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伟:生活常常摆布我,而我无法计划她

“现代生活有一种腐蚀性力量,让每个人都没法回归日常。回到日常的深处,就是希望我们重新去建立人和物之间的关系,重新去寻找最简单又扎实的意义的锚点。”

“怀旧并不是为了真正回到过去,而是参照未来。生活需要一面镜子,镜子的功能不仅是为了让你看起来很美,它主要用来侦查不妥。”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周建平

王小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技哲学教研室副教授、杰出青年学者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梁辰/图)

哲学学者王小伟觉得他本人像他的名字一样普通。快要年届不惑的他,脑子里揣满了“惑”。

他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教授科技哲学,爱穿连帽假两件休闲衫,用着两个新款手机,视野却越来越聚焦家里的老物件:从老家地摊上淘来的石膏狮子,瘸了腿的实木洗脸架,儿时的小海狮玩具,都能让他热泪盈眶。

父母买菜回来,有时候会把装菜的塑料袋藏在角落里,塞到暖气后面。他本来不齿于此,现在却意识到塑料袋就像老人们的生命体。不起眼的袋子可以旧物重用,老人也会枯木逢春;他也终于明白老人为什么大老远跑到顺义石门集市去买菜囤菜,因为“那是他们人生的游乐场”。

他还想到小时候看电视,每天节目播完后屏幕上会有雪花点或者彩条,那是电视机自己调试图像,类似休眠。“大人们也常说,电视、电脑关机后过5分钟才能再开。”

但今天,“5分钟”消失了,所有东西都随时待机。“为什么大家现在刷短视频,部分原因是很难有整块的时间,总有榴弹似的工作请求突然轰炸你。它也是当下技术能提供的最符合都市生活节奏的情绪商品。”

在王小伟看来,现代生活有一种腐蚀性力量,让每个人都没法回归日常,“日常生活丢失了。比如你想做做饭、种种花,去街道上闲逛一会儿,在大城市里都很难实现。尤其是在拼事业的时候,日常都成了奢望。不过,到一定年纪之后这东西都还是要找回来,要不然生活会觉得特别空虚。一个中年男人,如果突然爱上钓鱼这种事儿,是要给他一点儿空间,这是他自我疗愈的一项活动。”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微信与朋友圈带来更多的是社交负担还是分享的愉悦?为什么自行车和壁炉更有承载感和温暖,道路的扩展却令人心生卑微?不断进步是否一定要以否定当下为代价?……

王小伟坦承他的怀旧念想,却并非要把生活拨回从前。“想回到过去部分是矫情,是想要变得年轻,而不必承担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各种成本。”但他深切感受到:这个所有人都在发足狂奔的时代,人容易为物所累,难以沉浸,不敢与他人产生深切的关联,身体的磨炼日益让位于快捷的技术和轻松易得的服务。

他避开艰涩的学术语言,借由对衣食住行和技术系统(如医疗、教育、电视视听)的回顾、对比,用“物”这一线条把往昔串起,凝结成《日常的深处》一书。

采访间隙,王小伟对人充满好奇,他问我和摄影师:“你们是否过上了年轻时想过的生活?”去杭州参加一席演讲,他在聚餐时问同桌人,有没有中年焦虑,有没有价值感?听到同场演讲嘉宾“走地鸡”(陈菱怡发起的多人参与的兴趣小组,探索怎么在大城市不花钱过周末)所讲的内容,他感叹这个青年团体的行为就是对自己这套生活哲学思想的实践,“他们更实际,我这还是偏理论了。”

在同事、哲学学者周濂看来,王小伟的生活很简单,但思想足够复杂,而他的表达则像是一颗敏感心灵的私人絮语。他说:“回到日常的深处,就是希望我们重新去建立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