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界新来的年轻人:“你有可能一生默默无闻”

85后的张文心从四五岁时起就对艺术很感兴趣,但在她出生长大的地方,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当代艺术”,“成绩不好才去学美术”是普遍的误解。
少数人会被艺术市场选中,满足投机经济的需求。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刘悠翔

你如何看待职业艺术家这个选择?

名利双收心向往之

19%

门槛太高敬而远之

56%

其他(评论区见)

25%

张文心松了一口气。在第14届上海双年展的现场,这位青年艺术家看到自己的布展思路完整地得到呈现。

本届上双的主题是宇宙电影张文心用洞穴扣题,参展作品包括一系列摄影和艺术装置,这是她近年来的阶段性成果。最终选定这组作品,经过了与策展团队核心成员之一向在荣的讨论,两人都注意到“洞穴所在的大地内部与宇宙的关系张文心觉得,洞穴就像一种(超长曝光的)底片——在上万年漫长地质史中,不断累积着来自浮游生物遗骸的碳酸钙淀积物。当她打着头灯入洞穴拍照,像把这张名为“洞穴”的全息底片纳入她的相机底片中。这种同构关系让她着迷。

第14届上海双年展,张文心参展作品现场。林子人 摄

张文心是来自世界各地近80位参展艺术家中的一位。展览开幕后,她去过几次现场,观摩其他参展作品、与同道中人肉身相遇。这为她几年来知识上的饥渴找到出口,每次都会有新发现

然而,“可能与许多人的印象有所出入”,张文心“并没有觉得参加(上双)对我的创作生涯有什么里程碑式的影响,比如参展之后也没有人找我收藏作品

走出新冠疫情,全球各地的双年展陆续回归,继续为年轻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艺术界的正常运转机制似乎在恢复。但疫情前后的全球政经形势巨变正在影响所有人,艺术家概莫能外。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艺术机构与艺术市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的生态里,视艺术为天职的年轻人有希冀也有焦虑。

85后的张文心从四五岁时起就对艺术很感兴趣,但在她出生长大的地方,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当代艺术”,成绩不好才去学美术是普遍的误解。受限于此,张文心在本科期间读的是商科,但做艺术的心思一直蠢蠢欲动。中学时代她就拿着家里的数码相机玩摄影,在各种文艺论坛上发表作品,摄影师网友建议,她瞒着家人,成功申请了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留美六年,主要做摄影艺术

张文心做的第一件作品《晚安故事集》(2012)是她初到旧金山留学时拍摄的一组照片,拍摄对象是那些因为经济危机失去住房,住在车上、船上、树下或车库里的美国人。拍摄他们的理由源自张文心自己的不安全感:大家都说学艺术会饿死的,我有很强的那种焦虑,以后如果我真的没有地方住,我是否也可以有尊严呢?被剥夺了体面住房之后,人们是否仍然可以睡个好觉呢?

她没想到,几年后,这件因个人焦虑产生的作品在旧金山住房危机期间被新闻网站刊登,从一个微观的个人问题转变为一个引起广泛共鸣的社会问题。她回想起当年录取自己的教授说的一句话:Wenxin, you have an eye.文心,你别具只眼。

成为参展艺术家

“双年展”萌芽于一百多年前,最初是对当时传统艺术的突围。

1895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前身——威尼斯国际博览会开幕,通过双年展促进国家之间、本土艺术界国际艺术界之间的文化交流。如今这已是艺术界的一项重要传统,在当时却是一种革新。策展人、艺术史学家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告诉南方周末:18世纪-19世纪(欧洲)有各种艺术沙龙和大型国家展览,但到了19世纪末,印象派等先锋派艺术难以入选(这些)沙龙。双年展应运而生,成为一个集中展示最新艺术作品的平台。

全球范围内的双年展热出现于1990年代,绵延至今。根据双年展基金会(Biennial Foundation)的统计,全球现有超过270个运作中的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4)


德福D盐人
回复

德福D盐人

2024-02-03

艺术是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在满足物质满足的基础上。

之乎者也
回复

之乎者也

2024-02-03

如此看来,艺术家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都面临一辈子默默无闻的风险。

139****0022
回复

139****0022

2024-02-02

热爱而职业,可喜可贺!

散文1班荷花
回复

散文1班荷花

2024-02-02

艺术家首先要有天赋,然后甘于献身艺术,不图名利,有足够好的运气,才能成为知名的艺术家。很可能生前籍籍无名,生活清贫。

暂不留名
回复

暂不留名

2024-02-02

艺术本身就是小众的,学了古汉语,有人爱唐诗有人痴宋词,何必非要分个高低,艺术是为了取悦自己,不是彰显身份。

自信且躺平
回复

自信且躺平

2024-02-02

希望能够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以丰富看待世界的视角和人生体验,毕竟艺术来自生活。一件艺术品是一位艺术家对世界的表达。

一片孤城万仞山!
回复

一片孤城万仞山!

2024-02-02

实现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名与利乃是额外的!

封帅柏
回复

封帅柏

2024-02-02

不是大众可选择的道路

不如意事常八九
回复

不如意事常八九

2024-02-02

门槛太高 而且玄学

子路
回复

子路

2024-02-02

不理解

: )
回复

: )

2024-02-02

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150****5023
回复

150****5023

2024-02-02

始于爱好,一种职业,奉献社会

:徐
回复

:徐

2024-02-02

靠天分吗

Happy 咪咪笑
回复

Happy 咪咪笑

2024-02-02

高危行业。在自己的成绩没被认可前没有安全感。

马雷
回复

马雷

2024-02-02

理性和美学的传播者

136****8161
回复

136****8161

2024-02-02

正视现实

最爱海边老人
回复

最爱海边老人

2024-02-01

个人认为,美就是艺术,可能每个人标准不一样,认为美的东西也不一样,但大多数喜欢的时候,作者应该就是艺术家。

130****6208
回复

130****6208

2024-02-01

很难成为养家糊口的工作

项丽娟
回复

项丽娟

2024-02-01

一味为了赚钱,还做什么艺术呢?

爱荷华(波波)
回复

爱荷华(波波)

2024-02-01

每一行都有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