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问题高发凸显企业履责“不一致”现象——12月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分析

出于对短期内运营成本和利润的考虑而有意触碰合规底线,只能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责任编辑:侯明辉

经济下行,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日趋严峻,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不一致”现象凸显:一方面涌现出诸多履责创新实践,另一方面重大合规问题频发。

公众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企业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责任行动和维护自身发展中?本月我们邀请了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贾明和上海欧萨评价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王小兵两位专家对12月的警示事件进行剖析。

在贾明看来,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这种工具型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是导致企业行为扭曲的根本原因。

王小兵认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履行社会责任,主要还是看企业经营奉行的是长期主义还是短期主义。如果因为对短期内成本和利润的考虑而选择触碰合规底线,只能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南方周末:在12月的警示事件评选中,你对哪些事件印象深刻?

贾明:12月的许多事件都涉及企业侵害利益相关者如员工、消费者、投资者等群体的权益。其中药企合谋超高价销售制剂和阿里的“二选一”行为,这两件事影响面广、社会危害大,值得警惕。

王小兵:我更多关注与公众利益相关的事件,比如市场垄断导致的公众经济利益受损,篡改食品标签危害消费者健康等。12月的事件中有很多合规类事件,毫无疑问这些不合规行为肯定是企业不负责任的表现,需要严惩,同时我们应该时刻清楚企业社会责任是超越合规之上的行为。

南方周末:一方面我们看到诸多企业履责创新实践,另一方面重大合规问题时有发生。如何看待这种“不一致”现象?

王小兵:这些触碰合规底线的重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经济下行阶段,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日趋严峻。如何应对,就要看企业经营奉行的是长期主义还是短期主义。经济运行是有周期的,企业因为对短期内成本和利润的考虑而选择触碰合规底线,只能给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履行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经营未来的机遇,管控未来的风险。因此,现在更是考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刻,坚持长期主义应该成为共识。

贾明:企业要正确认识履行社会责任的目的是什么。把社会责任的履行作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这种工具型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是导致企业行为扭曲的根本原因。企业要坚守社会责任的初心,秉持利他的精神去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做得长久,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南方周末:ESG、双碳、科技伦理等新的社会责任概念和议题不断涌现,未来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可能有哪些新问题需要关注和警惕?

贾明:我个人最大的关切,一方面是在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企业减碳过程中的“洗碳”行为,即象征性碳减排。另一方面是在AI高速发展中所产生的对人的隐私的侵犯的法律和伦理问题。这涉及两个领域:企业碳中和的实质性履行对于全社会双碳目标实现至关重要;而在保障AI以服务人类更美好生活为目标的前提下,正确使用AI也是相关企业运用AI技术中需要承担的数字技术责任。

王小兵: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是在现代商业贸易中诞生的,对它的关注应该回到贸易中去。我认为未来有两方面问题需要关注,一是国际贸易中的社会责任沟通,即中国企业以及社会责任从业者如何向国外相关方讲好中国企业的履责故事。二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社会责任问题,在外贸中,中国企业在供应链上面临哪些社会责任压力,如何化解;在内贸中,行业头部企业如何驱动产业链履行社会责任。

12月十大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

一、四家药企合谋以超高价卖药被罚12亿元

涉及领域:公平运营

事件回顾:12月22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和武汉汇海医药有限公司、武汉科德医药有限公司、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四家药企,滥用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市场上的支配地位,以高出生产成本150倍至300倍的价格销售该药品,超高价售药行为长达五年。

警示:四家药企合谋,使得该药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是同期其他国家和地区销售价格的数十倍,严重损害了患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严惩企业的同时,我们也呼吁监管部门和从业机构共同提高医疗服务信息的透明度,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二、鸡西市恒山区坤源煤矿突发事故致12死13伤

涉及领域:安全与健康

事件回顾:12月20日,鸡西市恒山区坤源煤矿发生一起井下矿车运输事故。事故造成12人死亡,13人受伤。

警示:安全生产责任要夯实在平时,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发生此次事故前,坤源煤矿在2023年4月和11月均因安全生产管理不规范被警告和罚款,可见其安全隐患埋藏已久。

三、阿里被判存“二选一”垄断行为

涉及领域:公平运营

事件回顾:12月2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京东诉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二选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的垄断行为成立,对京东造成严重损害,并判决向京东赔偿10亿元。

警示: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对电商平台“二选一”行为的判罚匡正了以网购平台为代表的平台企业之间的竞争问题。在网购成为重要消费渠道和生活方式的当下,健康公平的交易环境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对消费者权益的切实维护。

四、北元集团七年未给一员工缴纳医保

涉及领域:员工责任

事件回顾: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向神木市医疗保障局投诉,称公司在其工作期间有七年未为其缴纳医疗保险,且在后续的缴纳过程中未按实际比例缴纳。12月19日,神木市医疗保障局对此进行了核查,并确认反映情况属实。

警示:七年没有给员工缴纳医保,且后续的缴纳比例不足,企业的主观恶意明显。在北元集团2022年的ESG报告中写着发展成果惠及全员,以及五险一金覆盖率100%等数据,看来这些理念并没有完全落到实处,这些数据也存在水分。

五、24款APP存侵害用户权益行为被通报

涉及领域:消费者权益

事件回顾:12月15日,工信部官网通报称,工信部近期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群众关注的实用工具、本地生活、网络游戏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及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进行检查,发现24款APP、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警示:强制、过度、频繁索取权限,欺骗误导用户,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行为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承受之轻”。在建设数字社会的进程中,移动应用程序是人们享受数字生活的重要载体,企业不能为了自身商业目的进行“有恶意”的开发和设计,套路用户。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始终是企业的首要责任。

六、启迪环境控股子公司超排水污染物

涉及领域:环境责任

事件回顾:12月18日晚间,启迪环境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启迪浦华(开封)水业有限公司因超标排放水污染物被开封市生态环境局处罚人民币27万余元。

警示:2023年8月,启迪环境一家子公司因污染物排放日均值浓度数据连续超标而被当地环境局处以近900万元罚款,也因此入选当月十大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一家专门从事环境治理的企业,却多次因环境问题被处罚,实在讽刺。该企业不但需要强化环境治理业务,更需要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七、慧辰股份招股书等虚假记载被罚500万元

涉及领域:责任治理

事件回顾:12月22日晚,慧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经调查,慧辰股份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也存在虚假记载。

警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是上市公司的基本义务。慧辰股份的招股说明书和企业年报中均存在虚假记载,是对投资者的蓄意欺骗,漠视上市公司信披工作严肃性,理应重罚。

八、得仕股份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被罚没超8800万元

涉及领域:合规管理

事件回顾: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公开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得仕股份有限公司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依法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242.615373万元,罚款8630.503838万元。

警示:在2023年以及过往年度的警示事件中,金融领域的业务合规事件都占有一定比重。这在很大程度上佐证了金融领域防风险的艰巨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合规是基础。各类金融机构在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应时刻守住合规底线。

九、如意集团未及时披露重大信息被罚

涉及领域:责任治理

事件回顾:时隔三个月,山东证监局对如意集团及实控人的立案调查宣告结束。因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如意集团及其14名相关负责人拟被处罚共计1305万元,其中如意集团被处以200万元罚款。

警示:重大信息披露不及时往往隐藏着主观恶意,即为了少数人的利益,伤害二级市场广大个人投资者的利益。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义务,是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企业不可儿戏,更不能蓄意触碰合规红线。

十、上海一企业篡改食品标签涉及29个品种

涉及领域:安全与健康

事件回顾: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众号12月14日通报:某企业对已过期的酱油进行重新贴标后,以每瓶10元的单价对外进行销售。接报后,执法人员前往现场,查获大量过期预包装食品29个品种,共计1500余箱。

警示:当事人未按照食品安全的要求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反而大肆招录临时工分人分批次对涉案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进行篡改,继续销售,安全责任意识极其淡漠,侵害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