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光读《弗罗斯特集》 | “允许诗歌流着泪去走它自己的路”
请时时记住一个值得记住的事实:有一种叫“受到尊重”的成功,而这种成功是靠不住的。它是指一种由少数被认为懂行的评论家吹出来的成功。但若要真正达到以诗人的身份独立于世的境地,我必须走出这个圈子去面对成千上万买我的书的普通读者。我也许没有能力做到这点,但我坚信这样做会有益处——在这一点上你不必为我担心。我想成为一个雅俗共赏的诗人。我不能像我的朋友庞德那样,以成为那帮高雅之士的鱼子酱而沾沾自喜。
责任编辑:刘小磊
一、诗是意义之音
“诗”是庞然大物,是云间漂浮的一头并不轻易现出全身的“大象”,也可以是一棵小草,在微风中摇曳,给它下一个简单而确定的定义并不容易。也许是为自己的诗辩护,罗伯特·弗罗斯特给诗下过很多定义。沿着这些“定义”掘出的小径,或许可以抵达弗罗斯特诗歌的秘境。
什么是诗?弗罗斯特给出的第一个定义是:“诗是已经变成了行动的言辞。”这句话与紧跟其后的一个表达可以互释:“诗是实际说话之语音语调的复制品。”(《几条定义》,《弗罗斯特集》第905页,曹明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以下引用该书,仅注页码)这个定义,特别看重诗歌语音语调的独特性和准确性,强调口语的力量,奠定了弗罗斯特一生的语言风格。
所谓“已经变成了行动的言辞”,意味着诗是言语的定型,并且本身便是一种行动。怎样才能使诗成为一种行动呢?弗罗斯特说:“不论长短,每一首按格律写成的诗都是一种信念,对一条道路的信念,意志必须沿这条路一步一步去实现一个承诺,直到有个圆满的结局。”(第991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行动是意志展现的过程,是一个“猛烈消耗”的过程。意志源自真实的生活,源自生活和世界本身,但并非所有的日常言语都是行动,行动意味着诗人必须对现代及现代人说话,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另一方面,“诗是实际说话之语音语调的复制品”,表明弗罗斯特看重口语语音语调的再现,并早在尚未成名之时就提出了“意义之音”(sound of sense)这一术语。
什么是“意义之音”?弗罗斯特认为,近代诗歌的成就基于一种基本假设——即词句的音乐性是个使元音辅音和谐的问题,斯温伯恩、丁尼生等人就曾把主要目标放在二者的和谐上,眼下大多数诗人在走同样的道路,而这是一条死胡同。他不吝自夸地说:“在用英语写作的作家中,只有我一直有意地使自己从我也许会称为‘意义之音’的那种东西中去获取音乐性。”然而怎样才能得到那种抽象之音呢?他说,“最好是从一扇隔断单词的门后的声音之中”。在他看来,意义之音“是纯粹的声调——纯粹的形式”:
意义之音也不仅仅是音韵。它是意义和音韵二者之结合。有价值的格律只有两三种。为使其有所变化,我们依靠的就是意义之音中重音的无限变化。情感表达之可能性几乎全在于意义之音和单词重音的自然融合。一种精妙的融合。(第871页)
“意义之音”这个神秘的术语,是弗罗斯特的一个“发明”,他不满足于英语常用的抑扬格、扬抑格的音步变化,强调语调的表意功能。他追求的不是眼睛(视觉)之诗,而是耳朵(听觉)之诗。在《会想象的耳朵》这篇演讲中,他说:
在我自己的写作和教学中,我总想引进活生生的口语声调。因为某些句式依赖于声调是个不争的事实;——譬如说,请注意乡下人用“我想也是”这句话表示嘲讽、默认,或怀疑等时的不同声调。但重要的问题是,你能把这些声调写在纸上吗?你如何识别声调呢?根据上下文,根据在活生生的语言中得以表露的情绪。而你们认为有多少种声调在飞来飞去呢?有许许多多——许许多多还没被写进书里的声调。(第891页)
他曾对自己那首总是被置于卷首的《牧场》加以分析,列举了每一行诗句的语调,试图证明轻松的语调、告知的语调、自由的语调、劝诱的语调、邀请的语调究竟是怎么样的,还借助其他诗句解释何谓威胁的声调、说笑的声调、质疑的声调。在写给沃尔特·伊登的信里,又列举了自夸、揶揄、怀疑的声调,他所关心的“只是捕捉那些尚未被写进书中的句子声调”,那是真正原始之物,在字词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弗罗斯特的这个概念,是在遵从传统格律的同时,捕捉现代口语的调式,从而构成了独特的语调和韵律。究其实质,这是一种语调意义的自我指涉,即语调本身在传递态度、情感和意向。
除了语调,弗罗斯特认为“诗永远都是语言的新生”,“是那种使我们永不疲惫的东西”,“是那种使世界永不衰老的东西”。他所说的语言的新生,一方面指的是“一种对意义的执著——执著地要净化字词,直到它们又重新具有它们应该具有的意义”(第962页),另一方面则是从日常语言中发现隐喻,基于情感更新词语。他说:“情感可通过比喻使字词暂时离开其原位,但通常的情况是最终将其移到新的位置。习俗、形式和言词都不得不有规律地或无规律地从精神实质上被更新。这就是真正的激进之信条。”(第1013页)情感是新生的原动力,而新生意味着词从原来熟悉的位置上移到一个新的位置,并因此获得饱满的浆汁。这种词语的位移,弗罗斯特称之为“挪用”或“远距离挪用”,即通过隐喻、类比、讽喻或其他迁移手段来实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