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罢课拒纳“问题学生”:为何开除与送专门学校不是选项?丨快评
现行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第27条)。在这样的约束条件之下,一个班级出现被诸多家长认为难以忍受的“问题孩子”,初期只能忍,实在忍不了,就通过罢课、上访与上网发公开信等方式硬杠,以期通过舆论压力让“问题孩子”转学;如果实在赶不走,有门路的家长会考虑给自己孩子转学。
责任编辑:辛省志
近日,有家长在网上发文称,2023年11月23日,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实验小学在未与家长委员会沟通的前提下,将一名4年级11班的学生调至8班上课。文章称,该生在发期中试卷时威胁全班同学,抱老师大腿大哭大闹,又给老师下跪祈求不要将考试成绩告诉家长,被拒绝后又威胁辱骂老师,导致班主任突发疾病入院。
家长集体抗议,将自家孩子提前接走开始罢课。11月29日,当地教育局发通报称:该小学因一名学生平行调班,调入班级学生家长出现抵制情绪、多名学生未到校上课,并在网上发声反映此事。昌图县教育局及实验小学……经研究决定,取消调班计划。
对这一事件怎么看?首先,还是有必要先探讨一下该学生问题的性质。如果上述家长所说属实,那么从该生一会儿威胁全班,一会儿祈求老师,一会儿又威胁辱骂老师看起来,该生很可能有行为问题,但具体什么问题,尚难以确定。
不过,8班家长的立场不难理解:本来班级秩序与纪律是不错的,突然来一个“麻烦制造者”“惹是生非者”,让别的孩子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胡晓
若花生
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功能是同化和带动。 “问题学生”虽然难管难教,消耗极大教育资源和精力,但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教育的目的和宗旨所在。理想化状态的“好”学生,不是真正的教育现实和教育环境。
177****7651
我所任教的学校本来是当地的重点初中,近年来由于摇号入学政策的实施,导致有许多小学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不佳的孩子通过运气进入初中学习,部分孩子在班上表现出不学、摆烂、影响欺负其他同学、甚至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带到学校来严重影响班风、校风。面对问题学生,以前教优生的老师们一开始会很不适应,班主任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行政也倍感压力。一方面问题学生所在班级的其他家长抱怨多多,另一方面义务教育法又规定,学校不能开除这些问题学生,所以如何处理和对待这些问题学生,学校也很为难。老师们的做法多半是忍,太过分了就大力批评一顿,但是管不了多久。真的不知道为了追求教育公平,让不愿学的孩子进入教育资源优质的学校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有教育界的专家给点有效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