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功名利禄的“油门”,而是做人做事的“把门”

我们常常会将教育和社会想成因果关系,教育必须对进入社会能做什么负责,否则便是无用的。其实,教育的一大功能是对进入社会不做什么负责,不能只盯着“有所为”,还要注重“有所不为”。

责任编辑:温翠玲

三叔来找我诉苦,说又帮堂弟还了一万元的债务,然后照例感慨一句“还是你们念书好啊”,这个“啊”字是一声长叹,包含着三叔很多思绪。

时光倒回二十年,三叔对于念书的态度并非一个“好”字,而是有他自己的判断。他自身是个能人,力气大,脑子灵,各种农活手拿把掐不在话下,到城里打工也能立刻适应,从技能到人际,游刃有余,既赚钱,也赚人缘。因此,他家的日子在本村最殷实,称得上“首富”,属于“村东头跺跺脚,村西头颤三颤”的人物。

他常说,自己没读几天书,没接受过啥高深的教育,但日子过得比别人都强。上学念书,最终还是要过日子,只要日子过得好,受不受教育不要太在乎。因此,在别人家都为孩子成绩不好着急的时候,三叔很淡然,对堂弟的成绩不关心,考了100分不表扬,考个不及格也不打骂,并告诉自己的儿子,挣多少分不算本事,关键是会挣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199****8226
回复

199****8226

2023-11-18

社会滚爬和学校读书,都算是教育,无非是方式不同,只要自己是个有心人,都会受到教育。当然,我理解的最好教育,是自我教育。学识和见识不是一件事情,很多多年读书的人,有知识没文化。也有很多村夫野老,知书达礼,却未必专门进过学堂很多年。 作者写三叔的故事,似乎是把教育、读书归为第三方机构去完成的事情。其实不然,只要一个人有家庭教育,也完成了基本义务教育,往后的教育、读书随时都可以进行,尤其是过早进入社会后的自我警醒。三叔儿子的问题,是自我教育懈怠的结果,并不是读书多少的问题,读书多的人也有各种问题和苦恼难以自拔。

138****0773
回复

138****0773

2023-11-18

我觉得教育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教育是让你面对选择的时候,能跳出自身的局限去,去做出正确的决定。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3-11-18

我们要从故事中悟出大道理才有意义,也是关键,否则读名著也弄不出个所以然出来。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3-11-18

教育这东西真的是并非读书多少的关系,而是家规祖训的事,教育子女,学校有责任,家长的责任心也重要,所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很重要的。

Ysellona
回复

Ysellona

2023-11-18

放在父辈代读书确实是费钱。现在读书也费钱,但重点是阅读和培养方向不同,一个人要学点知识还是容易的,到现在技术还是香饽饽,把教育和读书看成一辈子的事,大概就不会把读书与挣钱,就业相互关联,这个时代的读书观点要改变,才是教育的意义

即之也温
回复

即之也温

2023-11-16

小故事罢了

183****2883
回复

183****2883

2023-11-16

最大的麻烦就是呼吁拒绝内卷拒绝应试教育的人往往是制造内卷强化应试教育的人。就像领导喊着说无私奉献,不过是为了让别人无私奉献自己好坐收渔利而已。言行不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