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晚自习

宋锬当天中午留下的一篇短短34个字的“日志”,题目“好累……”,“最近真的累了,学习好累,玩好累,就连咱最喜欢的睡觉都累,不知怎么了!身累心更累……”

责任编辑:曹筠武 实习生 吴达

在连续42天被禁止进入教室晚自习之后,高中生宋锬跳楼身亡。他所就读的盐城一中在当地因优异的高考升学率享有盛名,同时又因严苛的管理被称为“集中营”。 宋锬曾在作业本上写下对老师和学校的愤恨,也在日志中记录自己“身心俱疲”。而在宋锬身亡后,有教师感叹:再这样下去,老师也要跳楼了。

3月26日晚,八点过,随着16岁的江苏盐城第一中学学生宋锬从自家四楼阳台向下的一跳,几秒钟内,这个家庭十六年的努力化为了泡影。

通常的这个时候,按照这所江苏省重点高中的作息时间表,正是宋锬在学校上晚自习的时间。但事实上,宋锬和同桌刘峰已经连续42天被阻挡在学校晚自习 教室门外,他们成为这个有着63名学生的班级中,仅有的两名被“赶”出晚自习教室的“异类”,原因是宋锬和刘峰违反了“校规”。

2月11日,宋锬和刘峰在晚自习期间讲话,并互相推了几下,“没有任何恶意”,这被巡视的年级主任逮个正着,定性为违纪行为,被要求立刻回家自习,何时可以回校等候通知,而直到宋锬跳楼那一刻,他也没等来返校上晚自习的通知。

宋锬的父母将宋锬一直不能返校晚自习归咎于班主任丁向明。母亲李秋红至今后悔“没有及时给老师送礼”。

李秋红回忆,就在不久前,她向神情低落的儿子建议:“要不还是给老师送礼吧。”宋锬情绪激烈地拒绝了。对这个全靠父亲在兰州打工维持生计的家庭来 说,几百块钱并非一笔小数。此外,宋锬认为班主任长时间拒绝他们上晚自习的做法“太过了”,在此之前,他和同桌曾先后找到过年级主任、班主任,表达了想回 来上晚自习的请求,但都被拒绝。

但班主任丁向明不认为不让上晚自习是一种“惩罚”,他的解释是:让学生回家自习也是教育方式的一种。

按照盐城市第一中学的课程表,晚上6:40到10点是晚自习时间,除了星期六,每个星期的其余六天都有晚自习的规定,尽管学校的说法是“不强迫”, 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还是会选择到学校晚自习。“一方面,所有同学在一起晚自习有一个学习的气氛,另一方面,老师经常来班级答疑可以帮助学习,而且同学在课 间还可以讨论问题。”

丁向明在接受采访时坚称不让两学生上晚自习的做法是因为坚持学校的管理规定,而并非有其他所求。而盐城市教育局和市纪委称,对于外间“班主任索贿”的说法,正在调查中。

这样的风气在当地一位教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96)


回复

2014-04-08

这社会到底怎么了?!?!?!?!?!?!?!?!?!?!?!?!?!?!?!?!?!?!

回复

2013-10-13

这就是中国人素质普遍的低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2013-08-15

高考有意思吗,说真的,有点意思,至少知道中国还有这么奇特的一种现象——无数学生都前仆后继的走这条路。我想高考换来的一张文凭是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一个的一生绝不会是单纯的一件事所决定,考试不重要,文凭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获得对知识的渴望,对于这件事也反映出中国教育的可悲,坑了一批人

回复

2013-08-15

高考有意思吗,说真的,有点意思,至少知道中国还有这么奇特的一种现象——无数学生都前仆后继的走这条路。我想高考换来的一张文凭是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一个的一生绝不会是单纯的一件事所决定,考试不重要,文凭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获得对知识的渴望,对于这件事也反映出中国教育的可悲,坑了一批人

回复

2013-06-21

当年上高考时,很希望老师罚我再也不用上自习了,不得不说生活在中国教育下,每个孩子要有长城般坚硬的心!

回复

2013-05-29

高三时我们数学老师教导我们:清华北大也有自杀的学生,大学还不是照样办,难道因为你跳楼人家大学就不办了?如今的教育已经到了漠视生命的程度。

回复

2011-12-20

大家都是过来人,到了大学也未必有想像中得那么轻松。。。大学都靠自学和自觉。。

回复

2011-09-11

学校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悲哀!!!!

回复

2011-05-25

是叫教育的问题吗

回复

2011-04-27

感觉我的高中也是这样过来的,早上五点钟起床,十点钟下自习。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改了这么多年还是一样。

回复

2011-03-17

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不过我比他幸运,我已经出来了。高中在我眼里就是监狱,愿你在天堂找到一方净土。

回复

2011-03-17

我读大学已经两年了,每次回头看高中,我都觉得我这一届是高中生里最开心的,现在看着表弟表妹都埋头苦读,我真的很伤心,学习越来越累,身体都是次要的,心灵已经收到严重的摧残,怎么解决啊

回复

2011-03-13

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制度的伟大力量!

回复

2011-03-11

是谁的悲哀?

回复

2011-03-11

教育商业化……高中过度的紧迫换来大学的一蹶不振,到底为了什么?

回复

2011-03-10

我想说这只是个例,因为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正在上高中。再说大学真的很美好,它让我成长

回复

2011-03-10

愿你在天堂找到一方净土

回复

2011-03-10

和教育本身的意义相比,我们的教育更多地起到门槛和筛子的作用,人被分出了等级,素质却不见得真的高了。

回复

2011-03-06

悲哀!

回复

2011-03-05

这些事挺让人伤心地。中国人太重视学历了,其实,就实现一个人的价值而言,技能远比学历重要。“一定要考上大学”这个词,毁了多少青年人! 高中生还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最起码,他们勇敢的拒绝贿赂老师,在大学的学子们,谁还会有如此的决绝的正义感!!!

回复

2011-02-26

进了大学才深刻理体会到什么事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