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荒”背后:人手紧待遇低,老难题探寻新解法
多病原体叠加高发的特征使得这轮呼吸道疾病感染潮成为新冠疫情后医疗系统面临的又一次重大考验,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导致的“儿科荒”老难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北京 广州
责任编辑:陈雅峰
2023年12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持续开展冬季呼吸道疾病监测和研判,对做好医疗资源调剂、优化就医流程、发挥中医药作用等工作进行部署。
根据监测,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都有相应的成熟治疗手段,未发现新病毒或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多病原体叠加高发的特征使得这轮呼吸道疾病感染潮成为新冠疫情后医疗系统面临的又一次重大考验,除了继续落实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一般性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转诊效率,儿科医疗资源长期短缺的老难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1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冬春季呼吸道疾病健康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科诊疗服务提出了多项要求: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向儿童开放,不得拒诊;加强综合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完成儿科专病诊治工作的培训,至少2名护士完成儿科治疗的培训,加快提升基层开展儿科和应对冬春季呼吸道疾病的诊疗服务能力。
“免疫落差”?
进入11月,北京各医院儿科诊室一直处于爆满状态,大兴医院、友谊医院的门急诊候诊时长甚至达到24小时以上,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的输液中心叫到近两千号。
北京某综合性大学医院的儿科医生戴佳每天的接诊量都在120人次以上,即使是夜间急诊,整个门急诊的接诊量也是2019年时的两三倍,由于看病的患者过多,科室每天会轮流派一名病房值班的医生来支援门诊。
北京以外,天津、辽宁、上海、广东等多地医院的儿科病区也在满负荷运转。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日均急诊量达到八百余人,超过了2023年3月广州的春季流感高峰。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各院区门急诊接待量爆满,排队等候几个小时是常态,住院床位也预约了几十张,等着空出来收治肺炎的患儿。但总体上,广州的医院比北京从容许多,至少在候诊大厅里,每个人都有座位和输液架。
每年春季和冬季流感易发的时期,儿科诊室都会有问诊的高峰期,但今年这一轮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持续的时间尤为漫长。广州某三甲医院的儿科住院医生安杨几个月来都在高强度地工作,“从八九月份开始,耐药的支原体感染一直存在,中间缓过一阵,但是乙流和甲流又开始了,而且有可能叠加,症状还会比较重一些。”
安杨管理的病房常年处于饱和状态,如果发现有必要住院治疗的患儿,门急诊的医生会先询问病房有无床位,若暂时腾不出来,医生会给予急诊输液和对症治疗,同时建议去其他医院咨询床位住院治疗。实际上大多数来到门急诊的患儿,经医生评估症状较轻的,可以口服药物治疗并观察疗效。病情严重一些的患儿则考虑用使用静脉给药。安杨和同事们发现,这一轮肺炎支原体的特点之一是耐药率高,“儿科治疗常用的阿奇霉素,口服效果不好,静脉效果也大不如前。”
“还是会用阿奇霉素,儿科使用阿奇霉素时间长,临床观察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经验多,如果滥用喹诺酮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