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走样变形”,新规如何“精准防治”?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付卫东:调研发现目前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素质类比例不高,以学科学习活动居多。

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校长曹君:课后服务应定位为“儿童自我发展时段”,“不是上课的延续,而是孩子自主发展的阵地”。

责任编辑:钱炜

2021年3月15日,河北沧州市新华区车站小学课后服务活动中,小学生在游戏。(人民视觉供图)

2021年3月15日,河北沧州市新华区车站小学课后服务活动中,小学生在游戏。(人民视觉供图)

“要开设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阅读、科学、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等”。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严禁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

通知重申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刷题备考、讲授新课或集体补课。新规将于2024年春季学期起正式实施。

文件的发布背景,最早要追溯到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规定,中小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等,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南方周末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指导意见发布6年来,不少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仍以学科学习活动居多,体育、艺术、科普等活动所占比例偏小,甚至还存在讲授新课等明令禁止的行为。

多位受访者表示,要想落实文件要求,需要克服师资短缺等现实困难,也与校长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理念相关。

与应试教育导向有关

不是所有学校都会明示对课后服务的想法,教师需要领会校领导们话里的弦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