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于2024年全国实施丨报告解读
个人养老金发挥的是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中的补充性作用,本意是为了提供更高的养老保障水平,且不同于此前试行的个人商业递延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具备金融属性,其投资回报理应更加具有吸引力。
责任编辑:钱炜
2023年7月18日,湖北荆门,老人在阅报栏前观看2023年退休金政策。(人民视觉/图)
养老,是每一个人必须直面的问题。
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多项2024年涉及养老的工作任务。
例如,“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这也是官方首次明确,于2022年11月开始试点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在全国范围推广。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增文对此表示,上述举措构建起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缩小养老金待遇差距、分散养老风险,从而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上调,养老保障体系的关键词
上调,是近些年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关键词。2023年5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发文,明确2023年全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比例按照2022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8%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胡晓
181****9631
个人养老金对应的基因亏损严重,一个不能产生持续稳定强于银行定期存款收益的产品,老百姓能认可吗,能持续购买吗?最根本的问题应当解决基金的持续收益问题,有较高收益了,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称,不需要相关部门天天画大饼。有关部门不如静下心来,踏踏实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让人民群众能自发的认可产品才是正确的出路,否则最终也只是烂尾工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