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博士点

三所大学,两个博士授权资格,一个倒霉蛋出局:10年了,徐州师范大学第三次申请博士点资格,仍然以失败告终,教授委员会停课抗议。

责任编辑:曹筠武 实习生 吴达

徐州师范大学“申博”失败,教授委员会停课抗议

 三所大学,两个博士授权资格,一个倒霉蛋出局:10年了,徐州师范大学第三次申请博士点资格,仍然以失败告终。

2月25日中午,原本志在必得的徐师“申博团”得知,37名江苏省学位委员会评委中的26名在20分钟前更改了此前专家委员会的评分次序,排名第二的徐师被第三的徐州医学院取代。而博士点资格只有两个,徐师出局。

10年来,徐师已经三次申博,三次败北,而此次之后,由于国家政策的改变,该校实际上已经走到了申博之路的尽头。消息通过短信、电话由南京传回,“申博团”成员有人掩面而泣不愿返校,甚至有得知消息的教授疾症发作身体崩溃。

3月3日,校教授委员会47名教授联名呼吁全体教授停课示威,抗议评审结果不公。很快,抗议标语挂满学校,有人在行政楼对面挂出横幅要“校领导挺直腰杆”。学生开始在校内散发传单,呼吁江苏省重新评审博士申请单位。教授们在传播着消息:已有其他省份因同样事件而重新评审的先例——这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没有博士点,什么都没有你的。”徐州师范大学数学系一位教授坦承。教授们并不讳言学校为申博砸下的人力物力,他们也清楚这中间的“投入回报率”。或许只有“参与游戏”的徐师人自己才知道,为什么失去博士点资格对这所学校未来的发展,意味着“大势已去”。

停课风波

评选失败之后,徐师大多方打听得知,2月11日封闭进行的专家组实名评审中,在对14个大项以及若干小项打分后,徐师大比第一名南通大学只低1分,比第三名徐州医学院也仅高0.5分,排名第二。但根据规则,在24日答辩后还有一轮终审投票,据消息人士称,在终审投票中,37名终审评委中有26人变动了此前的打分,徐师大就此掉到第三。

3月2日,教授委员会终于开始行动。当天下午四点的教授会议在文学院召开,47名与会教授一致同意停课一周,抗议评审不公。会后,教授委员会主任李昌集草拟了异议书分别寄往各有关单位。一份呼吁全体教授停课的呼吁书也被立在全校中心的行政大楼前广场。

校方高层希望能平息事端,多次找相关学术领头人谈话,但显然愤怒压过了一切。一次谈话中,数科院院长苗正科愤而对着校长一摔茶杯,“有事,喝酒去!”拂袖而去。

3日,徐州市政府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41)


回复

2009-06-03

徐州师范大学申博失败后,江苏省教育厅介入“江海书社事件” —— 徐校长(邮件编号XA 2578 9448 2 32) 何董事长(邮件编号XA 2578 9449 6 32) 刘院长(邮件编号XA 2578 9450 5 32) 李院长: 尊敬的各位校领导,你们好! 2009年3月25日,从学校的委托代理人彭富成律师那里得知:江苏省教育厅已介入“江海书社事件”。目前,学校正在整理书店的有关材料,准备上报。 之前,彭律师曾答应书店搬出之后,诉讼期间的房租27708元及违约金5000元,能给予减免。现在书店已搬出3个月了,谈判进行的也一直很顺利。前几天,听他口气,像是因为省厅介入的缘故,减免之事将有所变故。 我在徐师4年多,对徐师很有感情,和许多教师和同学也都是朋友。虽然曾经有过一些小小的不愉快,但我不想此事再扩大化,真心希望此事能够到此为止,小事化了。 另,本人要求减免诉讼期间的房租及违约金也并非无理取闹,有以下3个理由: 1.《(2007)铜民二初字第1203号民事判决书》第4页第12行:“二被告签订协议并未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 2.《(2008)铜民二初字第1098号民事判决书》第6页第20行:“原告与被告科文学院签订的合同中约定,合同期满后要另行招标,即招标签订租赁合同是被告科文学院应当履行的合同义务,合同法规定不履行合同义务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诉讼期间,书店被多次封门(有照片为证)断电,并未正常营业。

回复

2009-06-03

还有,书店与学校的纠纷,与我妻子毫无关系。不想,却把她的工资账户给冻结了。现在1分钱都取不出来,更是剥夺了其基本生活保障权利。她也是徐师毕业的,也很爱护徐师的声誉。每当书店和学校有争执时,她都劝我退让一步。这次工资冻结之事,在她所在的学校传的沸沸扬扬,她因顾及徐师声誉,甚至不愿多作解释。 我也不想再起诉讼,更不想再麻烦省市领导。上次徐鸣副省长百忙之中过问书店之事——想到领导日理万机,还要过问这等小事——已让我深感不安。现在搬也搬走了,拘留也被拘留过了。只愿此等小事早早了结。 和谐社会,和平解决。减免之事,还望领导批准为盼。 此致 原江海书社店主: *** 2009年4月18日

回复

2009-05-10

这都是教育产业化的结果,悲哀啊。说到低还是钱的问题,我们好的东西不向别的国家看齐,只要能收银子,就一定要“世界惯例”。我们的教育培养出多少有发展创造性的人才。中国的教育还不如二十世纪初出人才,当时在那样的条件下,大家是比能如何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而不是现在这样,我有多少栋楼,可悲啊。。。。。。

回复

2009-05-10

xzmclb评论于40天前 网上流传“中国大学最差的16个专业” ================================ 第1页:生物工程 第2页:法学 <第3页:环境类专业 第4页:市场营销 第5页:国际政治和外交学 第6页:新闻系 第7页:汉语言文学 第8页:人力资源管理 第9页:经济学 第10页:电子政务 第11页:数学与应用数学 第12页:物理学 第13页:食品科学 第14页:信息与计算科学 第15页:环境类专业 第16页:信息管理 ================基本上徐师大都有 给你补充一下:在中国可以叫大学的学校里基本上都有这些专业!!!

回复

2009-05-05

楼下说师大最强的中文在全国排80多??笑话,您是某某学院的同学吧?请查清楚再来,谢谢,希望这不是你们学院的治学精神,没查清楚就来扰乱视听。还有很多人哪师大中文和某某学院的某某喜欢也比,说某某专业比师大中文在全国排名靠前,有可比性吗?中文是个大学科哎,里面分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艺学、文字学、语言学、比较文学等等学科,某某学院的某某专业知识一个大学科里的小专业哎,有可比性吗??如果是大把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专业拿出来单比的话,恐怕不输给你们吧。看了这么多天帖子很是郁闷,竟然还有人说学中文没用的,堂堂中华学子说学中文没用!!!!!!!!我很无语,那学什么有用?任何学科都有其价值,中文,包括社会学都是很难见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学科,中华文化积淀了五千年才有了今天的灿烂辉煌,这是一代又一代人积淀的结果,只是你身在其中感觉不到而已。我们承认,某某学科很有用,真的很有用,而且你们很辛苦,但是以此来推断别的学科没有用,未免有失偏颇。

回复

2009-05-04

   其实徐放鸣在江海书社事件中的猥琐,让他得到了报应。他在申博结果出来之后,声誉扫地,足以让后来者警戒,当然前车之覆未必能得后车之鉴,只能换来后人复哀后人而已矣。   呜呼~~    作者:阿提树 2009-4-15 23:57   回复此发言

回复

2009-04-28

  7 回复:关于江海书社   学绝道丧,人心不古。清末武训以一乞丐之身尚且笃志办设学堂,如今堂堂徐师大果然连一小小书社都容之不下?!期待贵校江海书店复业,必亲自拜访学习。   作者:姜子丹 2009-4-22 22:06   回复此发言

回复

2009-04-23

有意见通过正规渠道反映,结果可能会好一点!停课应该不太好吧!这点西法大就做的很好!

回复

2009-04-23

支持江海书社 那一个矮小的平房 曾经是浴室 有一天,欣喜地发现那里成了一个书店,卖着打折的新书,还有一些学生专卖的旧书店。 拥有一间书房乃至一家书店,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这里也成为了我常去看书、淘书并与书店主人及众多爱好读书的朋友们交流的沙龙。 虽然简陋,倒也不失文化氛围。 如今听说因一些利益问题而遭遇黑社会般的蛮横对待,深感愤慨,这不仅是对一家书店,而是母校的文化氛围的粗暴。 作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大的校长,是否该出来为一个贫穷的民间诗人、一个书店“老板”,为师大的文化一角,作出点应有的维护呢?  本贴由张新春于2008年4月24日09:01:44在〖北京评论〗发表.  张新春:即原徐师大著名校园诗人【苏晓涛】。现供职上海。

回复

2009-04-23

廖海江先生正是淹没在徐州师范大学里的一位杰出诗人, 一位有着浓郁的传统知识分子情怀的旧书摊主,一位完全可以在师大中文系执教鞭的民间翰林!但愿校长先生能够慧眼识珠,把江海书社挽存下来。  本贴由斯如于2008年4月22日20:34:57在〖低诗歌〗发表.  斯如:广西某大学中文系教授,先锋诗人,文学博士,著名诗歌理论家。

回复

2009-04-22

第二项5000元的课题,连徐医的社科部这么差的社科部门都有5项。可以查询。 至于“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获奖单位包括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一等奖)、南京市夫子庙小学等多家单位,网上可以查询。 在段教授领衔下,教科学院出现在申报表中的教师有3位存在一稿多头等学术不端现象。需要的话可以提供数据。

回复

2009-04-22

1邳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 科技部课题——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基础性工作 专项项目 2008-2009 6.2 子课题 主持人 2教师专业化取向的教师培养模式研究(06SJD880026)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2006-2008 0.5 主 持 ———————————————————————————— 段教授表中填写省部级 3 项,在“最有代表性的成果”4项中只有一项是省级的。3项不知从何而来。 段教授两项课题,第一项只是科技部的基础调查项目,并非招标的部级课题。该调查项目负责人是北师的教授。因为不是正规的课题,是否为子项目负责人不得而知。该调查项目参与者80余人。如果是课题应该是很大很大的课题了。

回复

2009-04-22

徐师大段教授 段** 本人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科研情况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18 篇。出版专著(译著等)共 2 部。 获奖成果共 6 项;其中:国家级 0 项,省部级 3 项。 目前承担项目共 5 项;其中:国家项目 0 项,省部项目 2 项。 近三年(2006.01-2008.12)支配科研经费共 18.0 万元,年均 6.0 万元。 最有代表性的成果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透视与展望 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5 1 2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学科教育 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 1 3 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转变 教育研究,2004(6):67-71 独立 4 课程评价改革的困境与超越 教育科学,2007,23(2):27-31 独立 目前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回复

2009-04-22

至于课题和成果,基本上可以认为这位“大师”从扬州来到徐州后,没获得过一项省部级以上课题,没获得过一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表上全部为0。 李昌集先生的论文 《情感结节与戏剧高潮——元杂剧结构方式研究》以同样的题目分别发表在 《艺术百家》 1987/03和《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01上, 两篇论文除开头部分略有不同,其他几乎完全相同。有兴趣的自己查查。 不管这位李教授过去多么辉煌,反正到了徐师几乎变得一无所有了,以这样的数据申报博士点,你们认为评审专家会如何判断

回复

2009-04-22

徐师大李昌集教授简历 李昌集 本人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底科研情况: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10 篇。出版专著(译著等) 2 部。 获奖成果共 0 项;其中:国家级 0 项,省部级 0 项。 目前承担项目共 0 项;其中:国家项目 0 项,省部项目 0 项。 目前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研究 徐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科研启动基金 2008—2013 15万元 主持 在研项目表上仅填写了15万的特聘基金,这个基金是徐师自己给的,写多少都没什么关系。 关于2部专著,遍查网络,李教授有三本书《中国古代散曲史》1995出版,2007再版、《中国古代曲学史》2007、《书法篆刻》排名第二的教材,不能算作专著。2004-2008年至多算一部半吧。

回复

2009-04-22

光明日报文: 2001年,徐州师大成为江苏省首个和唯一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重点学科,该校语言研究所的神经语言学方向更是全国唯一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研究基地。目前中国大陆的神经语言学研究队伍主要集中在徐州师范大学,其科研人员也成为我国神经语言学学科的主要开拓者。 不要忘记了,徐师大的神经语言学是在徐州医学院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徐师大要饮水思源啊,

回复

2009-04-22

终于看到徐医的反击了,徐医是忍得太久了,不是不愿意反击,是接到省里指令,是考虑两会的召开,是从大局出发。而徐师大的自以为是,认为徐医理屈,奉劝徐师人,自重一些,能和幼儿园争夺奖项,且获得二等奖,可见其水平了,如果徐师大能获得博士点,那么,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一等奖)就可以申请博士后流动站

回复

2009-04-22

6. 赢不起,更输不起,失利后经过混乱之后,现在又打起了所谓多方共赢的主意,多方共赢简单说是合并。徐师的领导就是希望与医学院合并来实现“共赢”。听说这样的努力已经很多年了。十年前就扬言要成立徐州大学,当着徐医 领 导的面说过,徐师作为综合大学只缺医学和农学。据说现在宁可牺牲个别领导的位置和利益也要和医学院合并。如果当年想合并,徐师还算是意气风发,现在想合并实在是没落者的无奈了。选择这样的时间,多少让人感觉到有点无耻,举个不十分恰当的例子,一男一女两个人打架,女的打不过男的,就采取和亲的办法,打不过你干脆嫁给你,然后给你生一堆儿女,最后以人数占优,灭掉你。徐师现在应该好好地练练内功,把学术做好,把学生教好。其他都是邪道,这才是正

回复

2009-04-22

5.不踏实的师资队伍是失败的内因。最近几年,虽然引进了不少人才。但多数是花拳绣腿的教授。师大这几年自我膨胀的让人吃惊。特别是院系层面,以为花钱出版一两本书就了不起了,天下无敌了;以为让研究生每年发几篇所谓SCI收录的论文,就可以成名成家了。殊不知,真是井底之蛙。特别是搞文科的教授们,在学生那里吹吹牛,没人会在意,但如果真以为自己天下第一,就可笑了。徐师申报的授权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和数学,不说省内的地位(南京和苏州这两个学科比徐州强多了吧),即使在淮海经济区,河南大学(位于开封)和山东的曲阜师范大学都是博士授权单位,这两所学校都有文学和数学的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摆一摆就清楚自己的地位了。据不完全的统计,近20位教授都有一稿多投,改头换面发论文等学术不端的行径。这已经不是个别行为了,是整个学校的学术风气问题。

回复

2009-04-22

4.领导者不清醒、缺乏团队意识,是失败的又一大原因。开始时盲目自信,不断夸下海口,失败后不敢承担责任。领导层对申博的指导意见不一,各行其是,在失利时又互相推诿,如此团队,岂有不败之理?直到今天,好像也没见到哪个校领导站出来承担一下。至于说引咎辞职更是不会做的,也是没有这个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