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养老之困:当你老了,想要一个机器人陪吗?

​为失能老人助餐的喂饭机器人,正常人按照规范使用,机器确实可以解放双手,但面对失能卧床、无法调整脖子角度的老人,机器则难以识别用户,“找不着嘴”的情况时有发生。

试用智能便携式洗浴机结束,程传涛让一位重度失能老人用眨眼次数来表达感受,满分是五星,老人眨了四下眼睛,剩下的一星去哪了?程传涛自问自答——大概是不如淋浴舒服。

“智能养老的尽头,不是让机器取代人,也不是把养老完全交给机器人。安宁疗护这类不可替代的人文关怀服务,依然需要人的参与。”

责任编辑:曹海东

你愿意让机器人陪伴养老吗?

愿意,只要机器人足够智能

72%

不愿意,机器人终归没有人的温度

23%

其他想法,评论区见

5%

当前养老服务面临着“独生子女顾不上、放心保姆很难找、专业护工数量少、护理人员流动大”等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专家认为用养老服务机器人替代人力的智能养老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选择。视觉中国 | 图

人老了,最在意什么?

70岁的赵伦觉得,是吃饭、看病和紧急救护;独居的张霞不算高龄,但每天晚上睡前,她都会把床头紧急呼叫的绳子拽到枕边,就怕自己“突然出事儿”;年过八旬的张松雪后跌倒在公寓阳台后,害怕冻一晚上“人就走了”,咬牙把自己挪进了屋里,用力拽下紧急呼叫器。

一份国家卫健委等权威部门发布的声明显示,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年龄越大,发生跌倒及因跌倒而受伤或死亡的风险越高。

显然,相比2024年跨年档电影《非诚勿扰3》中,葛优饰演的70岁空巢老人和AI仿生机器人谈起恋爱,老人们的现实难题不是风花雪月,而是跌倒了多久能被发现。

这与当前养老服务面临的“独生子女顾不上、放心保姆很难找、专业护工数量少、护理人员流动大”等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密切相关。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思锋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用养老服务机器人替代人力的智能养老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选择。

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公开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回应了这一呼声。该《意见》强调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等智能设备。

不过,南方周末记者在北京、河南等地的养老服务机构调研发现,国内养老社区、养老机构正在推行的智慧养老模式,现实中遇到“不够智能、价格昂贵、忽略失能老人需求”等诸多障碍。

从紧急呼叫系统到电子“围栏”

人过六十,赵伦和老伴决定在一个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度过晚年。

四年前,老两口入住北京双桥恭和家园,这是国内首个共有产权养老试点项目,购房者拥有养老房95%的产权,每间房必须入住一名60周岁以上老人,并每月缴纳3000元的服务费,由乐成集团作为养老运营商提供服务。

最初,24小时紧急呼叫报警系统安装在老人公寓居室和社区公共服务空间,通过按钮和拉绳方式触发连接社区中控室。但双桥恭和家园院长卢硕发现,仍有老人出门遛弯时身体不适,或是独自在家跌倒,够不到墙面呼叫器。

2023年,双桥恭和家园引入了无线定位胸卡配置,并将社区饭卡、门禁卡合为一体,方便老人随身携带。

赵伦展示自己的无线定位胸卡。 习丽杰|图

在无线定位的基础上,社区对独居老人和有走失风险的失智老人设定了电子“围栏”,独居老人超过一天没有走出房门,工作人员会在手机平台接收到信息,主动联系老人确认身体状况;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0)


笑容满面
回复

笑容满面

2024-02-23

你想找一个机器人伴侣吗?

186****5011
回复

186****5011

2024-02-06

机器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

岳舞轩辕
回复

岳舞轩辕

2024-02-05

非常沉重的话题呀,但是不得不面对~希望科技的进步能够造福老人和他的家庭。

暂不留名
回复

暂不留名

2024-02-02

完全代替人的机器人早晚会出现的,国外比中国走的更快

一片孤城万仞山!
回复

一片孤城万仞山!

2024-02-02

人的根本是社会,是群居,不是机器可以替代的!

137****0451
回复

137****0451

2024-02-02

人性才有温度,机器始终冰冷。

130****6208
回复

130****6208

2024-02-01

只要技术允许,有何不可?

假柿子
回复

假柿子

2024-02-01

一个人的精神可以独立了,机器人能使得日常生活便利,未尝不可

136****8582
回复

136****8582

2024-02-01

原意尝试。

130****4323
回复

130****4323

2024-02-01

科技占一部分,大部分人是用不起的,这个世界变的程序化是好事吗?

家春秋.
回复

家春秋.

2024-02-01

苗然庭
回复

苗然庭

2024-02-01

为什么同样是喂饭、处理排泄物、检视健康状况,对象从婴儿换成老人,执行这些行为的操作难度和心理意愿会大大增加呢?背后可能是人类恐惧死亡的本能在涌动。照顾新生儿,我们都饱含期待,随着时间洪流的奔涌,可以见证这个生命个体所经历喜人的变化和成长,发现他对照顾者的粘附和依赖逐渐褪去,构想这个年轻的生命将会与复杂的世界发生何等遭遇和碰撞……相形之下,养护行将就木的老人则不同。虽对此缄口不言,但养护者和老人彼此在铺满恐惧底色的默契中相伴,在煎熬中等待死神的审判 。并不是说最后一段生命被不可避免的终结掏空了意义,而是死亡对于一个年事已高的失能老者而言是显得那么地触手可及:一次摔跤和哽咽,都可能把老人推至鬼门关的门槛前。活着需要希望和勇气,而死亡的意外降临无疑是生存意志最致命的打击。照顾失能老者的过程就在提醒我们人之将死的残酷事实。哪一天我们能更为妥善地安置对死亡的恐惧,或许就能在临终关怀上向前迈出一小步。

叽叽木
回复

叽叽木

2024-02-01

人也可能害死人,机器并于无意,只是出于失误的设计,而人是可能有恶意的。

159****0592

2024-01-31

机器人可能会害死人

香香
回复

香香

2024-02-01

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护理人员,人性就是这样。机器没有温度但也不会有恶意,足够智能实现量产是非常可行的。毕竟保姆虐待老人的新闻实在是看怕了

稀稀拉拉
回复

稀稀拉拉

2024-02-01

人可以做机器人的管理者和监督者,未来的养老院工作人员可以是和今天的公务员一样,脏活累活由机器人来完成,养老问题便会大大缓解。

稀稀拉拉
回复

稀稀拉拉

2024-02-01

在老龄化严重的未来,当我们老去又没有亲人陪伴且自己很多事情做不到的时候,我很愿意有一个智能机器人来帮忙,但前提是要足够安全。

just
回复

just

2024-02-01

以后自己的养老是没有选择的,孩子不可能照顾的了4个老人,基本上就是那句口号“养老不能靠政府”当然孩子也不能靠,这成了自己的事。不靠科技手段辅助,还能怎么办?我们这么多年的社区建设,并没有从人文关怀来营造,所以靠来靠去就成了个人的事。

victor
回复

victor

2024-01-31

无法替代

159****0592
回复

159****0592

2024-01-31

机器人可能会害死人

八爷
回复

八爷

2024-01-31

光棍子,只能指望机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