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博士说 | 于秀源:没有外在的需要,数学的发展会缺乏动力

高考数学难度提升,有利于将选拔人才的标准向逻辑思维能力强的方向倾斜,以配合当下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但问题是现在有些倾斜已经过度了,这是没有必要的。

数学构成了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当其他学科发展到一定的瓶颈期时,数学能及时为它们递上一把梯子,帮助它们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个人来说,数学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和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钱昊平

新中国首批18名博士之一于秀源。(南方周末记者翟星理/图)

新中国首批18名博士之一于秀源。(南方周末记者翟星理/图)

博士档案

于秀源,1942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章丘区。

1959-1964年,就读于山东大学数学系,1964年考取杭州大学研究生。

1964-1966年,杭州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师从陈建功先生,学习函数论。

1966-1968年,受“文革”影响学业中断。

1969-1970年,在杭州人民中学任教。

1970-1978年,在杭州第四中学校办工厂整流管厂工作。

1978年秋,考取山东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学习解析数论。

1980年5月,提前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数学系。

198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进行超越数论的研究。

1983年5月,获山东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基础数学专业),留校任教。

1984年起,历任山东大学数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1987年起任教授,在杭州师范学院工作,历任杭州师范学院数学系主任、副院长、副院级巡视员。

1991年,获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2002-2008年,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筹)院长,衢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2021年,退休。

“我从小就喜欢数学,讲不出什么理由,也许这就是命运吧。”谈及选择数学的缘由,原本讲求逻辑的于秀源,选择将命运当作这个问题的答案。

从10岁时一个人离家到济南读初中开始,杭州和济南两个城市记录了于秀源七十余年的全部人生。数学,则是持久不变的主题。

1964年,于秀源考取杭州大学的研究生。那一年,他带着简单的行李,第一次离开故土山东,来到杭州,在陈建功指导下学习函数逼近论,并开展学术研究。“文革”中断了他的研究生学业。他先后在杭州市人民中学和杭州四中做过教师,先后做过校办工厂(杭州整流管厂)工人、车间主任。在这动荡纷乱的十年里,他从未放下过对数学的牵挂。

1977年,报纸刊发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的消息。已经在杭州整流管厂工作8年的于秀源再次走进考场。

36岁再读研究生,于秀源深知困难重重,他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导师潘承洞教授的指导和建议下, 他选定超越数论和密码学研究。1980年5月,入学一年半后,他就通过了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并提前毕业。1983年5月,于秀源作为新中国首批18名博士之一在人民大会堂接过博士学位证书,这也是山东省的第一顶新中国博士帽。

回忆这段历程,他笑称:“我读了一年半研究生没拿到研究生毕业证书,没有做过博士研究生,却成了博士。”

于秀源先后在山东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担任教职。在进行数论和密码学研究的同时,他还开展数学教育的研究,培养了多名数学教育专业硕士,他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对数学的热爱。

在于秀源看来,数学是一门吃“青春饭”的学科,需要天赋与灵感。耄耋之年的于秀源说,他现在已经很少再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