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用“术”的精进,为患者创造“无限”可能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但凡深陷过病痛,经历过至亲重疾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悟。对患者,遇上信任的医生,就如抓住守护生命的手;对医生,救治等待的患者,就是在守护手中的生命。《南方人物周刊》特别推出“手护生命的守护”系列专题,对话来自肿瘤学、血液学、免疫学领域的临床一线医生,走进他们与患者之间平凡而有光的故事。
上消化道癌症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位的癌种。因为大部分患者初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极易被忽视而当作普通“胃病”处理,等到症状显著再就诊时大多已发展为中晚期。长期以来,食管癌、胃癌治疗领域的突破相对缓慢,因为可能累及邻近的重要器官或血管,无法手术的晚期患者只能依靠化疗进行一线治疗,脱发、呕吐、中位生存期较短等因素,给患者和亲人造成了巨大的身心负担——复杂且漫长的抗癌治疗过程常使患者意志溃不成军,“活着就好”成了微薄的希望。近年来,以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突破了传统化疗的瓶颈,随着相关创新药物及其联合治疗方案在晚期胃癌一线、食管癌辅助治疗和晚期一线治疗的全覆盖,上消化道晚期癌症患者将有机会把握更大的生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临床医学的创新,以及追求进步的医者的不懈努力和大胆尝试……
见到王峰教授是在11月的一个下午,郑州已经步入深秋,室外开始有凛冽的大风。他身着浅蓝色衬衫和藏蓝色毛衣,稍稍从上午繁忙的患者问诊和科室工作中休整出来,坐在办公桌前语调平稳地和我们交谈。从学生时代的实验室实验聊到临床工作碰到的患者故事,谈到学术研究的新进展时总是露出欣喜的微笑——他的身上仍旧保有大学老师的儒雅风范。
站在肿瘤治疗研究和应用的最前线,王峰见证着新旧理念的交替、治疗方案的推翻与重建,不断在消化道癌症的诊疗中上演。如何才能顶住压力,触碰到边界之外的无限可能?王峰觉得,或许严谨的思考中还是要保留一份“冲动”,勇敢地站出来,为患者去拼一种可能。
从讲台上走出的医生
在郑州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后,王峰选择了留校教书,毕业于基础医学专业的他当年被安排了两门课——分子生物学和组织胚胎学。从带本科生做实验,到积累经验后开始接手大班课程,最初的他沉浸在将知识完全吸收再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台前3分钟,台后10年功,你需要自己先准备很多东西,才能上台给学生讲”。
但久而久之,王峰渐渐发现“学校里教学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反复验证的,还是跟不上最新的临床一线研究和经验”。作为青年教师,他的在校工作中也有科研的部分,时常会加班做一些实验——比起巩固已有的理论知识,他发觉自己更加热衷于验证新发现所带来的满足感。
“河南是消化系统癌症的高发区域,再加上我的亲属中曾有5个都是肿瘤患者,促使我很想做点什么。”王峰在谈及自己最终“弃师从医”的原因时,总是会讲起家人对自己的影响,“当时,肿瘤还是新兴的专业,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家乡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变大。我的父亲曾经是一个乡村医生,我希望能够像他一样工作在临床一线——临床一线往往能最快地接触到最新的变化,用最贴近患者的方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从教学到临床的转变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读的博士学制是三年,三年时间需要做实验,还要跟着老师出门诊,兼顾临床工作和自己的博士论文、科研工作。”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但王峰始终坚信唯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一线的临床工作相结合,才能让自己的专业更加精进,让患者更加安心。
在大学教研的经历培养了王峰严谨的态度,这也被他贯彻在科研工作中。回想读博期间做的裸鼠实验,王峰说自己经常会错开时间同步做两轮甚至三轮,以确保万一第一轮实验失败,可以迅速地开始下一轮。由于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有很多,为了获得一个准确的实验结果,王峰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着做好每一步细节——按时按点给裸鼠喂食、换垫料、注射接种肿瘤细胞、等待肿瘤细胞长瘤,然后观察、测量、去瘤……“有时候给裸鼠进行麻醉,一些老鼠因为体格小,打进去相同的剂量,可能连麻醉都熬不过去,放在通风橱里面还怕它受凉死掉,就用手抱住它捂几个小时,看它能不能挺过来。”对于失败的实验,他也会复盘每一个步骤——哪个地方有失误,怎么改进。“就是这样一步步过来的,现在想想,当时确实收获了很多。”
2008年,王峰正式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留院工作,专注于恶性肿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走下讲台走进病房,王峰并不认为这是科研和实践间的取舍,而是将理论知识转化并应用在实处,用到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身上。在他的身上,你始终能感受到一股“渴望知识”的劲儿,让他临床与科研两手抓,在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合适每个个体需求的创新诊疗方案。
不怕“趟雷”的临床科研者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NCC)2022年发布的全国统计数据显示,胃癌是中国第二高发的癌症和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发病和死亡人数均位居全球首位1。
在中国,胃癌一个突出的特点则是早诊率低,这意味着接诊的患者很多已达中晚期,大概率是不能治愈的。“在我读博士期间,肿瘤患者的治疗手段极为有限。那时,绝大部分患者只能接受化疗治疗,毒副反应特别大。其中,食管贲门癌患者普遍存在食管梗阻的情况,体力和营养状态比较差,能够耐受并完成治疗的患者并不多。”王峰回忆说,“有些患者即使经过手术,也很有可能复发或者转移,所以中国的晚期胃癌患者数量就比较多。而进入到晚期,很多患者无法手术,5年生存率不足10%,所以防治压力非常大。”
接触过那么多的胃癌、食管癌患者,王峰清楚地认识到病魔所带来的痛苦,不仅仅源自肿瘤本身所给躯体造成的疼痛、进食困难、出血等症状,更有心理上的困境。“患者得了癌症之后,被无助、恐惧等情绪包围,而易复发或转移的情况,则让他们在病情反复中变得更加愤怒或者丧失信心。治疗过程中的这种心理反复,是大多数患者都会经历的。”
始于自己从医的初心,也因为见过太多患者的艰难处境,王峰将更多时间放在了诊疗方法的精进和创新疗法的探索上,国际学术大会上的创新疗法新进展总是会第一时间挑动他的神经,而他也带着团队不断围绕胃癌、食管癌等专注领域尝试、探索以免疫治疗为代表的新的治疗方案。遇见临床试验疗效好的,王峰会跟着患者一起兴奋;遇上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他也会感到迷茫,一个人在科室复盘好久。
今年早些时候,一位参与其新辅助治疗临床试验的食管癌患者,在入组用了两个周期的药物后发生肌无力,“嘴巴都张不开”。王峰想了各种办法想要查明原因,联合院内风湿免疫科、外科专家反复地会诊却一直无法辨明,医患关系一度剑拔弩张,家属情绪最激动的时候,拍着桌子质问他:“能手术的做不成手术了,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你怎么负责?”突破意味着承担风险,失败看似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但临床上产生的代价无论对个体的患者家庭还是医生,都可能是难以承受之重。
在做了大量的检查与分析之后,王峰提出了为病人进行放疗的想法。“这个病人在新辅助停药后仍然有肌无力的症状,当时猜测是肿瘤综合征引起的,肿瘤缩小之后可能这个症状会缓解。”最终的结果验证了他的判断,“使用放疗手段之后,病人的情况慢慢就缓解了,也能吃饭了,我们才松了一口气。后来再找神经内科的同事为他会诊,认为是得了肿瘤后分泌的激素影响到了患者的内分泌,而经过照射缩瘤之后,这种副肿瘤综合症就相应消失了”。
“肯定有压力。”王峰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淡然但不乏严肃。回想临床试验的过程,王峰称其中最艰辛的不是去进行医学验证,而是面对患者和家属的迫切和疑问。“他们会反复问你,这个研究到底怎么样?有副反应还能不能做?万一还是没有进展该怎么办?谁来担这个责任?”他表示这些担忧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良反应”永远冲击着患者和医生的决心。临床医学上的每一个突破往往要经历反复的验证,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细节,都可能完全影响患者的人生轨迹。但是王峰认为医生永远不能被“畏难”击退,只有“孜孜不倦”和“一往无前”,才能最终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肿瘤的治疗还有很多难题没有解决,必须要有人趟雷,敢于尝试,迈出这一步,不是我也会有别人。”
精进医术的守护者
关于癌症,是生与死的搏斗,疾病与时间的赛跑。然而残酷的现实是,晚期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很难遇到治疗的最优解,甚至面对的是治疗手段的无解。而一位敢于“趟雷”、拥抱创新的医生,往往在这个困境里起到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以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打破了此前晚期胃癌一线治疗十余年无新药可用的困境,突破了传统化疗的瓶颈——人体免疫细胞,原本具备识别变异的癌细胞的功能。而当T细胞上的PD-1分子与肿瘤表面的PD-L1配体结合时,就形成了免疫检查点抑制性通路,使得肿瘤细胞能逃脱免疫系统的杀伤。免疫疗法的通俗原理,正是重新激活人体识别癌细胞的能力,从而通过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
2021年,全球首个获批联合化疗用于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PD-1抑制剂在中国获批用于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癌、胃食管连接部癌或食管腺癌患者。在2023 ASCO胃肠道肿瘤研讨会上,这项获批所基于的III期临床研究全球人群及中国亚组3年随访结果,再次刷新了该领域最长随访记录,进一步证实了免疫治疗+化疗为中国患者带来的长期持续获益2。
一直持续关注免疫疗法进展的王峰,早在其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公布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它对于患者的帮助。当时,他的一位晚期胃癌患者因为原发灶较大、淋巴结肿大,无法达到R0切除(指肿瘤根治性手术切除),正苦于无计可施。在给患者的组织标本做了进一步检测,确定其属于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后,王峰大胆地为他使用了免疫联合化疗方案。“这个病人化免半年后做了手术,切除后检测显示没有肿瘤细胞残留,达到临床治愈。”这个结果让王峰很欣喜,他看到了创新方案的组合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的可能,也再次收获了将前沿成果运用于临床一线的喜悦。“如果没有免疫治疗,没有创新药物,单纯化疗是达不到这种转化效果的。”
立足一线临床经验推动研究工作的深入,把握创新研究进展带来的方向加速临床患者的获益 ——王峰把“临床+科研”这两把利剑牢牢握在手中,将临床问题转换成科学问题,通过科学问题的方案解决患者的难题。近年来,随着PD-1抑制剂在胃癌领域的应用从后线推进到一线,并实现对上消化道肿瘤的全覆盖,“让患者更早一些用到创新药,更早获益”是王峰眼中最值得欣喜的进步之一。
如今,王峰正带领着他的团队持续在食管癌免疫治疗领域深入研究,给国内外的同仁不断带来捷报。谈及对“守护”的理解,他笑称“其实医生所做的事非常有限的”。恶性肿瘤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创新疗法适用范围的拓展、多学科联动的分级防治系统构建、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患者耐药问题的突破,是萦绕在他心头的几件大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口中“术”的精进,“在群策群力之间,医生能做的就是让我们的医术精益求精”。
时常面对中晚期的癌症患者,肿瘤科医生始终是与死亡最接近的人。在谈及职业是否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时,王峰首先谈到的依旧是患者。“医生只能为患者提供‘有限’的帮助”是他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最深的感受。想要突破一层层关卡,为患者的生命创造“无限”可能,需要医学创新这双有力的“手”在背后赋予力量。
“我想,比较现实的方法是,沿着我的专业方向在现有治疗模式或方案基础上,把创新药物通过研究形成科学的治疗方案,最终拿出很好的实验结果,提供更好的循证医学证据写入到指南中,进而惠及更多的患者。至于职业的心理压力,我们首先要自身强大,而当患者的治愈率越来越高,我们自然也会让自己更加心安。”
患者的“无限”可能,或许正是在这种对于“术”的执着和“守护”的理解中迸发生机……
参考文献:
1.Zheng, R et al. 2022,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Volume 2, Issue 1, March 2022, pp. 1-9.
2.Ajani JA,et al.Nat Rev Dis Primers.2017;3:17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