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 《吴荫培日记》所见二三事

清末的苏州名人,不少留有日记,不少也是吃货,如京师名菜“潘鱼”据说与潘祖荫有关,但《潘祖荫日记》简略至极,基本不谈国是,更别说吃食了,倒是他在家书里,一直让苏州的家人源源不断地寄各种食物、药物。相较而言,吴荫培是既会吃,还会制作,也乐于记录这一切。

责任编辑:刘小磊

《吴荫培日记》,潘振方整理,凤凰出版社,2023年7月。吴荫培(1851-1931),字树百,号颖芝、云庵,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光绪十六年获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历为福建乡试副考官,会试、顺天乡试同考 官。京外官历任廉州、潮州、镇远知府。三十二年自费到日本考察。辛亥革命后,退归故里。其工书画,善诗词,声名颇著,著有《岳云庵诗文稿》等。

毫不谦虚地说,对于《吴荫培日记》,我相当熟悉。到苏州博物馆工作之前,我便知有此日记,2011年进馆后,陆续将馆藏稿本日记扫描,先后参与编成《苏州博物馆藏晚清名人日记稿本丛刊》(主要是苏州“贵潘”家族日记)、《苏州博物馆藏近代名人日记稿本丛刊》(馆藏其余近三十种日记稿本)二种影印出版,均亲历其事。不过由于个性疏懒,至2023年冬凤凰出版社的《吴荫培日记》整理本面世,才真正将此书草草通读一过。于我而言,此书有两个遗憾:一是稿本原来数十年不间断,历经离乱,仅存光绪末年十册,且有破损,内容早已残缺不全;二是整理本虽便阅读,但讹误之处不少,难免使这十册内容又失色不少。关于该日记的史料价值,潘振方在整理本前言中已作揭示,在此仅就读书所见二三小事,略作补充。

一、“知味者”吴荫培

清末的苏州名人,不少留有日记,不少也是吃货,如京师名菜“潘鱼”据说与潘祖荫有关,但《潘祖荫日记》简略至极,基本不谈国是,更别说吃食了,倒是他在家书里,一直让苏州的家人源源不断地寄各种食物、药物。相较而言,吴荫培是既会吃,还会制作,也乐于记录这一切。

不管从饮食习惯,还是地域特点,南北方都存在很大不同。吴荫培却是那种从北京到保定游玩,回程途中,在安肃县“购白菜三十斤”(1905年4月22日)上火车,带着回北京的人。听同年邱佐中“谈及淮城有酒馆远香草堂、绿霭亭两处,肴馔为天下第一,惜余上年过淮时未之知也”(1904年12月17日),语气中满是没有吃过的遗憾。春天在北京想尝鲜,去前门的阳春居喝酒,要了“虾子冬笋一小碗”佐之,吃完结账,店家“开价五千四百”文,就马上肉痛起来,在日记里抱怨“市上笋每斤值千六百,一碗之微不及半斤,加价三倍有余,此后吃馆子不可不慎也”(1905年4月7日),这种吃过了却嫌贵,既爱又恨的尴尬,不禁让人莞尔。更有理由相信,下次他可能还会吃这种亏。

吴荫培爱吃、会吃,还会做,堪称“知味”。光绪三十年七月十八日(1904年8月28日),他在宣南家中作东道请客,日记云:

午后,在寓请客,何润夫、徐花农、陈香轮、黎露园、李际唐、朱诚侯、金子材、宋梦云皆到。肴则福山堂与自制参半,余以嵩山猴菇、华顶松菌、余杭虎爪笋入鸡汤中并制,自以为新法,同人亦均知味者。他如苏式薄荷汤圆、淮式蟹饺,席间皆啧啧称赏。酒阑,余以武夷茶、碧螺春供客,尽欢而散。

次年二月廿八日(1905年4月2日),吴荫培去邹福保家参加公祝何乃莹寿辰的宴会,徐琪、于齐庆、吴荫培各自携带拿手好菜前去,日记言“花老携鱼翅,于海老携狮头,余携酥鸡、海参、淮饺,余皆(编者注:通“偕”)咏老主之。肴点之外,备有七种名茶,畅谈至二更余始散”。淮饺又名小馄饨,清光绪间由淮安黄子奎所创,皮薄如纸,馅心鲜美。吴荫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