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做患者和医学创新之间的“媒介”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但凡深陷过病痛,经历过至亲重疾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悟。对患者,遇上信任的医生,就如抓住守护生命的手;对医生,救治等待的患者,就是在守护手中的生命。《南方人物周刊》特别推出“手护生命的守护”系列专题,对话来自肿瘤学、血液学、免疫学领域的临床一线医生,走进他们与患者之间平凡而有光的故事。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持续性咳嗽、咳痰带血、胸痛、呼吸困难……早期肺癌往往隐匿在这些常见症状之后。在临床诊疗中,虽然一些肺癌患者可通过直接手术根治性切除,但是术中肿瘤散播的可能、术后远处转移或复发的可能性,一直如同“死神的阴影”,笼罩在患者和家人的心头。新辅助治疗的效果,成为他们改变手术结果新的寄望。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的实践和成功,更让医患看到了崭新的希望。抑制肿瘤原发病灶、杀灭潜在微小转移灶、降低术中肿瘤生长因子的释放、延长患者生存期……PD-1抑制剂对肺癌患者的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在多项国内及国际临床研究领域显示了其优势,成为未来研究热点。而免疫治疗结合放化疗手段在肺癌治疗的持续探索,则让人们相信,更多的曙光即将迸现。让这些医学创新真正走近患者的,正是那些执著地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独特“媒介”。
12月的广州虽已入冬,空气中仍带着些许暖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放疗科病房内传来医生指导患者跳心肺功能锻炼操的声音,“再一遍扩胸运动,吸气,呼气”。
走进病房,刘慧正耐心地上手逐一调整老人的动作,这是她和广东省体育局一起开发的零器械室内操,帮助肺癌患者提升心肺功能。面对试图偷工减料的“老顽童”患者,她化身机敏“探员”,捏捏患者的手臂,“动作不达标就会成为今天护士重点关照的对象哦!”知道一旦被抓就难逃加倍操练,老人们认真地进行心肺锻炼,而笑容温婉的刘慧站在一旁,眼睛亮亮地看着他们。
挑战“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难题
鼓励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管理是刘慧在患者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这需要医生看见患者所需,了解患者所想。为此,刘慧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只是病人的“沉默”,她也要让“沉默”发声,因为她深知,忽略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威胁到病人的安全。
刘慧如此坚持的背后源于工作中的真实经历。几年前,一位半夜出现腹痛的住院病人,就因为“沉默”差点儿造成严重后果。“他一个人不睡觉在走廊里走来走去,也不吭声,幸好值班护士及时看到,叫了医生,发现是急性胰腺炎。”刘慧边说边回忆当时的情况,“后来经过沟通才知道,患者觉得医生护士白天工作繁忙已经很辛苦,半夜了就不好意思打扰医护人员。”
在临床诊疗中,刘慧发现类似怕给医生“添麻烦”而不敢提问的病人很多。为了让病人毫无顾虑地说出自己的不适或疑惑,刘慧一边要求自己的团队主动询问病患情况,哪怕只是和患者多聊一分钟,语气也要更柔和一点,让患者感到被耐心对待;一边鼓励病患家属,不舒服就按铃,有不懂就抓着医生问明白,“时间长了,医生和患者之间就会形成信任和默契,对于患者安全是非常好的保障。”
有一次查房时,刘慧观察到有个病人为了完成一万步的锻炼任务,边看报纸边摇手机蒙混过关,对此刘慧哭笑不得,“如果心肺功能不达标,治疗就有可能引起不良情况。”面对这类隐瞒实际情况的偏差病人,刘慧尝试以设置锻炼“KPI”的方式,激励病人达到一定的健康指标。“譬如一些食道癌的病人体重偏低,我们就会根据他的身高计算最低体重,要求他在一定时间内达标;面对需要提升心肺功能的肺癌患者,则要求他们每天完成7000步和室内操的KPI。” “KPI”的完成也有着对应的奖励,“患者为了生命努力,他们是最勇敢的人。我们建议家属,只要患者少抽一根烟、多做一次锻炼都应该给予鼓励,比如点个赞、发个红包。这样一来,患者会更积极,家庭关系也更为团结和睦。”刘慧爽朗一笑。
如果说给患者下挑战,承担锻炼任务,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与医生配合,解决那些极易被忽视的“看不见”的问题;而给自己下挑战,去攻克医学领域“看得见”的难题,则更是源于刘慧骨子里不服输、迎难而上的性格。
在七年制研究生毕业后,刘慧进入了许多医学生梦想的殿堂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工作。在被分配到彼时国内医生人数还较少的放疗科后,她毅然选择了难度颇高的胸部肿瘤专科。“胸部肿瘤比较难,并发症高,工作上有挑战”。这个决定不仅是她对专业领域的深刻理解,更是对医学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刘慧解释道,“胸部肿瘤是全球高发病种,近年来很多相关的新技术和新药品不断涌现,我喜欢去研究复杂病例,也喜欢不断迭代的新技术。”
手术、化疗、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传统手段,而外科手术也常在术前或术后结合化疗、放疗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手术治愈率和患者生存率。作为一种通过高能量放射线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增长的治疗方法,放疗是一门十足的技术活,医生需要熟悉各种肿瘤特点,明确放疗在诊疗方案中的作用,结合多学科知识为患者制定最佳方案并通过精湛技术消灭肿瘤,还要避免对健康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刘慧在初入科室时就开始啃大量的医学资料,和跨科室的同事持续交流探讨,并在临床实践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操水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放疗技术的发展还较为滞后,但越是困难的研究,刘慧越是有强烈的求知欲、越是跃跃欲试,她开着玩笑说,“学习好就应该挑战难的。”回忆自己刚到放疗科的情形,不仅缺医生、技术条件相对局限,大部分人也对这把无形的手术刀缺乏想象和信任。同时,当时放疗的毒副作用也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在临床诊疗中常遭到排斥和拒绝。刘慧和其他同事一样,努力以医学指南为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尽可能保障他们的安全。但在谈起当时治疗手段的局限性时,刘慧还是不免遗憾地说道:“确实会出现被卡住的感觉。”
如今,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高端设备制造的高速发展,放疗技术也迎来了革新飞跃的时代。技术的创新为医学研究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也为医学专业人士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刘慧谦虚地称自己赶上了时代的“福利”,她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不断提取、抽象、学习、复制、应用,一心提升自己的靶区勾画能力。在医学道路上,挑战一直都在,但她有信心不断突破挑战,去适应、去创新、去面对更多“不可能”。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在胸部肿瘤中,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发布的全国统计数据显示,无论发病还是死亡人数,肺癌是我国癌症第一杀手2。“肺癌治疗碰到的困难主要是易感染、易转移,也容易出现致死性的问题。”刘慧解释,“尽管困难重重,仍然一直有无数顶尖科学家和医生前赴后继地投入到肺癌的研究治疗中,为攻克肺癌而努力。”
是否要主攻肺癌,刘慧坦言自己也曾有过迟疑。“中山医的学生要有钻研高发疾病的决心和担当!”当时导师的鞭策仍言犹在耳,推着刘慧决定再次迎难而上。带着临床诊疗中的疑问和想要攻克的难题,刘慧于2010年前往美国癌症中心(MD Anderson)进行学习。
在MD Anderson癌症中心,当时只有她一个中国人选择在临床工作。为了更好地交流学习,刘慧边钻研专业,边进一步提高英语。“看到放疗领域很多新技术、新研发都是在这里开始测试、实现迭代的,同仁们都在努力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病人的治疗效果也很好,生存七八年的病人很多。”对比国内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刘慧的触动很大,也在心里埋下了要改变的种子,“如果都把诊疗现状、患者的痛苦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就不会有那么多新药和新技术诞生。”
有一次,刘慧在参加病例讨论时,发现最终得出的医疗建议从未在诊疗指南里出现过。“指南没有说可以这样做”,面对刘慧提出的疑惑,主持会诊的时任MD Anderson癌症中心主任James Cox教授反问道:“你有没有想过,当前指南是基于什么条件写出的?临床经验更新迭代下,未来指南会写成什么样?我们就是那个写下一本指南的人,有责任推动医疗进步,怎么能被现在的指南绑住手脚?”Cox教授的一连串发问振聋发聩,让她意识到,一线医生永远不能停留在原地,应当在“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信念推动下,继续往前、永远向前。
回国后,刘慧希望将前沿的诊疗方案应用于国内,却发现对美国患者疗效显著的局部晚期肺癌放疗方案在中国却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她和团队经过研究发现,问题出在两国人的体格差异上——中国人肺体积普遍比欧美人群小,同样的放疗剂量、精细程度,肺炎的发生率会高出许多。她尝试将行业公认的最佳方案本土化,调整放疗节奏,并借助药物提高疗效,逐步建立了更适合中国人的胸部放疗模式。
20年的时间里,从跟随指南的人,成为撰写指南的人,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决心驱动刘慧带领团队持续致力于肺癌放疗的临床研究与实践,钻研如何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更精准的疗法药物,去提高肺癌患者的放疗成功率。2020年,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刘慧参与了《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临床指南(2020版)》的编写。2022年,刘慧团队在国际放疗顶刊发表关于精准大分割放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II期随机临床研究的论文,被引用在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发布的《2023.V3版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指南》的“放射治疗原则”中。
20年后,她也成为了创造可能的人之一。
与创新共同守护,与患者互相成就
二十余年的光阴,让最初囿于指南的初学者成长为写指南的人。但在谈及令她印象深刻的病例时,刘慧说让自己记忆犹新的永远是那些失败的案例。
回忆起过去一位由于治疗技术不足、不堪症状折磨而选择辞世的病人,刘慧眼中充满了遗憾,“大概十年前,我们有一个胸腺肿瘤的年轻病人,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术前放化疗的肿瘤退缩效果没有很好,加上肌无力发作,每次感冒他都会呼吸困难。最后,因不堪疾病对自己和家人的身心折磨,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在留给妻子的书信上他写道:“以后你再也不用半夜起身陪我去医院了。”
这位病人的悲剧让刘慧深切地意识到,“活着”并不是病人唯一的诉求,生活质量对于患者安全同样重要,“虽然胸腺瘤致死几率较低,但它有很多症状,这些症状容易引起患者焦虑、丧失坚持治疗的信心。”
作为负责医疗管理的科室副主任,刘慧经常组织科室医护人员重点讨论失败案例,总结经验、寻找答案。“关心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实也是为了让他们活得更久,活得更有尊严。我们内心深知人生一定会有终点,但我们愿意与患者和家属一起走下去。”停顿数秒后,刘慧眼泛泪光,“好医生是好患者成就的,他们的信任和勇气也一直在支持着我。我不知道能够陪他们走多长的路,但我希望他们想起我的时候,会有一点点好的回忆。”或许也正是源于这样的激励,“写指南的人”没有停下钻研新技术、探索新疗法的脚步,和团队一起想方设法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效果。
她积极推动的“短期无创精准放疗”模式在胸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正逐步实现。一方面,这种模式合并了很多新技术、跨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精准定位“射击”肿瘤,减少患者治疗频次、时长和副反应。“尤其是外地赶赴而来的患者,可以在一个星期内完成放疗,不需要久住医院一个半月。”如此,患者次月再到医院进行放疗时,由于治疗时间短,又经过1个月的充分恢复,能够保持稳定的精神和身体状态。体会到精准、分阶段放疗的好处后,患者们现在都非常欢迎这种治疗方式。“早年间在一次国外会议上,我和同道们畅想未来,希望有一天放疗能像普通理疗一样安全、简单。现在我们依托科技进步,一步步地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刘慧说,医学创新最大的目标应该就是像使用智能手机一样,不断迭代,但是越来越简单便捷。谈及这些,这位在访谈中始终温柔平静的医生语气中透出欣喜。
在过去,放化疗手段往往被肿瘤患者视为保守治疗方式或为手术打基础的辅助治疗,且其毒副作用及远期获益始终是横亘在患者及家属心头的一大疑虑。但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治疗逐步受到关注,并通过III期临床研究证实可为患者带来显著临床获益,其与化疗、放疗等的联合使用,正为处境不同的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合适的治疗选择。“患者的需求是不同的,有很多患者希望自己可以手术切除却困于肿瘤过大,也有患者受限于身体状况或因担忧、惧怕无法手术,需要别的治疗手段来控制病情。”多样的治疗需求推动着刘慧在研究和实践中寻求新的突破与治疗方案。
2023年1月,联合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的PD-1抑制剂在中国获批,成为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的免疫肿瘤疗法。对于可手术切除的患者来说,新辅助免疫治疗可缩小肿瘤、降低手术难度,并降低复发风险,提升治愈机会。这给一直致力于探索肺癌治疗创新方案的刘慧带来了新的方向。“从临床结果来看,新辅助免疫治疗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降低了,能为患者带来更安全的诊疗体验和更长期的临床获益。”刘慧尤其强调,对于那些无法手术或害怕手术的老年患者而言,免疫治疗也会是一个更舒适的方案。据了解,在刘慧的不少患者中,已经通过免疫治疗+放化疗的方案,实现了缩瘤和疾病无进展——这把曾经不受人们信任的“无形手术刀”,正在创新的推动下给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为了建立更适用于我国肺癌患者、毒副作用更低的新型放疗模式,刘慧和团队正继续积极探索着放疗结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的临床获益,进行新辅助治疗同步放化疗在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临床试验。她期待,免疫治疗和更多创新疗法能够在不远的明天更优化、更安全,也更普及,“今年是很好的一年,明年是更好的一年,我们会努力让每一年都成为最好的一年。”
在访谈中,刘慧说自己三四岁时就在日记本里写下了“想成为医生”的理想。那个时候的她,在当时从事基层医生工作的父亲身上看到了医者仁心,也看到了人们对于医生这个群体的尊重。如今,走过近30年的求学、从医之路的她,似乎对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体悟和理解 —— “我不敢说自己在守护患者,至多只能说是陪伴他们。医生救治患者、关注他们的安全、创造彼此舒适的诊疗环境,最终源自医疗职业的素养和操守。“
“科技进步、创新药物出现,必然会为患者的治愈带来更多正能量。”刘慧这样认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作为医生也要紧紧抓住时代机遇,最大限度发挥“媒介”作用,通过积极的实践,将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在疾病治疗中实现最大效能 —— “所谓‘手护生命的守护’,不仅仅源于某一个单一的群体。医生、患者、医学创新、科技进步,以及政府、药企、机构……各司其职、互相协力,才能为生命赋予更大动能。”
参考资料:
1.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Laversanne, M.; Soerjomataram, I.; Jemal, A.; Bray, F.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1, 71, 209–249.
2.郑荣寿,张思维,孙可欣,等. 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2023,45(03):212-220. DOI:10.3760/cma.j.cn112152-20220922-0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