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诗歌,他的人生会不会更好?清代裁缝诗人吴鹍的故事

回顾吴鹍的一生,他作诗人,不知是他人生之幸还是不幸。为了诗,他抛弃了裁缝这个赖以谋生的职业,被亲人误解,遭乡人鄙薄,最终沦为赌徒,抛妻弃子,甚至变身仆人,最后又无处安身,出家为僧。如果没有诗,他的人生会不会平安静好?

责任编辑:刘小磊

《儒林外史》插图,祁伟威绘,采自《手绘儒生:儒林外史的二十种风雅》一书。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在最后写到一个裁缝叫荆元,他坚守着裁缝这门当年被认为比较卑微低贱的营生,业余时间却弹琴作诗,过得很风雅,可以说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两不误。这是吴敬梓小说中刻意植入的由着自己性子活着,不为世俗束缚的理想型人物。现实生活中,由裁缝逆袭成为诗人,却走上了与荆元完全不同的人生,他就是清代乾嘉年间吴江芦墟的吴鹍。

一、阶层跃升:从裁缝到诗人

吴鹍是被诗人郭麐(频伽)发现并提携的。

郭麐(1767-1831),字祥伯,号频伽,晚号复翁,江苏吴江芦墟镇袁浜人,后迁居浙江嘉善魏塘。郭麐因其一眉莹白如雪,故又自称白眉生。他只是一个监生,虽然少有神童之称,却屡试不遇,久困场屋。他一生不是坐馆就是作幕,却创作了不少作品,著有《词品》《词话》《灵芬馆集》《灵芬馆词》等。 

乾隆五十八年(1793)冬,郭频伽从淮阴坐馆(私塾)回家度岁,和他的弟弟郭凤(字丹叔)在芦墟镇袁浜的家里作诗,作好后就放在桌上互相品评高下,在客厅一隅有一个请来作冬衣的裁缝,他一边手不停地做衣服,一边默默听着两兄弟的谈论,表示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到了休息的时间,这个和他们年纪差不多的裁缝竟也走到桌边,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首我喜欢,这首很美。郭频伽想:你一个裁缝,懂得什么,有什么资格来品评我们的诗?真是孟浪无知。本来想说几句讥讽的话,但耐下性子听听,还有点道理。不免对这个裁缝刮目相看起来。

问问他的来历,原来这个裁缝姓吴名鹍,就是附近乡下人。父亲早亡,他是母亲35岁生的,行二,从小开过蒙,略识之无,10岁就拜师学了缝纫,出师后独立谋生,因为聪明,做得一手好衣服,在当地很受乡绅人家的欢迎。乡绅人家婚丧嫁娶,会请裁缝到家做上几个月的衣服,供吃供喝供住。这次吴鹍到郭家做衣服,听了郭氏兄弟谭艺吟诗,心中一棵文艺之苗,茁然生长了起来。

从此,郭频伽就拉他一起作诗赋词,做了一个文友。好在“诗有别才”,学一半悟一半,俗语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吴鹍也像《红楼梦》里的香菱学诗一样,边做衣服,边念念有词,学起作诗来。几天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