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王景弘,曾与郑和并肩的人

写作是一种“刑警加历史考古式”的人物探究过程,只不过借助的工具是语言文字。生发以上点滴感想,源自我的一次漳平王景弘故里之行。

王景弘是谁?

王景弘六下西洋,有时以副使身份有时与郑和同为正使率队出使,并独立承担了第八次下西洋任务。

责任编辑:杨嘉敏

王景弘是谁?

这世间有两项职业是我所向往的,一是刑警,二是历史考古。大抵说来,前者破译活人如何死去,后者探寻死人如何“复活”。二者均系对未知秘密的发现之旅,考验从业者的推理智慧和想象力,当然还有现场和田野工作能力,算是文武兼备极具挑战性的职业。这一点很吸引我,我们庸常的生活会因职业特质而时时与传奇和秘密相伴,想起来便有点英雄主义的味道。

或许,这只是我没有深入这两项职业实情而萌生的浪漫想象吧。其实写作这件事儿,有时候也兼顾着刑警与历史考古的职业特性,去探寻未知和被隐藏的世界时,写作也不外乎是把一个人写死,抑或把一个人写活、写生动。如美国诗人露易丝·格里克所说:“写作之梦不是去宣示已知的东西,而是去照亮被隐藏的东西,那通往被隐藏世界的小径并没有被标示出来。”如此看来,写作也是一种“刑警加历史考古式”的人物探究过程,只不过借助的工具非警械和考古工具,而是语言文字。

生发以上点滴感想,源自我的一次漳平王景弘故里之行。

漳平位于福建西南部,“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它是闽西与闽南的过渡地带,外接闽南沿海,内联闽粤腹地。过渡地带上的漳平,行政所辖也有过摇摆,现属龙岩的下辖市,历史上也曾划归漳州管辖,通行闽南话。漳平这座小城可谓:藏深山之中向海而望,得海之气息恪守山野敦厚。

漳平城区图  摄影 华荣丽

漳平城区图  摄影 华荣丽

我在福州生活二十多年,去漳平的次数屈指可数,十多年前短暂停留一次外,就是不久前的这一次了。此次到漳平,一个名字听到最多:王景弘。恕我孤陋寡闻,到漳平之前这个名字我未曾耳闻。王景弘是谁?人们为何频繁谈起他?他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事儿?他与漳平这片土地有什么关系?谜团多多。在漳平的三天几乎变成了王景弘解谜之旅,但是当你真正走进这个人物,却发现更多更大的谜团纷至沓来,如深秋的浓雾一层又一层,很难走出来。当然,一个历史浓雾中的人物,必定是难以厘清看透的。当我试图写写这个人物时,写作便变成了类似刑警破案和历史考古揭示真相一样的工作——尽最大可能复活王景弘这个人物。

说起王景弘这个名字,听者往往一脸茫然,说起郑和,大家频频点头,知道,明朝七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家、外交家。这么说吧,当郑和气宇轩昂地站在宝船甲板上眺望大海时,与他并肩而立的人就是王景弘。在这支由六十多艘舰船、两万八千余人组成的庞大军事外交船队中,王景弘是郑和最得力最忠实的左膀右臂,他们共同组织和指挥了一个大国远航西洋的伟大壮举。郑和七下西洋,王景弘第一二三四七次跟随,其中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卒于古里国(今印度西南部)时,宣德七年(1432)三月,王景弘率船队,扶柩返航;宣德九年(1434)王景弘独立承担第八次下西洋,圆满完成任务。王景弘六下西洋,有时以副使身份有时与郑和同为正使率队出使。

根据史料创作的王景弘画像  绘图 罗宜生

根据史料创作的王景弘画像  绘图 罗宜生

在这件被历史铭记的大事中,有一点清晰明了,王景弘的名字始终排在郑和之后,即使郑和去世后王景弘独立领导的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