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林宪能×李玮珉 低调与奢华的双重诠释
林宪能:“真心面对你想表达的都有可能,因为它是“空”间,没有设定没有局限,有心参与,我便能促成。”
林宪能:“真心面对你想表达的都有可能,因为它是“空”间,没有设定没有局限,有心参与,我便能促成。”
李玮珉 图/彭暾
林宪能 图/彭暾
文化根源对设计来说很重要
mangazine·名牌:为什么选择在上海创建空间美学馆?
林宪能: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全世界的精英都进到这里,几乎已经变成一个无国界的国际性城市。但在上海乃至整个中国都需要一个根源,它是有情感的,你如何将这份情感在国际平台上交流?我之所以在上海建立空间美学馆,推广的就是一种文化根源,那种大爱,它有别于大卖场或是把国际品牌引进来这么单纯的问题,而是去架构一个好的平台,让大家都在这个氛围里,去营造一个环境,提升人的心境。
mangazine·名牌:你的空间里陈列了那么多大师的经典设计,你觉得他们何以能成为经典?
林宪能:其实设计的关键是把握某种精神。大师没有包袱,一般人觉得设计椅子,都是一样的高度,只能在把手或者靠背上花心思,这就是在传统中打转。但你去看那些大师,他们就会思考没有椅子的时候人是怎么坐的,呼吸的顺畅,血液的流通,这才是本质,才是设计的灵魂,这比人体工学更重要。好的设计里面有的是纯正本质,了解使用者真正要的是什么。那种真心面对、关怀,最后散发出的一种爱才能让人感动。
mangazine·名牌:好的设计都是以人的需求出发的。
林宪能:不仅在设计上,比如一个设计师设计了一把好的椅子,交给一个知名的工厂制造,有人说是因为有名才比较贵,但却不知有名的背后,它付出的是严谨的制作,工艺、材料,所有方面都考虑周全,才被公认为名牌,但这种一旦拥有了,对你来说不但是身份的象征,眼光的体现,还可以陪着你一辈子传给你的后人。这就是为什么像Cassina这样的品牌,世界上的名流都用它的家具。近在台湾,连战办公室的一套Cassina沙发就是我卖给他的。
mangazine·名牌:你经营的品牌都很国际化,但你自己却收藏台湾的老家具,为什么?
林宪能:看着那些老东西,都是先民所留下的生活器物,若以审美观念及文化的心情来看这些物件,从感动中去发现造物者的智慧与爱,就如走入一段历史般,你将意识到里面蕴藏许多文化根源,多少有些熟悉的感觉,而引发情感。就像树根一样,越是深入,所开出的枝叶越茂盛,这就是文化情感所散发出来的生命力。有时从事国际性的设计,应该要寻找自己的文化根源,由此发挥才能创造出文化的特色。西方的设计创意性很高,但近年在本质上却渐渐加入许多东方的元素,可见根源的文化对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mangazine·名牌:现在很多年轻的本土设计师想打破传统,有所创新,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林宪能:现在很多年轻人认为过去是传统,但其实不是,很多人活在视觉知识的传统里,并且不自觉地由此去思考,所以当你以为自己的想法是创新的时候,很可能只是走入了误区。只有当设计和生活本质文化结合起来,并由此作为原点慢慢发展,设计的本质元素就相当纯正,所设计出来的东西才会充满智慧和爱。
李玮珉:“设计不是表达的工具而是思考的工具,是用一把尺去测量这个世界的方式。真正的设计者,他会用一辈子去测量,永不停留。”
忠于内心,顺应时代的设计就是好设计
mangazine·名牌:你怎么看待设计和商业的关系?
李玮珉:在欧洲和美国这些商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他们对商业的态度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就不会很赤裸裸的去卖一件物品,在那里商业行为是在卖一种生活方式,比如iPop的最好的地方在于,本来你出去旅行的时候要考虑带哪张CD出门,而现在可以把整个生活带在身边,就凭这点就是非常成功的商业行为了。其实苹果是很赤裸裸的拿乔布森作为英雄偶像式的人物在宣传,但这也是很商业的运作,但我们可以看到很成熟、很有创意以及很个人的商业。
mangazine·名牌:你认为现在中国设计师要如何在自己的设计中体现中国文化?
李玮珉:我们曾经挣扎过很长一段时间来思考这个命题。这其实是中国文人的那种文以载道的使命感,这个是假命题。所以我就放弃了,放弃了之后你的视野就会很宽广,如今走在南京路上的中国人,不需要有命题,任何一个创作人他的工作是把自己内心世界里的热情转化出来,很忠实的做你自己就好。比如柯布西耶设计的方方正正的如盒子般的建筑,其实就矗立在一些很幽雅古典的欧洲建筑物旁边,虽然柯布西耶是瑞士人,但在我看来他比任何一个法国人更法国人,他表达出来在时代转变的时候,一个民族的精神突破和期望。法国人可以容许你突破的,可以从他们身上体会到,在这么古老的美丽的城市里面,民主和革命是怎么爆发出来的,美国人的自由女神也是法国人送的。相对的,反映中国人现代热情的设计就是中国人应该做的,什么东西和事物触动到了你,就把这个热情反映出来就好了。
mangazine·名牌:但不是所有现代设计师的热情都会被时代接受的。
李玮珉:是的,但在今天也不是所有被当代人认为是天才的设计一定就会流传下去,正如巴菲特说的当退潮的时候你就能看到很多人在穿衣服游泳,所以当时代退潮的时候你就能看出哪些人是真正敏感的天才,而哪些才是炒作的人。时代创作了些英雄,但英雄也面临着如何突破自己。而一个建筑师的养成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十年二十年,有人认为建筑师到了50岁才真正成熟,但我们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当你创造力最丰富的时候,可能你技术是最差的,而当你足够成熟的时候,创造力却已经离你而去。谁可以像专业运动员一样维持颠峰才可能成功,而其他人可能只是媒体一时的热点而已。建筑这件事情应该是由一个转角一个转角累积出来的,而不是用想法和说出来的。
mangazine·名牌:那谈到你自己的设计,这个空间美学馆两栋楼之间有两个凸出的无限接近的平台,是怎样的想法?
李玮珉:这是当你走上楼梯的时候,看到两个屋顶互相倾靠,它们是互相去呼应的,我是要说明它们本来是一体的,也许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姿态。但这绝对不是开车经过就看到的,需要你走到二楼你才会发现,因为它背后有它形成的故事——这两栋楼是由一幢建筑被切开的。所以我要选择的策略是一个江湖高手,不是要走在街上拿着大刀,而是需要有些令人回味的想法。我认为,设计不是表达的工具而是思考的工具,是用一把尺去测量这个世界的方式。真正的旅行者和探索者不是普通的观光者,他会一辈子去测量,永远不会停在家里。同样,真正的设计者是永远不会停下来的。
网络编辑:瓦特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