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博士说丨樊纲: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真正重要的是后发优势
中国能给落后国家的一个重要启示是:虽然早期要利用廉价劳动力挣得第一桶金,但最重的是要从一开始就关注如何引进新的知识和技术,让技术尽快扩散到自己的国家。
我出国学到更多的东西之后,我意识到在读了10年经济学并对现实问题有一些思考的基础上,我可以更好地解释中国的经济问题了,觉得自己能做很多事情,而且这些事情不是我在国外能做的,一定是要在国内与大家一起来做的,于是我坚持回国。
责任编辑:钱昊平
博士档案:
樊纲,新中国第一位西方经济思想史博士(与左大培并列)。
1953年9月,出生于北京市。
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1975年,转到河北省围场县。
1978年-1982年,河北大学经济系本科就读。
1982年-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方经济学研究生。
1985年-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5年-1987年,赴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及哈佛大学学习。
1988年,获博士学位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
1992年,破格晋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4年-199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1995年-2015年,任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及法人代表。
1996年至今,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兼任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2006年-2010年,2015年-2018年,两次出任中央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2012年至今,任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院长。
1968年6月18日,中国最北的黑土地进入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一个以“屯垦戍边”为主要任务的单位——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了。
为了“开垦北大荒”的目标,数以百万计的城市知识青年奔赴常年被冰霜覆盖的他乡。在轰轰烈烈的时代浪潮里,青年樊纲也不例外。
樊纲1953年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从教会学校大学毕业后离开上海,到北京工作。在那里,樊纲读完小学,“文化大革命”开始,被就近分配去读中学。但仅仅过去一年半,大环境便发生变化。1969年,刚学了几个英文字母的樊纲,就以知青身份被分配到黑龙江兵团务农。
伐木,开荒,种地,一晃就是6年。
尽管脱离学校环境,樊纲仍在学习与思考。1974年前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探讨试行工分制,改革原有的固定工资制,樊纲所在的连队被选为试点之一。靠着读过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樊纲对试点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受邀到兵团总部参加会议。
1975年,因为投亲靠友,樊纲转插到堂哥所在的河北省围场县农村。在那里,冬季每天只有两顿饭,下午5点钟喝完小米粥,到了七八点,人就饿得发慌。
不过很快,迎来了转机。
下村不到一年,樊纲被借调到县文化馆从事群众文艺创作工作。1977年,正在公社铸铁厂体验生活的樊纲,从收音机里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靠着多年阅读杂书积累的知识,他从全国570多万名考生中突出重围,被河北大学经济系录取。
4年后,樊纲如愿考入当时在经济学领域有着绝对权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朱绍文教授,继续钻研自己喜欢的西方经济学。在那里,樊纲的经济学天赋再度获得认可。
1985年,经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董辅礽的力荐,樊纲获得出国留学机会,前往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和哈佛大学学习经济学。
和天赋并重的,还有樊纲的勤奋。导师朱绍文曾提到,樊纲在美国读书时非常刻苦,经常因为走得太晚而回不了家,就在研究局的桌子底下睡觉。1988年,学成归国的樊纲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和同门左大培一起,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两名西方经济学博士。
拿到学位后,樊纲继续留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他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远不止于象牙塔内。在中国改革开放掀起巨浪的1990年代和21世纪初,樊纲是经济学界年轻学者的代表,38岁即获得国内经济学研究的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学科学奖;39岁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