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中国民主政治翻开新的篇章。
70年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出台,第一个五年计划获批,第一次推行议案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人大监督也走向制度化。
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南方周末制作“人大七十年”专题报道,记录人大制度在中国的落地生根。
70年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出台,第一个五年计划获批,第一次推行议案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人大监督也走向制度化。
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南方周末制作“人大七十年”专题报道,记录人大制度在中国的落地生根。
记录人大制度
-
人大工作“活字典”阚珂:法律不能扰民
从1988年起到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都是差额选举,每次都有5%-8%的人落选。落选的人当中,当过省委书记、当过省长、当过部长的都有。选举的目的是使全国人大常委会获得更广泛的民意基础,使选举人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也能增加被选举人的压力。使当选的委员珍惜被赋予的权利、履行好担负的责任。 -
人大监督再突破:“一府两院” 同时应询
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围绕同一主题对“一府两院”3个报告进行审议并开展专题询问。 2010年至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开展37次专题询问,其中2020年前,每年都要举行3次专题询问。近四年,除2022年只有一次外,其余年份均举行了2次专题询问。 从全国人大到地方各级人大,过去十几年都对专题询问进行探索。但“专题询问”4个字写进法律,已是2021年。 -
“小备案审查法”出台,缓解“燃眉之急”
在此之前,关于备案审查的规定散见于宪法和立法法、监督法等法律,以及内部工作办法中。而备案审查决定将这些条款集中了起来,且首次具有了法律位阶的效力。 目前,备案审查工作仅针对法规和司法解释,对法律的合宪性审查仅出现在立法过程中。而法律出台后的合宪性审查,在中国尚未建立具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