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构建综合性储能系统迫在眉睫
制约我国抽水蓄能发展的最核心问题是电价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合理的回报机制。此外,制约因素还包括建设周期长,生态环境及地质条件要求严格,审批困难等。
要加快车网互动技术研发,不断提高电动汽车与电网协调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引导车主参与智能化有序充放电,推动电动汽车以市场化方式参与电网储能服务。
责任编辑:曹海东
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因为领跑出口,被誉为外贸“新三样”。从服装、家电、家具等为代表的“老三样”到“新三样”,是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写照。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耕耘光伏行业多年,2024年两会期间,他带来的7份议案,悉数与新能源行业相关。
新能源占比高了,问题随之而来——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不稳定,如何建立稳定的新型电网系统?刘汉元建议,要构建一个综合性储能系统,以抽水蓄能、新型储能为主,电动汽车等其他多种储能形式为辅。并且,要建立电网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机制,开展监测和精准量化电力消费的碳排放,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他还注意到,近十多年来,我国抽水蓄能发展速度整体较慢,建设速度始终不及预期。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将达到62GW以上,到2030年达到120GW左右。“要匹配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该规划目标还远远不够。”刘汉元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
南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