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水越受追捧,高校社团活动为何“劣币驱逐良币”?

正如商品领域出现的劣胜优汰现象,大学中越水、越简单低级的社团活动在实际中往往越受追捧,策划精细而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反而不受大家欢迎,慢慢地,社团活动的总体质量就越来越低了。

责任编辑:温翠玲

我在大学参加了两年半的社团活动,作为大型社团副负责人或二级部门部长,组织了两年的社团活动。但要问我对于社团活动的基本看法是什么,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我从一年前就这样想,现在更加肯定地这样想。

正如商品领域出现的劣胜优汰现象,大学中越水、越简单低级的社团活动在实际中往往越受追捧,策划精细而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反而不受大家欢迎,慢慢地,社团活动的总体质量就越来越低了。当然,这里指的是希望有人参与的开放式活动,不是圈内人自娱自乐的成功小聚会。

我所说的水活动到底有多水,这种活动到底有多受欢迎,正常的活动又有多不受待见呢?让我来简单述说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9)


181****2615
回复

181****2615

2024-01-20

社团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育人组织和文化组织,理应在高等教育实践育人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普遍“水化”的背景下,高校社团体系理应做出改革

181****2615
回复

181****2615

2024-01-20

社团有很多形式主义问题,需要以综合方法综合解决。当然,大学还需要供给更多设社机会,供给更为多样化的社团与条件。

終結的—炽天使、
回复

終結的—炽天使、

2024-01-14

现在最大的矛盾是没有任何科学的体系评判综合素质,最后这套体系一定会变为一种应付上峰要求的形式,如果上峰不收回要求,这种形式主义会一直存在。

187****9638

2024-01-13

谁来评定水还是不水呢?评定标准制定之后一样能批量复制。本来社团活动就是学生自主,大学提倡的就是自觉,自由,开放,如果非要引入学生会或者老师来做严格评定,那也变了味

185****2739
回复

185****2739

2024-01-13

有因必有果

小叫兽
回复

小叫兽

2024-01-13

为了分而已

锦瑟
回复

锦瑟

2024-01-13

积分制的存在有利有弊。一方面硬性要求使得学生活动浮于表面,另一方面又实在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但这种主动性是否是一种他者性的?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锦瑟
回复

锦瑟

2024-01-13

从根本上讲,社团活动的水是效率与公平的结果。学院的硬性规定使得很多并不感兴趣的人被迫参加这些活动。在消极性需求下,供给端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提高社团活动质量,优化学生社团供给结构,另一方面也要立足学生,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扬更多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

159****1110
回复

159****1110

2024-01-13

写得不错。

百川汇
回复

百川汇

2024-01-13

考核指导一切,但指向何方是一种艺术

136****8429

2024-01-13

考核指导一切,应付考核而已。别把自己的兴趣和未来与上面的考核强关联。

如竹
回复

如竹

2024-01-13

那为什么要让社团大量浪费资源呢,社团的初衷就是大学生兴趣的载体,为什么要将社团浪费掉

远山见虹

2024-01-12

更有“性价比”的水任务,是大学生追求效率的必然选择。大学生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在感兴趣的事情上,不拘泥于社团的形式,学校同样可以把资源向这些遍地开花的小团体倾斜。

136****8429
回复

136****8429

2024-01-13

考核指导一切,应付考核而已。别把自己的兴趣和未来与上面的考核强关联。

岳舞轩辕
回复

岳舞轩辕

2024-01-13

哈哈,这个倒是一直都这样子呀

187****9638
回复

187****9638

2024-01-13

谁来评定水还是不水呢?评定标准制定之后一样能批量复制。本来社团活动就是学生自主,大学提倡的就是自觉,自由,开放,如果非要引入学生会或者老师来做严格评定,那也变了味

笑着活zhe

2024-01-12

直接改变评分规则不可以吗?水活动一个0.1,高质量活动一个5分,权重不同大家就会重新衡量投入产出比了,为啥在文章最初就直接否定了这条路?

138****2307
回复

138****2307

2024-01-12

象牙塔里的发思,对走上社会没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如竹
回复

如竹

2024-01-12

高校社团的精细化和高质量化其实还会受到学生经济能力的影响,很多办得很成功的社团,比如复旦大学的登山社,其实还是对参加者的经济能力有要求的

笑着活zhe
回复

笑着活zhe

2024-01-12

直接改变评分规则不可以吗?水活动一个0.1,高质量活动一个5分,权重不同大家就会重新衡量投入产出比了,为啥在文章最初就直接否定了这条路?

远山见虹
回复

远山见虹

2024-01-12

更有“性价比”的水任务,是大学生追求效率的必然选择。大学生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在感兴趣的事情上,不拘泥于社团的形式,学校同样可以把资源向这些遍地开花的小团体倾斜。

138****5805
回复

138****5805

2024-01-12

其实就我自己观察,还有一些社团活动比赛会采用网上投票制,而这种投票评选的方式其实一定程度上已经和参赛作品的质量无关,纯看参赛者的社会关系网有多大。所以机制方面的公平公开性也需要完善~( ̄▽ ̄~)~

138****5805
回复

138****5805

2024-01-12

教授说的对Σ(っ °Д °;)っ。

九月的十五章
回复

九月的十五章

2024-01-12

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和社团本身都需要做出一些努力。对于高校来说,需要加强对社团的指导和监管,确保社团活动的质量。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加一些质量较高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社团来说,需要提高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确保活动的质量,同时也要注重活动的创新,吸引更多的学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