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慑“致使他人感染艾滋病”的违法犯罪行为,是阻断传播的有力之举丨快评

司法可以明确,如果当事人明知自己携带了艾滋病毒,不告知而与其他任何人发生性关系,就是恶意危害他人的行为。

责任编辑:陈斌

据《新京报》报道,11月26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了全市最新艾滋病疫情情况。据介绍,2023年1到10月,新增现住北京市感染者及病人1404例,较去年同期减少3.97%;新增病例中经性传播占95.51%,其中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71.94%、异性传播23.58%;其他传播途径为4.49%。目前,北京现存活感染者及病人共27285人。

这个统计数字值得深入辨析。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还是以性传播为主,占据了九成五的绝对多数。这沿袭了多年以来的趋势,也即在传统的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性,血液,母婴”之中,普通人最容易“中招”的仍然是“性传播”这个途径。

中外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宣传教育中都少不了呼吁洁身自好、做好安全措施的内容,比如“节制性欲,忠于伴侣,用安全套”的“ABC原则”。不过,提倡“节制”“忠诚”的传统价值观缺乏强制力也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


不如意事常八九
回复

不如意事常八九

2023-12-05

隐瞒重大疾病 真的可怕啊

永无止境
回复

永无止境

2023-12-05

可以 更有力度 早该下狠手了

185****7774
回复

185****7774

2023-12-05

故意隐藏艾滋传播给性伴侣才是大恶

之乎者也

2023-12-05

如果诉诸公权,那么被害人(艾滋病被感染者)的隐私权如何保护,也应该在司法中予以考量。毕竟在当下,人们看待艾滋病及感染者,犹如洪水猛兽!

之乎者也
回复

之乎者也

2023-12-05

如果诉诸公权,那么被害人(艾滋病被感染者)的隐私权如何保护,也应该在司法中予以考量。毕竟在当下,人们看待艾滋病及感染者,犹如洪水猛兽!

琼楼玉宇
回复

琼楼玉宇

2023-12-04

个人的自由与隐私不应该凌驾于别人的生命安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