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基永读《梁鼎芬诗词笺校》 | 我心凄苦 此意谁传

梁鼎芬诗在光绪中叶已经出现印本,到辛亥之后,他的文字留存明显较少,据说临终前他吩咐儿子将自己所存稿烧毁了不少,说“我心凄苦”,不想将文字留存于世。

责任编辑:刘小磊

晚清名臣梁鼎芬(1859-1920)。资料图

三年之前,困居海滨,苦无书可读,抽屉中翻出二十年前在台北冷摊所得《岭南近代四家诗》,日读梁鼎芬为功课,友人黄君见怜,举赠吴天任所著《梁鼎芬年谱》,于是这两书成了案头常侣。读了半年,思乡思书心切,隔离半月回粤,拜访沚斋陈永正丈,他正好在埋头笺注梁鼎芬,于是我们谈了一下午的梁诗梁词,也将我所知见的梁氏书画遗稿等略为铺陈一番。疫情结束,我重访沚斋,他已经将书稿交出版社,还在不停地补充新发现的资料,甚至在书稿已经送终审时,仍然追加文字。编辑知道老人家做事的认真,还很宽容地一再改动已经排好的版面,让这部书尽量减少遗憾。

晚近几年,梁鼎芬被重新评价和发掘,有关他的史料陆续浮现,他是番禺人,人称节庵先生,生于诗礼之家,外祖父是近代大诗人张维屏,舅舅张鼎华也是翰林出身。节庵二十一岁就中进士,入翰林,仕途却很坎坷,因为弹劾李鸿章被罢官,后来跟随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广雅书院,辛亥革命之后做了溥仪的师傅,以遗老终。在近代史上,他的名气不小,不过在文化界,他最为人所熟知的,则是其诗词。近人陈三立、叶恭绰等,对节庵诗推崇之至,钱仲联丈则称誉为“清诗中清秀者,极佳”。节庵诗的特点,前人已有定评,我不再抄书,以个人的读后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