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商之城榜2023:“西三角经济圈”构想重现,一线城市“宜商值”竞争激烈
数据要素将成为营商环境改革的关键要素。数据赋能不应局限于提高政务服务的便利化,更需要在数据辅助决策、数据赋能企业经营业务,以及数据流动、交易规范等方面实现进一步的突破。
中国生产力的短板之一仍是生产性服务不足,而生活性服务比重虚高。
(本文首发于2024年2月2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钱昊平
2023年,中国经济步入加快复苏的快车道,全年GDP增长5.2%,增速同比加快2.2%。不过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庞大的经济动车依然没有进入“舒适区”。
挑战当前,需要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于城市经济而言,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优良的营商环境。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发布《宜商之城榜2023》,尝试捕捉中国营商环境变革的新趋势,洞察经济如何在城市有效运行,以回答经济可持续包容性增长的“中国之问”。
综合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和城市能级等因素,研究团队择取了57座城市纳入《宜商之城榜2023》。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搭建了一套量化的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市场活力、科技创新、人力资源、营商成本、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七大维度,近50项三级指标,关联原始数据超过3万条次。每项三级指标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的统计方式处理,以保证不同指标之间的可比性。
研究发现,集中分布于七大城市群的57座城市,正在重新构筑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内的营商环境均在加速一体化,一线城市“宜商值”竞争激烈,其中上海因为综合成本高已被深圳赶超;西安的崛起,及其与成都和重庆的互联互通,让“西三角经济圈”的未来充满想象力;以郑州、洛阳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以及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回击“中部塌陷”的刻板印象。
区域趋势
① 深圳“宜商值”超越上海
无论是“北上广深”还是“北上深广”,中国“宜商值”最高的城市似乎总是与北京和上海有关。高房价、高地价、高生活成本无损北上的魅力,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宜商之城榜2023》显示,深圳“宜商值”已经超越上海,最新的排名是“北深上广”。北京仍保持绝对的领先。虽然综合成本最高,但是凭借着科技创新、市场活力和公共服务等优势,北京仍坐拥榜首。
上海则没能稳住亚军的宝座。这既因为上海的营商环境建设进入了“爬坡期”,也有深圳进步飞快的因素。在生态、科技、成本3项子榜单中,上海已经落后于深圳。
深圳的科技创新实力已经赶超上海。在科技创新领域,北京排名第一,深圳排名第二,上海排名第三。除了在2024年学校ESI学科排名前1%和1‰数量上深圳不如上海之外,2022年科研经费投入占GDP比重、2022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细分指标,深圳均领先于上海。其中,深圳2022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是上海的2.84倍。
科技已然成为深圳的基因,且其努力并不止于此。为了平抑工业用地价格,深圳采取了工业上楼等措施。2022年,深圳全面启动“工业上楼”,明确在未来5年中每年通过“工业上楼”模式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高品质、低租金、定制化产业空间,将“工业上楼”的楼面价格控制在35元/平方米·月以内。
研究团队认为,深圳采取“工业上楼”将轻型制造业嵌入城市,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方案,有助于深圳跳出因成本抬高而“外迁工业”之后,再吸引“制造业回流”的双重空间成本陷阱。
而在人口支撑指数上,深圳也在追赶上海,2012年上海年末常住人口比深圳多1202.65万人,2022年这个差距缩小到了709.71万人。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人口负担系数上,深圳是22.44%,上海则是35.32%。这也进一步说明,深圳的人口结构相对于上海更年轻。
相较于上海乃至全国的大多数城市,相对年轻化的人口结构,相对较轻的社会养老负担,使得深圳的经济转型有着更强的支撑。
② 京津冀区域内差异大
“北上广深”4座一线城市的营商环境综合优势此起彼降,但依旧保持着绝对的领先地位。而观察这4座城市的营商环境也不能再局限于城市本身。因为这4座一线城市同样是国内三大重点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区域营商环境一体化和区域协调治理发展已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2022年1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9月,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通过《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专题工作组工作机制运行规则》;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这一系列措施意味着区域营商环境一体化正在迈向新的台阶。
在《宜商之城榜2023》的研究指标中,研究团队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