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蛋壳上的中式“达芬奇密码”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河北可能是最能印证这句话的省份。

自古以来,河北一带都是粮食产量高、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域。因此,从这里诞生的艺术形式似乎总是在朴实无华、充满烟火气的平凡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历数一下河北有名的非遗文化便可知:面塑、泥塑、木雕、蛋雕等,它们几乎都是取材自普通生活中最简单的物件,而河北的艺术家们却总能让这些简单的物件开出花来。

艺术予人的智慧,或许就藏在再普通不过的生活中,只待有心的人去发现。

生活艺术家

几百年前,意大利艺术天才达芬奇在小小的鸡蛋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密码。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蒲德荣从不觉得自己是天才型的手艺人,但是他的艺术创作之路同样与蛋有缘。

在蒲德荣的家乡河北省涿州市,要聊艺术,似乎不能只聊艺术。要聊的是作为中国重要粮棉产量大省,河北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在这样一片拥有丰富地貌的土地上,人们的情趣有充分释放的空间,他们格外地热爱生活。

蒲德荣就是一位“生活艺术家”。他并非专业出身,但从小家中就有祖辈做过蛋雕,然而即便是潜移默化中使他走上这条创作道路的家人,最初也没有把蛋雕作为事业,而只是在茶余饭后当作一种消遣,“简简单单,雕着玩儿”。蒲德荣之前曾经从事过各种各样不同的工作,当过小工、修过表,也开过小卖部,用他自己的话说,“干过很多杂活”。这些杂活从没有消磨他对生活的热情,反而为他的创作积攒了非常多的素材。多年来,蒲德荣无论在哪里、在做什么,他都在坚持着一项自己的爱好——画画。尤其是极其讲究线条的工笔画,勾回弯绕间的韵味让他着迷。1995年,蒲德荣正式开始以蛋雕为业,他一直喜爱坚持的工笔画便成了他手中的利器,能让他在蛋雕的过程中更好地呈现细枝末节。

要做蛋雕,蛋的筛选就非常严苛。蒲德荣每次都要对蛋壳的形状、色泽、蛋壳分布的厚薄程度等等进行严格的把关。筛选完的蛋要先进行打孔,之后再通过小孔加入气压把蛋液排出来,谓之“注气排液法”。排空液体之后,再把蛋壳清洗风干。前后大约至少要半个月左右,才能开始启动雕刻过程。

鸵鸟蛋、鸸鹋蛋、鹅蛋以及鹌鹑蛋等都可以作为蛋雕的原料。但早期蒲德荣还是以生活中最常见的鸡蛋为主深耕了二十年。

这个过程中,反复失败也在所难免。“那会儿吃鸡蛋都吃顶了。”蒲德荣回忆起每天把做了蛋雕的鸡蛋吃下去的故事时乐不可支,“但是现在我还是喜欢吃,蒸鸡蛋、炒鸡蛋,反正变着法吃。”

易碎之宝

春秋时期,管仲曾于《管子·奢靡》写道“雕卵然后沦之”,这便是有关蛋雕最早的史籍记载【1】。此后,蛋雕开始逐渐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关于“镂鸡子”习俗的说明和记载。宋朝陈元靓则在《岁时广记》中记录了“寒食日,俗画鸡子以相饷”。千余年前蛋雕与民众生活的紧密结合,逐渐成为一项民间传统工艺。至今,在江苏、安徽等许多地区仍有在婚娶时赠送红鸡蛋的习俗【2】。从明朝时期开始,老百姓开始自发尝试在蛋壳上雕刻简单的文字图样,并赋予它们吉祥的喜庆意味,现代蛋雕艺术也由此发源。

蛋雕艺术并不是只出现在中国。早在基督教传入欧洲的时候,就开始有人在蛋壳上进行绘画装饰,作为寓意着“重生”的复活节彩蛋,这一习俗直至今日仍然在欧洲深受基督教影响的地区盛行。在俄罗斯等地,还有在蛋壳上镶嵌珠宝的习俗,俄罗斯皇室也将其视为御用珍品。

在中国,蛋雕更是多元传统文化的聚集,一个作品中往往渗透着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技艺。蒲德荣说,他还是喜爱蛋雕多过于蛋绘。单论雕刻技艺,他们就会运用阴刻、阳刻、浮雕、镂空等多种方式,让其更有厚重感和立体感。

蛋雕是一种刀尖上的艺术。它的形状来自刀的刻画。蒲德荣说,蛋雕匠人的刀没有现成的,多年以来,他所用的各种刻刀都由自己制作。先买钢材回来,找地方切割成合适的厚度、宽度、长度,再进行细化加工。刀如果刚度不够,或是不够锋利,就会出现刻不进去或者打滑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一个蛋雕在经受千雕万刻之前,刻刀早已经受过了层层打磨。

同时,无论是制作还是保存,蛋雕都仿佛行走在刀尖上,因为蛋壳非常脆弱,随时都可能碎掉。尤其是雕刻的过程中,越往后,蛋壳越薄、支撑点越少,难度就越大。同时如果保存不当,也非常容易裂纹、变色甚至破碎。

正因为原材料的特殊性,做蛋雕不仅需要手艺人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与雕刻技术,同时还需经长时间反复机械练习,以此具备一定的创作素养。这导致蛋雕技艺者的培养时间十分漫长,往往长达十多年甚至数十年。另外由于是手工技艺,没有系统性的书面记载和体制模式的传承手段,导致传承的时间成本巨大。

艺术理论家、非遗保护专家陈岸瑛表示,蛋雕是典型的表意艺术,不涉实用,仅供观赏,这使它较难通过“用字引领”这条道路走进现代生活。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人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再加之蛋雕即便作为非遗也相对小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它的回报率不高。随着蛋雕技艺传承人的年龄不断增长,传承与发展也相应地陷入桎梏。

出壳新生

作为当地唯一的省级非遗传承人,蒲德荣从未停止过创新。

早年,大多数的蛋雕都会以木头作为底座,相对而言更加稳固,在艺术品中也更常见。而为了追求艺术品的整体美感,蒲德荣自创了拼雕和套雕技法制作了蛋雕底座,让整个作品浑然天成、通体一色,无论是美观度还是完整度都提升了一个台阶。

而为了突破蛋雕作为小众非遗传承的重重桎梏,今年,蒲德荣开创性地尝试了全新的题材——热门游戏《原神》中璃月的场景雕刻。

从选蛋开始,蒲德荣就反复斟酌。最初选中的是颇具特色的深绿色鸸鹋蛋,后来考虑到表现璃月丰富多彩的层次感,又选择了通体白色的鸵鸟蛋。

即便是比鸡蛋大得多的鸵鸟蛋,雕刻的难度依然非常高。首先蛋雕不像石雕,厚度可以无限延伸,也不同于木雕有韧性。蛋雕的过程中,即便有一根线条处理得不好,很可能导致线条就崩断且无法弥补,整个雕刻过程可谓是步步惊心。

其次鸵鸟蛋是单一色的蛋,不同于有色泽的鸡蛋和鸸鹋蛋可以通过深浅力度来展现颜色的变化,鸵鸟蛋上的变化需要进行浮雕和镂空来体现层次感。再加上蛋的表面是椭圆状,全都是弧面,因此所有的绘画都没有办法像在平面上一样横平竖直,而是需要顺应蛋壳的弧度和角度来勾勒。

经过反复的雕刻尝试,蒲德荣终于将三个蛋雕作品完成,璃月的人、物、建筑惟妙惟肖地在蛋壳上展现了出来。

陈岸瑛认为,蛋雕是一项“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有几分老庄哲学的味道。蛋雕工艺难度高,制成品却十分脆弱,制作者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体现出不计得失的工匠精神。蛋雕体量通常较小,正与“以大观小,以小观大”的中国艺术精神相通,螺蛳壳里做道场,细微处见人生。

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蒲德荣正是一位这样的生活艺术家。此次与《原神》的合作,也是一种让小众非遗蛋雕向现代化传承方向孵化出壳的新路径。

在过往“以师带徒”的传承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的今天,除了应完善其现代化教育体制,更应思考如何降低普通老百姓接触到蛋雕的门槛。陈岸瑛对此认为,蛋雕、蛋绘的原材料唾手可得,入门也不难,适合发展为普及性的手工体验活动。例如小朋友吃完蛋,将蛋壳制作成艺术品,在节日、生日时送给父母,都是十分美好的事情。

而蒲德荣与《原神》联动的尝试,是在当下的传播语态下寻找到了最容易吸引年轻人的方式。使用新媒体、游戏这样的工具,让小众不再只是居于庙堂之上或是深山竹林,而是用更快速、更新潮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中。

在《原神》以古代中国为原型的璃月场景中,人们生活在富饶的港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如此近,幸福是如此平凡、如此触手可及。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让艺术与文化变得“触手可及”尤为重要,而蛋雕与游戏,都是实现这件事的载体。因此,无论是诞生于距离他们多么遥远的非遗,他们都有了机会迅速尝试。非遗的守护与传承,正需要向所有人发出这样平凡却脱俗、坦诚而热烈的邀请——“来,它就在你身边,你要不要试一试?”

蛋壳虽易碎,但它承载的属于蛋雕的古老情怀与梦想却永不消失。它正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里等待被揭开平凡的尘罩,等待一个让生活熠熠生辉的机会。

参考文献:

谢宇宁,李汶谦,江磊.蛋雕艺术的传承现状与文创化发展[J].今古文创,2021(23):102-1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1.23.047.

郑天皓.浅谈蛋雕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人文天下,2019(18):63-67.DOI:10.16737/j.cnki.rwtx81281190.2019.18.013.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