮储银行面前一道绕不开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