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谈《繁花》:等了五十年,我的上海情结终于找到影视出口

“夜东京那场吵架我重看五遍。我记忆中的上海弄堂,天天,甚至每个上午、下午和晚上,都是这类人间盛况,几天后他(她)们又在一起吃饭说笑,荡马路。”
“就我所知,王家卫竭尽全力了解他离开后的上海,我看不出他自以为懂上海人,他打听一切事,搜寻一切细节。”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4年初,电视剧《繁花》爆火,此前更有《狂飙》和《人世间》,收视率、点击率和话题度,都是惊人的。这几部国民剧对照来说一说,应该是个有趣的题目。

找到陈丹青先生,请他笔谈。他是看剧集的,当年在纽约狂看国内的电视剧,足足两千多集。而且陈丹青是弄堂长大的地道上海人,《繁花》的热议词离不开上海和上海话。

在上海电影节上,陈丹青曾跟王家卫有过一场对话。如今他已经忘了说过些什么,只记得第二天报纸标题:《陈丹青:王家卫像个流氓》。“大概怕我尴尬吧,事后他请吃夜宵。”陈丹青说起王家卫,“他有上海人那种心细,不多话,要言不烦。”


陈丹青(右)与王家卫(左)在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对话。视觉中国

“上海和上海人总算进入大规模叙事”

南方周末:民国电影中的上海,新中国早期电影中的上海,香港影视剧中的上海,你脱口而出的会有哪几部?为什么?

陈丹青:民国时期:《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太太万岁》。《三毛流浪记》从民国尾端拍到上海解放,马路上扭秧歌狂欢,似乎是纪录片镜头。

1947年,由张爱玲编剧、桑弧执导的电影《太太万岁》中,女主角送男主角坐飞机。资料图


共和国的革命电影,我们小孩子都爱看。单讲上海的,记得《女理发师》,王丹凤主演。大打上海名片的电影,是《霓虹灯下的哨兵》,专讲“南京路上好八连”。

1960年代香港有《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内地放映,我上小学,没看过,天天听大人说:“带好手绢去,要哭的!”1980年代出《上海滩》,我没看过。

民国时的上海电影人半自觉建构了“都市电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全面进入乡村主题,回顾“旧社会”的两部经典,《林家铺子》《早春二月》也是乡镇故事。1949年后,左翼明星留下,“都市电影”这一脉流去香港。日后香港电影进入黄金时代,全是都市主题。

内地影视至今谈不上都市主题。一部又一部北京故事不能算“都市主题”,而是老北京和首都范儿,虽有市井平民和新时代青年,还是时代剧吧:《渴望》《过把瘾》《爱你没商量》……

当年《女理发师》大受欢迎,是革命主题之外,好不容易有那么一部片子,都市感,喜剧感,老观众又能看一眼烫头发的王丹凤。天马制片厂还拍了一部《今天我休息》,仲星火主演,但影片里的“城市”似乎不是上海。谢晋,正宗上海导演,代表作是《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跟上海无关。复出后拍的《牧马人》《芙蓉镇》,还是跟上海无关。他的《最后的贵族》不能叫做都市电影。


1962年的电影《女理发师》剧照。资料图

之后,《海上传奇》请的是贾樟柯。前年的《爱情神话》总算是都市电影,导演是九零后山西姑娘邵艺辉。巴黎有特吕弗,罗马有费里尼,纽约有伍迪·艾伦。上海是中国电影摇篮,百年过去,没有上海的伍迪·艾伦。

南方周末:对这部被认为塑造了上海的《繁花》,你的感觉如何?

陈丹青:顺前面的话头,过去三十年上海产出的电影太少。连续剧倒是有,《孽债》《夺子战争》,讲上海市井,沪语对白,好极了,我看了“穷哭”(沪语即“猛哭”),如今完全被遗忘,或者说,出不了上海,再拍得好,弄不过覆盖全国的北京叙事和东北叙事。

最近网民翻出1990年代沪语片《股疯》,看片段,很泼辣,也被观众忘了,那也不是都市电影。也许我看得少,除了前年的《爱情神话》(我好喜欢),不记得有过上海主题电影。所以《繁花》火爆,情理之中,多年来,上海和上海人总算进入大规模叙事。


1994年的电影《股疯》剧照。资料图

意料之外的是:导演王家卫。我猜,早在小说《繁花》之前他就梦想狠狠拍一回上海,小说版出,他直觉机会来了。此事大有深意:上海在等他。

现在都说他是上海人,什么意思呢?不到十岁他就走了,香港实实在在塑造了这位导演。近代史上,上海香港是“双城记”。眼下观众说《繁花》拍得像香港,在我看,另有深意。

我是连续剧迷。远的不说,看了前年的《人世间》,穷哭,去年的《狂飙》,神旺。好,今年《繁花》来了,怎么办:和前两剧比较,它是个陌生的物种,大可说,又不好说。  

南方周末:你觉得《繁花》很上海吗?哪一个上海?

陈丹青:起先我和不少观众的感觉一样:像香港,不那么像上海(第一集嫌太吵,王家卫太用力),看下去,问题来了:不像上海。像哪里?香港是这样的吗?

很快,赞的否的,手机上冒出来了。但我越来越掉进去,看完了,还返回去重看好几集,这些日子刷到《繁花》片花,只要出现那几位演员,还是呆看。我不记得哪部剧给过我这种错位的吸引力。

我欣赏王家卫,他的酷,他能被昆汀惊艳的个人风格,他把握男女关系时不可言说的阴郁。在他的种种表达背后,他始终“不响”。眼下《繁花》火成这样,他“响”吗?

我的趣味是侯孝贤、贾樟柯那种写实,不是王家卫。为什么这次掉进去?我只能说,我的上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