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 一字千金

他们日复一日地劳作,以动辄百万字的篇幅编织出各类玄幻、科幻、言情、历史故事。这使得起点中文网每月有3000本新小说面世,并拥有了2500万名固定读者,也创造了2008年高达1亿元的营业收入。

责任编辑:吴传震

读者付费阅读,网络文学网站与写手分成——这种商业模式催生出一支数十万人的码字大军,其中佼佼者早已名利双收。不仅如此,顶级写手还获得了出版、网游和影视的版权收益,一夜暴富

码字大军

每天子夜,刘嘉俊忙完白天的采访内容,便开始在电脑旁聚精会神地码字,一个个虚幻浪漫、穿越古今的故事就此诞生。3个小时后,夜深得更加寂静,刘嘉俊终于一口气敲完了6000字的新内容,他迅速把它上载到一家原创文学网站上,然后疲惫地睡去。

刘嘉俊,白天是上海一家时尚杂志社里的记者;深夜就变成了起点中文网的白金小说作家、笔名“格子里的夜晚”。这样的生活,他已经过了一年多。

仅在起点中文网,就有15万人每天晚上过着跟刘嘉俊一样的码字生活,乐此不疲。他们日复一日地劳作,以动辄百万字的篇幅编织出各类玄幻、科幻、言情、历史故事。这使得起点中文网每月有3000本新小说面世,并拥有了2500万名固定读者,也创造了2008年高达1亿元的营业收入。

以起点中文网为代表,目前国内文学网站已经超过10000家。据艾瑞咨询调查,看网络小说是网民们上网时主要干的事情。

在网络文学这个虚拟世界里,写手们来自各行各业。现在被无数粉丝们追捧的一线作者中,有银行营业部主任、警备团团长、国际象棋大师、国外IT工程师,甚至还有去南非挖钻石的淘金者。

比如,网络文学界无人不知的大神(指最顶尖最有人气的写手)——天下霸唱(《鬼吹灯》的作者),他晚上是网络写手,白天是金融界人士,圈内人评价他“股票跌的时候来写作,股票涨的时候就太监(太监就是不写了,下面没有了的意思)”。

和其他作者不同,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刘嘉俊都是个将写字当成营生手段的人。早在1999年,19岁的他获得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一同获奖的还有韩寒。大学期间,刘就经常混迹于各家文学网站,那时他印象最深的网络小说是《第一次亲密接触》。

刘嘉俊渐渐发觉,网络小说其实比书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


回复

2014-10-01

以前订阅收入占大头,以后看好版权交易。。。是什么意思。。。没懂哎

回复

2014-04-12

媚俗文字往往销量还行,但并不能说明这就是成功的文学作品

回复

2014-04-09

给赞

2009-03-31

一天写一万字,基本上可以怀疑它的艺术性如何,一年写三百多万字,完全有理由怀疑它的文学性,写家也完全可以怀疑干的是“民工”的活而非艺术大作。98%的辛勤码字者不是不想挣稿费,而是起点网站肯不肯与之签约。应该说,起点网站高举文学的大旗,一掷千金,于国于民本是一件幸事,但不幸的是,起点以极个别百万稿酬提成为诱饵,诱导梦想百万稿酬的千万大军过“文学”独木桥,牺牲的却是民众的文学素养哪怕一丁点的提高。为了争取高点击率,作者之间互相投票已成常态,更有利用软件来写小说或者提高点击率的作假传闻。于是就出现一个奇观,当普罗大众的阅读率一降再降的时候,另一边却是一个可以与西方一小国人口相当的热火朝天的写作大军。南方周末应该进一步探究的是,为什么我们的文学如此“发达”,却无法攀登世界文学的高峰?甚至连一点影响力都没有?西方的影视业如此发达,他们到底受文学多大的裨益?我们面临的到底是纯文学的问题,还是文学以外的问题?

回复

2014-04-04

说得好

2009-03-31

一天写一万字,基本上可以怀疑它的艺术性如何,一年写三百多万字,完全有理由怀疑它的文学性,写家也完全可以怀疑干的是“民工”的活而非艺术大作。98%的辛勤码字者不是不想挣稿费,而是起点网站肯不肯与之签约。应该说,起点网站高举文学的大旗,一掷千金,于国于民本是一件幸事,但不幸的是,起点以极个别百万稿酬提成为诱饵,诱导梦想百万稿酬的千万大军过“文学”独木桥,牺牲的却是民众的文学素养哪怕一丁点的提高。为了争取高点击率,作者之间互相投票已成常态,更有利用软件来写小说或者提高点击率的作假传闻。于是就出现一个奇观,当普罗大众的阅读率一降再降的时候,另一边却是一个可以与西方一小国人口相当的热火朝天的写作大军。南方周末应该进一步探究的是,为什么我们的文学如此“发达”,却无法攀登世界文学的高峰?甚至连一点影响力都没有?西方的影视业如此发达,他们到底受文学多大的裨益?我们面临的到底是纯文学的问题,还是文学以外的问题?

回复

2010-06-22

好的网络文学不多。

回复

2009-12-10

网络小说的确很有影响力,但我觉着它算不了文学

回复

2009-08-04

说不得大师,你的轮回还更新吗

回复

2009-03-31

一天写一万字,基本上可以怀疑它的艺术性如何,一年写三百多万字,完全有理由怀疑它的文学性,写家也完全可以怀疑干的是“民工”的活而非艺术大作。98%的辛勤码字者不是不想挣稿费,而是起点网站肯不肯与之签约。应该说,起点网站高举文学的大旗,一掷千金,于国于民本是一件幸事,但不幸的是,起点以极个别百万稿酬提成为诱饵,诱导梦想百万稿酬的千万大军过“文学”独木桥,牺牲的却是民众的文学素养哪怕一丁点的提高。为了争取高点击率,作者之间互相投票已成常态,更有利用软件来写小说或者提高点击率的作假传闻。于是就出现一个奇观,当普罗大众的阅读率一降再降的时候,另一边却是一个可以与西方一小国人口相当的热火朝天的写作大军。南方周末应该进一步探究的是,为什么我们的文学如此“发达”,却无法攀登世界文学的高峰?甚至连一点影响力都没有?西方的影视业如此发达,他们到底受文学多大的裨益?我们面临的到底是纯文学的问题,还是文学以外的问题?

回复

2009-03-29

嘿,成神之路,有意思,考慮看一看~~~ 本人也有看這些閑書的習慣,隔了一段時間偶爾會看一看。 文字比影視更有想像空間。 當然,其中糟粕也很多,所以需要自己去甄別。 但寧願花十幾塊錢去買《親聞周刊》和《南風窗》,也從不買網絡小說,至多在網上看。 忒俗? 俗吧。 本就俗人。 對很多人來說,這些書還是有安慰作用的。

回复

2009-03-29

我同意大暑的说法,我的室友就是网游兼小说爱好者,每每读完兴高采烈地跟我们分享。同时,也从不看南周,对于我花三块钱买报纸觉得难以理解。

回复

2009-03-29

大部分南周读者应该都不喜欢这类网络小说,包括我自己,但我身边就有一定比例的朋友热衷于这种小说,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己所不欲,勿推及人。

回复

2009-03-28

有那么火吗?很少人读的,质疑!

回复

2009-03-26

都是些无聊的书,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