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存在三个时间维度的城市

12月28日下午19点的成都,此时路灯点亮,街上的车灯变成延伸向远方的星河,这座城市里,一场把聚光灯照向年轻人身上的城市活动正式开场。

“青春大讲堂·2024成都城市跨年演讲”活动现场。(活动主办方/图)

坐在“青春大讲堂·2024成都城市跨年演讲”活动台下的李薇,是在好奇心驱使之下,跟朋友一道前来的。2023年即将过去,除了临近过年的思乡情绪,她也想跟生活了将近10年的城市一起细数过去、跨越过去。

从选择在成都上学,到选择在这里生活,因为这座城市的独特风致,她计划着能在这里结婚、生子,她打算继续把自己的时间线与城市交织在一起。她说,这感觉就像海德格尔那句拗口的话——“‘只消’此在实际生存着,它就从未过去,反倒总在‘是我所曾在’的意义上曾在”。用寻常话表达,约等于“过去从未消失,过去甚至从未过去”。

“来这里,真的会有种‘走不脱’的感觉。”李薇说着夹杂四川方言的普通话。“走不脱”的成都,像一场永不结束的聚会,在这里只要你愿意,似乎人人都能与时间处成朋友。

“老与新”的共生延展

一碗盖碗茶能卖多久?对于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来说,今年,这个答案刚好是100年。

这家成立于1923年的茶社,至今依然茶客不断、熙熙攘攘。若说区别,只是曾经本地茶客居多,而今变成了外地游客不断,但从三五好友叫上一壶茶、聊上小半天这点看,民国时期到今天,几乎是没有变的。

穿越百年、茶香依旧的鹤鸣茶社。(成都商报/图)

人们来到鹤鸣茶社,大多还是想体验一把这种“活”的传统生活。而传统生活要想传承延续下去,则要不断给人们更多“新”的回应。比如在高新区金融城开设鹤鸣茶社限时分店,比如结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推出啤酒、卤菜等夜食。

一家茶社就兼顾“老与新”的特性,从这一个小小的切片,能看到成都这座城市“老与新”融合共生的特质。

一面是数不胜数的老地标,如琴台路、青羊宫和浣花溪,另一面则是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地标,如双子塔、五岔子大桥、天府艺术公园等,还有千年“摩诃池”盛景重现、近代“祠堂街”修旧如旧……

千年古刹大慈寺,就挨着太古里这块网红地;有百年金街之称的春熙路上,成都IFS的爬墙熊猫是必来的打卡点;舍此,还有藏在深巷街角的无数咖啡店、书屋和中古店……

让过去和未来在同一时空勾连、交叠、延展,一种不违和的共生感,既成就了这个城市的独特气质,也塑造了无数人的日常生活。

“快与慢”的磁场交织

孙杰在出版单位工作,在他的字典里,成都的时间里还有另一种张力--快与慢,城市生活的快与慢在他的生活中交织着,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工作日早上8点,带着早餐,跟其他上班族一起,孙杰得在倪家桥站坐上前往高新站的1号线,815分左右走出地铁站C口时,与一波又一波匆忙赶路的人流错身而过,一下子就把时间从生活的“慢节奏”变成了工作的“加速度”。

虽然从事的不是金融、互联网等以“快”著称的行业,但浸润在高新区的氛围里,孙杰还是能从中午办公楼拥挤的电梯、周围小餐馆的拥挤感受到扭紧发条的紧绷感,他说:“由不得自己,一旦进入这个场域,你做什么都会不自觉地加速。”

串串店里的“快与慢”。(红星新闻/图)

然而,到了下班时间,生活节奏又会被另一种磁场拖慢,用本地人的说法叫“安逸”:为了跟朋友吃上一顿老字号的“苍蝇馆子”,排队拿号,等待12个小时对“好吃嘴”来说只是平常事;为了赶上去黑龙滩的夜钓,周三就早早准备好钓具、饵料,就等着周五一下班抢在出城“川A大军”前赶到目的地……

住在一个平均每秒钟处理60件快递、每分钟下线1.5万块集成电路、每小时诞生70户经营主体、每一天创造60亿元GDP的城市,不是没有忙到“飞起”的时候,但在这里生活的大多数人,还是会在工作之余,给自己保留一段闲暇时间,毕竟单从听感来讲,成都话的语速似乎都比隔壁的重庆话慢得多。在“慢”里生活,在“快”里奋斗,这里也有一张一弛、相辅相成的城市智慧。

“长与短”的相宜成趣

因为住在动物园附近,天气好的时候,李薇说她常带着早餐去顶楼拍雪山,舍此,她喜欢晚饭后散步到附近的海滨公园,公园不大,但能拍到好看的芦苇,还能打羽毛球。

今年,她常趁着周末骑车到北湖生态公园,然后沿着熊猫大道一路向南,最终到达青龙湖湿地公园。单程骑行15公里左右、一个半小时,算上往返,正好是半天。

桂溪生态公园内的绿道春景。(红星新闻/图)

但这段距离,也仅仅只占100公里环城绿道的1/10多一点,所以李薇明年的目标是,把绿道骑行的最远站,延伸到南边的白鹭湾湿地公园。舍此,她愿意把自己更多的时间花在成都几乎年年都在更新的“深度游”项目上。

成都的“深度游”,其“深度”确实在不断加深。从去年出圈的龙泉山看日出、环城绿道骑行、湿地公园露营“三件套”,到今年更新的凤凰山看球、市中心citywalk、“黄金滩”野生蹦迪,愿意为“城市玩法”耗费的时间长短,可以依心情而定、随性而行,但总的来说,在成都,“深度游”、“浅打卡”总相宜,因为城市细节和大面上都有不同的乐趣。

这场跨年演讲即将进入尾声时,李薇还沉浸在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柴霖的演讲里,这是一段他与中国航天互相成就青春的动人故事,也是照亮无数青春梦想的一盏明灯。

用青春寄语挥别2023、迎接2024。(活动主办方/图)

这一刻,寒冬的夜里,全场几百颗年轻的心聚在一起,像围着一团温暖的篝火,带着对未来的期许,大家共同挥别2023、迎接2024

明天,在时针滴答滴答的转动中,成都与时间的友谊还将继续。

(文中孙杰、李薇为化名)

网络编辑:shidj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