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县1个在编身后1.8个临聘:转移支付保“吃饭财政”难以为继丨快评
如果能把公务员、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落到实处,敢于像市场化的企业那样辞退光拿钱不干活的老油条,让编制带来的溢价归零,大家对考公考编就会更理性
责任编辑:辛省志
据《半月谈》,记者在乌蒙山区某县调研时发现:该县当年保工资预算总支出为26.3亿,其中在职人员20亿,离退休人员1.7亿,临聘人员4.6亿。临聘人员数量是在职人员的1.8倍,但前者总工资预算不到后者的四分之一。另外,该县临聘人员的总工资支出已经超过了全县总税收收入。在该县的邻近几个区县,临聘人员数量平均为在职人员的1.7倍。
具体而言,该县临聘人员人均年收入约1.61万元,人员总数为28806人;在职人员人均年收入约12.83万元,人员总数为15580人。在职人员人均年收入为临聘人员的8倍。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首先,该县已彻底沦为“吃饭财政”。临聘人员一年总工资预算为4.6亿,已经超过全县的总税收收入,这意味着该县经济实力及内生的财政汲取能力非常薄弱。在房市不振导致尤其小地方土地财政熄火的背景下,一年保工资预算总支出的26.3亿,大概率来自转移支付。
而现在提供转移支付来源的经济发达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胡晓
胡争明
临时工辞退了最后没有实际干活儿的,效率越来越低,收益也会降低,然后又不够发工资了。恶性循环。为啥不能从某个时点起停止增加编制。已经有的慢慢会都退休。后续不新增。都合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