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二胎刻不容缓”——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

就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执行一段时间之后,弊端可能就出来了,而且还越来越严重。明明看到了弊端,为什么不去解决呢?

责任编辑:邓瑾

◎我个人一直认为,独生子女政策是迫不得已的政策,绝不是一个理想的政策。只要条件改变的话,我们就要尽量改变。

◎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太伟大了,面对着古今中外从未遇到过的教育难题,把超过8000万的独生子女,从幼儿园培养到大学毕业,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太了不起了。独子难教啊。我们为什么把下一代的成长搞得那么难?

◎有儿有女并不是一个落后的理想,而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愿望,或者说是一个比较美好的愿望。

“我们说刻不容缓,不是要马上放开,而是要现在就动手,刻不容缓地研究这个问题。研究还不能老研究,我们觉得两三年就要有行动,三五年就要迈出比较大的步伐。通过两三年,最多三五年,我认为就应当全面放开。”

一年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两会提交 《关于认真研究完善我国人口政策的建议》,呼吁重新设计和逐步调整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纪宝成的这一建议经由媒体报道后,出现在多家新闻网站的显著位置,广为人知,评论者众。

鲜为人知的是,今年两会,纪宝成再次提交建议:《关于尽早着手调整我国生育政策的建议》。

连续两年呼吁调整生育政策,从标题的变化,我们似乎得以一窥这位学者型人大代表对人口问题的思考与忧虑。与他人不同,纪宝成尚有经济学家,前商业部、国内 贸易部、教育部官员,副部级高校管理者多重身份,同时亦坐拥中国人口研究重镇——人民大学人口学系,这些背景,或使纪宝成的思考更兼具理想与现实。

4月3日,纪宝成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把家庭搞得那么脆弱干什么

南方周末从两次建议标题的变化来看,我们似乎能够感觉到这一问题的紧迫,和你对此的担忧。

纪宝成:我认为,我们的生育政策调整已经到了异常紧迫、刻不容缓的时候,因为人口问题具有长期性、滞后性的特点,必须尽早着手,以免贻误时机。

人口政策是国家最大的公共政策之一。公共政策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要因时而异、与时俱进。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变化了的形势,来决定工作方向。

应当肯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当时数量问题是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非如此不可。

但是到了今天,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执行了近三十年。从1992年以来,我国的生育率低于实现人类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平均每对夫妇生育2.1个孩子)已经长达17年。现在,一对夫妇一生平均只生育1.6个孩子,每年人口净增长不足700万。我不认为数量问题还是最主要的矛盾。相反,结构问题已经上升成了主要矛盾。中国的人口政策面临重大的历史性抉择。如果我们还按照上个世纪80年代的做法,还执行数量问题是主要矛盾时的政策,恐怕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99)


回复

2014-12-10

这不是又促动到一些利益集团吗? 难啊 其实大家不用想都知道 不放开真的是危险重重啊 绝对弊大于利 从这次单独二胎就可以想象出中国的一些专家是什么水准了!说得多危险?汗 真的是纸上谈兵!

回复

2013-02-20

政策只是限制百姓的,根本限制不了当官的,贪官有了钱可以移民,有多少二奶情妇私生子?户口有钱就可以买

回复

2013-02-20

计生委的那帮子蛀虫绑架了政府,坑了祖国呀,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养了一群肥猪,贪官

回复

2012-08-18

请中国的决策层,好好用脑子思考一下吧!中国再这样下去,肯定有问题,现在变连最普通的老百姓都明白的事情,可国家还是那样固执,这样违背民意,违背自然规律,肯定要受到惩罚.放开二胎势在必行,应给那些想生的一个机会.

回复

2012-02-07

现在是要倾听人民心声的时候啦,别再忍受屈辱的去香港生孩子啦,被叫做“蝗虫”的滋味不好受。

回复

2011-12-10

违背自然规律的,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醒醒吧!我的祖国。

回复

2011-11-23

失去才懂得珍惜,果然。让这两天脑子里充盈着的“纪宝宝”弥补两年半的遗憾。

回复

2011-05-08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计划生育政策面前不平等。有钱的人可以公开生,没有工作的人可以躲着生。但有单位的人(企事业单位人员、教师、医生、公务人员等)却被限制的死死的,但这部分人往往受的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给孩子提供的教育质量也相对较高,但却只能生一个,这怎么能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呢? 我们都是中国公民,为何要有不同的待遇?中国历史上,蒙古人、满人统治时期把中国人分为几等人,另外共和国成立后几十年里在城里人和农村人之间划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难道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还不能给国民提供一个公平的国民待遇吗?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相对公平的计划生育政策。在计划生育面前人人平等。 总之,不分地区、不分种族的二胎政策才是最适宜的计划生育政策。

回复

2011-05-08

本次人口调查结果出来后,看看几个大国的评论:日本关注中国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问题;美国关注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俄罗斯羡慕中国目前还尚存的人口红利(也许这个红利不久就会消失);印度则认为中国的年轻人太少了,印度从而找到了优越感。两胎制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最起码能很大程度上预防上述问题的出现。 大禹治水,采取的是疏导的方式,国家政策不能左就左到底、右就右到底,而是应该用智慧的眼光去制定正确的决策。针对整个国家国民的所谓国策,能不能去问问半数以上国民的态度?能不能去倾听半数以上国民的声音?能不能不仅仅靠少数精英的拍板来决定绝大多数国民的命运?我为何这么说?因为绝大多数国民的态度就是国家意志,绝大多数国民的选择就是国家方向。如果有某些所谓的专家还在阻挠二胎制的实施,那么,试问:能否搞个全民公决呢?

回复

2011-05-08

国家强大不强大、人民幸福不幸福,不能仅仅按照平均指标去算,一个亿万富翁和一个穷人去平均,有何意义呢?但想让任何人都是亿万富翁现实吗?想让国民有幸福感,就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让老百姓能享受天伦之乐,而不是生活在压抑、被强制之中。中国的老百姓,其实是很容易满足的,也是伟大的,只要子女孝顺、儿孙兴旺、香火不息、儿女绕膝就是最大的幸福感,这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最起码的需求!也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更是中国蓬勃发展的基石,即使不那么富裕,幸福指数也会很高! 目前的独生子女政策,让很多家庭生活在风险之中,按照自然规律,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有风险的,目前的政策,会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比例的人老时膝下无子无女、晚年凄凉,也会造成一定比例的人在父母早逝后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如此政策,怎么能是好的政策呢?

回复

2011-05-08

梁启超曰:少年强则国强!当中国人口降到8亿、5亿甚至3亿时能不能保证中国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暂且不讲,这个降低的过程需要几代人,那需要多少年?100年?纵观中国历史,中国有这么久不发生战争的吗?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国民大多数都垂垂老矣,战争来了,让谁去保卫国家?况且我们居住的是地球,不仅仅是中国版图。世界上别的大国有几个搞计划生育的?中国降到8亿,但世界人口升到100亿,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实行计划生育有何意义?印度人口如果升到30亿,他们还不是要在地球上生活?印度装不下,难倒你能把他们都扔到海里?他们或许会去想若干个阿鲁纳恰尔邦!日本那么小的地方有一亿多人,如果日本人口达到5亿,你让他们去哪里生活?还不是又要去搞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100年前,列强侵入中国,中国人说:中国人是杀不光的。为何有此底气?不就是因为中国人多吗?犹太人为何要复国,不就是二战时差点被杀光吗?中国稳定的一个原因是,汉族人口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如果汉族人口的比例下降到一定程度,国家的长治久安只能是个梦想!

回复

2011-05-08

不分地区不分种族的二胎政策 才是最适宜的计划生育政策

回复

2011-03-16

我支持您的观点,其实现在农村里95%夫妇普遍生育二个及三个小孩,只是乡政府计生办没有往上报,只管拿罚款发奖金,城市里的有钱人85%也想尽办法超生了,当官的60%包二奶生了二三个小孩,他们都想办法交钱上了户,只剩下老老实实遵纪守法的双职工没有生,就是让他们生,他们还怕生了养不起,所以中国现在放开二胎政策,也不会多生出多少个,因为想超生的都生得差不多了.从现在起中国应该制定一个公平的政策,一对夫妇,不管是城市或农村人,不管是农民或干部职工,不管是汉族或少数民族,都可以生二个小孩,三个重罚

回复

2011-03-07

很好,非常好!

回复

2011-02-09

支持

回复

2010-10-15

古人把有儿有女称为有福人,文字上好字也是这个意思.赞成本文观点,非常赞成.

回复

2010-08-03

讲的好,支持!!

回复

2010-08-03

赞成,人不只是负担,人也是资源,究竟是什么多一些,看社会和教育环境等等。

回复

2010-08-03

给个宽松的生育政策符合人性繁衍规律,非常赞成。经过30年的生活经验,人们的生育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多子多福的论调也已不是主流思想,希望早日出台相关政策。

回复

2010-08-02

一胎政策继续实行下去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房产泡沫爆发,中国经济衰退。原因是当高出生率那几代人到了不惑之年促使房产大量后,出现死亡率远大于出生率,而独生子女继承的资产却是成倍地增加,其中主要是房产,而近年高速发展的房地产加上老房成都已成高价位房,大量空置房子由此引发了房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