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也不少:盖“将将好”的房子
容积率只是可利用空间资源的上限,密度则决定了人情的冷暖,两者缺一不可:杀鸡取卵式的掠夺式经营,必然导致过载,太寡淡的城市却也没有人气,建设难以为继。
每一种建筑文化都有自己合适的土壤,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物有所值都集中在外表上,对于性能的改善却不敏感。
责任编辑:邢人俨
想不起来这位中国老教授的名讳了,初次见到,是在美国麻省的华人聚会上。他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了一个“发明协会”,自任会长,不知道是否MIT如今的发明办公室(MIT Office of Invention)的前身。那可是在我们买个电视机都很稀罕的时代,各种各样“发明”的点子,怎么评价优劣呢?年纪很大了,他讲的事却是我觉得很新鲜的:
“我和那些个同事就设计了一个比赛……给大家发些模型材料,就是寻常能用到的那些东西,纸板、橡皮筋,还有铅笔……每个人做个小车……”
操着一口京片子,说到这儿他两眼放光:“条件是,你得用到所有材料,不能多也不能少。”
不能“多”很显然,不能“少”怎么理解呢?
大部分设计的“奢侈”或“简朴”仅仅受制于项目的预算上限,是约束性条件;或者,粗放地约定基本功能,这个要,那个不要。尤其是空间设计,一般而言,没有人知道它是贵了还是便宜了,除非有所比较:同样条件的不同方案之间的比较,针对具体用户的需求的比较——前提是,你得亲身做了,才好比较。
从过往经验里,我们知道空间自身也是一种有限资源,需要节约有效地使用,要不然,每个国家和城市的规划部门,就不会那么煞费苦心地设计各种约束性的指标了,比如“开发强度”——建设用地的比例不能太大,超过30%的开发强度,人的生存环境就会大受影响。但是这个标准又不仅仅是个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