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我不是一个激进的人

万钢,几十年来第一位非中共出身的“内阁部长”。他显然不是激进的改革者,上任之初即强调“没有共识就不会有成功的变革”

 


从教授到部长
    自5月份走马上任,万钢正逐渐适应部长这个角色。
    此前万钢没有料到,在中南海的一次讲座能够让他成为科技部长的人选。
    因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杰出成就,2004年,万钢得以进入中南海给胡锦涛在内的中央政治局讲课。在后来的回忆中,万钢说与胡锦涛的一番交谈令他至今难忘。
    3年后,担任同济大学校长的万钢意外地成为了新一任科技部长,这个消息让同济全校师生都感到振奋。此前,中央还从同济大学要走了校长吴启迪,出任教育部副部长。
    从教授、院长、校长到科技部长,万钢只用了7年时间。
    从科技界的反映来看,万钢的意外入选其实有必然性。几十年里,中国的工业化基本上走的是传统粗放型的发展道路,即建立在对自然资源长期高强度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上,使中国的资源与环境不堪重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谋求可持续发展,这成为了中央领导层关注的焦点。万钢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杰出表现,还有他的德国留学工作背景,他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都让他成为科技部长的最佳人选。
    万钢上任两个月以后,科技部等十七个部门发起一个名为“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系列活动,科技部还向社会公布了《全民节能减排手册》,推出了日常生活中36种习惯的耗能指标,提倡在不降低现有生活水平的前提下,选择科学合理、节约能源的绿色生活方式。
    有人见到,万钢科技部的办公室里,撤掉了一次性纸杯,摆上了可以长时间使用的玻璃杯,空调打在了26摄氏度,摆在桌子上的文件都是双面打印的,工作用笔也是环保铅笔。“在不使用时关闭饮水机的电源,全国每年可以节电140亿度;在农村地区推广普及农户沼气池,可以使我国每年节约九百多万吨标准煤。这些看起来是平常小事,但做好了,节能空间和潜力是巨大的。”万钢说。
    从北京的交通智能化研究成果应用、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建设中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新能源汽车进入奥运会赛场使用,万钢以科技部长身份,主动拜访北京市的领导和奥组委,不遗余力地推广节能新技术。就任科技部长以来,万钢参与的众多社会活动也与此相关。
    万钢说自己不是一个激进的人,也不会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现象出现。“对我来说,马上要做的事情就是学习,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有它合理的一面。我们对现有的规划、确定的计划要保持它的延续性和稳定。我不是来拆房子的,而是来建更多房子的。”他这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最酷科技论”与节能专家
    “如果我们居住的城市,我们经常会觉得出门行动不方便,城市的烟气很大、污染很重,面对这种状况我认为,最酷的技术就是未来让我们的市民在出门的时候都能坐上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使他们能够享受到零排放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恩惠。”在大连举行的“亚洲的科技改造潜力”研讨会上,万刚的“最酷的科技论”赢得了全场听众的掌声。
    还在德国奥迪工作的时候,万钢和造访的科技部原部长朱丽兰交谈时,提出“把发展轿车洁净新能源作为中国汽车工业跳跃发展的起跑线”的战略性建议:“在传统汽车业制造上,我们落后国际先进水平二十多年;而在清洁能源汽车发展上,外国比中国只领先几步,国外的汽车厂家都是各自闭门研究,如果中国发挥体制研究优势,很容易赶上甚至超过其他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中国汽车业战略发展的机遇,也是必须要抓住的机会。”
    不久,朱丽兰代表科技部对万钢正式发出了邀请,请他回国发展。2001年,万钢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回国,被同济大学正式聘任为教授、博导、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主持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工作。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万钢在北京的一周内拜访了5位部级干部,为他们讲解在全球现有资源下,中国如何发展燃料汽车。详细的调查,开阔的视野,万钢提交的调研报告,为电动汽车专项列入“国家863计划”打下了良好基础。不久,他又被科技部聘任为中国“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
    在回国后的7年里,万钢和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一起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究上,做到了与其他国家同步。最让他自豪的是,他研制的电动汽车不仅仅限于实验室的研究,一开始就着眼于生产、使用——他的起初平台可以直接移植于大众、吉利等汽车上,进行生产和产业化。这其实是德国留学和工作带给他的经验和影响。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脚踏实地和刻苦。与万钢一起长期工作的余卓平说,万钢是个工作狂。不管是在德国还是回国后,除了睡眠时间外,万钢基本上都呆在办公室和实验室里。有时候出差归来,家也不回就到了实验室里。上海的冬天很冷,实验室里没有暖气,就穿着军大衣工作。
    新能源汽车就是这样搞出来的。这一成果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意义重大。
    在万钢的推动下,科技部与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在北京、上海实施中国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商业化示范项目,分别在北京、上海的公共交通线路上,进行为期两年的示范运行,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
    根据计划,新燃料电池汽车将在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区域投入使用,实现公共交通零排放,这将为中国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把德国教育经验搬到了同济
    万钢是2004年被任命为同济大学校长的,在此前,他已经当了两年的副校长。担任同济大学校长后的3年多,万钢一直在积极推动高校在社会服务中创造价值和效益,推动经济、科技和教育的结合。
    在万钢的任期内,2004年,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建成启用,这个校区的建成是对目前国内高校普遍负债化运营模式的一个突破。这个投资26亿元的新校区,同济自己只出了6亿元,另外20亿元全部由地方政府及相关汽车企业出资。按照万钢的规划,同济大学的汽车学院和汽车工业相关联的院系,如机械学院、软件学院、交通学院、电信学院、管理学院、材料学院等都迁入了这个校区,实现“以学科链带动产业链,用校园内的学科带动校外的产业”。
    2008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将投入使用,这所落户嘉兴的二级学院经费全部由地方政府埋单,总投资4.7亿元,占地800亩,在校生规模10000人。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由同济大学负责,院长和常务副院长由同济大学推荐,后勤由宏达控股集团投资经营。
    也有人担心,同济的扩张会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万钢对此有着自己的观点:“我一直倡导,本科教育是同济大学的立校之本。在教学和就业这两个问题上,同济大学可以说,我们做得相当不错。”
    万钢把德国教育经验搬到了同济。他不看重大学的奖项和排行榜,却看重同济的社会影响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济大学有一个评估院,每年出两本书:一本是蓝皮书,着眼于分析同济专业的社会影响力,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另一本书是每个学院的年度工作报告。这些年,同济大学在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上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服务地方建设,发展壮大自己。
    相比其他学校,同济的老师们在工作上的压力要小很多。“我从不给同济的老师下指标或者任务,而是对学院进行整体考核,我们的考核是多维度的,比如课多的老师没有精力写文章,可以以后再写;课少的老师可以搞基础研究或写论文发表,根据每个教师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调配,最后达到一个综合要求目标。”
    此外,在万钢的推动下,一个“环同济设计产业带”已围绕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形成,年产值近30亿元。但万钢并不因此而满足,他还提出对校区及周边环境进行重新规划、布局,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几年以后,将经济圈内的年产值提升到百亿元。
    熟悉万钢的朋友说,长期在德国大企业工作的经历和背景,使得万钢在校长这个岗位上,有许多不同于其他高校的举措,显现出企业家特有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今天的大学之所以受瞩目,根本原因是它与人民生活日益紧密的结合。大学应帮助一切有志者亲近科学,成为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与区域经济产业对接,融入国家、区域的建设发展中,主动为社会提供知识、技术成果和人才,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除此外,大学没有自己的私利,大学不谋求成为一个利益集团。”
    前者是万钢心目中大学的使命,后者是他对同济的要求。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