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不为的美国教育部

美国教育部不管考试,不管升学,不管评估,不管具体教学,不管政治思想

责任编辑:蔡军剑

美国教育部不管考试,不管升学,不管评估,不管具体教学,不管政治思想

美国直到1980年才有了正式的教育部。在这之前,联邦政府中有一个叫“健康、教育和福利部”的部门,教育是它的一个分部。1979年10月17日,卡特总统签署法令,将“教育部”与“健康和人道服务”分开。次年5月4日,教育部正式开始运作。教育部是所有内阁级部中最小的。1995年,雇员约5000人,与农业部的10万雇员或国防部的80万雇员相比,简直不算什么。当时美国有7000万人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经费是500亿美元,教育部的款项支配只占其中的8%,美国的大部分教育经费来自地方税收。

1867年,美国曾设有一个类似教育部的机构,但寿命不长,一年后就降格成为一个“办事处”。1979年设部,在此期间的11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7)


回复

2009-04-08

中国的教育问题已不是问题的问题了。 没办法··一两年是不会有变的了。 教育部···

回复

2009-04-07

咱中国有句话是"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所以不是管不管,而是该怎样管的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美国"教育部不管考试,不管升学,不管评估,不管具体教学,不管政治思想",就像我们不能只羡慕美国的教育制度和美式生活.最重要的是结合我国的实际.在找到更合理的解决方案之前,我想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适应现下的东西;或者"两条腿走路".

回复

2009-04-07

改革开放!!!!!!大家多行动一些吧!

回复

2009-04-07

私立?大多私立的眼里怕是只有一个“钱”字。一个崇尚金钱不管责任的时代。去年不是有传出有只有几岁的小女孩说长大的理想是嫁富豪吗?她的回答是很现实!问题的关键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回复

2009-04-07

把不该复杂的问题复杂化,目的不外乎有二:一是无能;一是别有用心! 我们的很多法律就是如此。 我们的很多执法就是如此。 我们的很多司法就是如此。 我们的很多管理就是如此。 我们的很多市场就是如此。 我们的很多服务就是如此。 我们的很多消费就是如此。 我们的很多投资就是如此。 。。。。。。

回复

2009-04-07

要办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 啥是中国特色 对特权趋之若鹜就是中国特色 重点类、试验类、附中类 哪些不把家长孩子弄得疲惫不堪呀 现在教育都和金钱扯上大关系了 可想这个教育的作用会有多好 不平等的太多了 义务教育不义务 想象n年前提倡的那句话吧 再穷不穷教育 再苦不苦孩子 现在是教育穷(大多老百姓也穷,孩子上个大学都差不多倾家荡产了) 孩子苦(应试教育,从入园开始的考试,一直到入大学的考试,苦的都是孩子) 教育改革只听打雷 不见下雨 全是雷声大雨点儿小 小打小闹 标本不治的 教育应该全民全程义务性质 现在医改出台了 成效会有多大尚不知 期望上面的政策和下面的“对策”会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 望眼欲穿不是当官公仆能够体会的到得 给人民信心吧 在这个风雨时刻

回复

2009-04-07

美国的强大来源于美国人民群众的强大!如果美国的学校像我们这样乱收费,大家都知道美国人民会做什么!如果美国政府也像中国这样腐败,大家也知道美国人民会做什么!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没有救世主,要创造美好的未来靠我们自己!而我们却终是等待!等待出现个包青天带给我们公平,等待出现个救世主带给我们想要的一切!

回复

2009-04-06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其实是一种自信和底气!我国政府为什么就不能有这种底气呢!

回复

2009-04-06

中国的教育部会慢慢的搞的让人民满意的,相信他们

回复

2009-04-06

社会民主是民主教育而来,其中在教育中没有政党选宣传最为重要咯!!!

回复

2009-04-06

社会民主是民主教育而来,其中在教育中没有政党选宣传最为重要咯!!!

回复

2009-04-06

制造个别精英,制造绝大多数不反抗奴才。这就是当前教育的实质理念。

回复

2009-04-06

最不待见中国这两个部门:一是教育部,一是广电总局。本来都只该管局部的事情,却什么都要插一杠子。

回复

2009-04-05

我们的教育部可以和宣传部合并,其功能一致,而宣传要从娃娃抓起。

回复

2009-04-04

教育部万能,因为政府万能!教育部要是有点独立性,至少教育别老被捏橡皮泥似的被玩弄于政府的股掌,学校成为自由的乐园。

180****2683
回复

180****2683

2009-04-04

人才的评价和选拔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许多异化现象出现的根结。

180****2683
回复

180****2683

2009-04-04

人才的评价和选拔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许多异化现象出现的根结。

回复

2009-04-04

中国教育和中国足球一样,是中国三十年来最大的失败.教育产业化在全世界恐怕只有中国的官员敢提,足球不提产业化却提倡官僚管理,这恐怕也是中国一大发明.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教育出来的学生象中国的产品一样,廉价和质劣. 中国足球是没人敢看.呵呵,

回复

2009-04-04

老实说,中、美两国教育部的差别并不在于管得多还是管得少,而在于权力与资金的运作方式!有学者曾经指出事实上也是如此:当前中国的各级教育部门(从小学到大学)在权力和资金上都失去了监督,这才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所在,官僚化正在逐步挤去知识传播、学术研究的任何空间!

回复

2009-04-04

就是教育部一帮无能的人,搞得教育这么烂,下面的学校违法却视而不见,广东有个商学院,为了有生源,不惜欺骗考生,招生简章上写着招45名法硕,结果昨天挂出来的只有10个复试名额。而其他的35名考生都过国家线了,这不是诈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