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对话 | 上海高院院长贾宇:推进长三角地区法律适用统一
我认为我们当前的法学教育仍然与司法实践联系不充分、不密切,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要求有所脱节,要通过步入社会完成再适应、再培养的过程。
2006年企业破产法通过后,再未进行过修订,不能完全顺应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关于“办理破产”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的发展要求。
责任编辑:钱昊平
从上海法院的“新人”到“建设者”,这是贾宇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
在一年前召开的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贾宇当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此前,他在西北政法大学学习、工作长达38年,其间任校长一职11年。2017年,离开高校后,贾宇先后出任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并于2023年初任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回望过去一年,贾宇感到“很有成就感”。2024年1月25日,在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上海法院工作报告时,贾宇提到,去年上海法院服判息诉率、裁判改发率、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和公报案例数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但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贾宇还有更多期待。采访中,他提到,过去一年,上海法院在数字法院建设、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探索,“总的来说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全面先行’,这就意味着各项工作、各个方面都要努力争当‘排头兵、先行者’”。
2024年2月29日,围绕过去一年工作情况、上海法院建设和代表议案及工作建议等方面,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高院院长贾宇在上海高院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
“硬成果”与“软成果”
南方周末:在上海高院履职一年,你的感受如何?
贾宇:春节前夕,我给全市法院干警的新春贺词里写到,回望过去一年,上海法院在实干中奋进,在开拓中创新。在这里工作的这一年,整体来看,我感觉上海法院的工作基础很好,尤其是政法队伍干部的素质很高,置身其中,我始终能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作为“排头兵、先行者”的责任担当,和上海法院同心同向、善作善成的干事氛围。
南方周末:去年,上海法院整体工作情况怎么样?
贾宇:去年年初,经过调研,我们提出了将“政治建设引领、司法质效为本、数字改革赋能”作为未来几年上海法院的工作主线,将“问题导向、见贤思齐、勇于创新、全面先行”作为工作要求,努力推动上海法院的各项工作、各个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
应该说,从数据上看,这一年上海法院走得很坚实,最直观的是上海法院多项审判质效核心指标位于全国法院前列。其中,反映当事人司法裁判认可度的服判息诉率93.3%,位居全国第一。这个数据说明,我们的案子办完,老百姓总体比较满意。另外,反映案件审判质量的裁判改发率1.2%,保持低位优势,位居全国第一。此外,去年上海法院所办理的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人民法院案例库和全国法院优秀案例的,有428件,也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这些“硬成果”的背后也有很多“软成果”,比如说,形成了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上海经验”、金融审判的“上海规则”、涉外法治的“上海探索”、数字法院建设的“上海实践”、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