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宜理:研究中国革命,如此复杂,如此迷人

“你是在中国出生的?”每次回到美国,入关时的盘问一度让裴宜理感觉自己是一个“二等美国人”。这个场景直到1972年——也就是尼克松总统访华那年——之后才发生了突变。那一年她从日本旅行回来,入关美国时,移民局官员打开护照,问了这一句。

“我在等待下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出生在红色中国?’没想到这一次对方的反应是:‘噢,真了不起!那你会说中文吗?’我说:‘是的,我会说一点。’他说:‘我们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那是我第一次为我出生于中国这件事感到高兴”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杨子

裴宜理在江西看档案(受访者提供/图)

在研究中国的美国学者里,裴宜理(Elizabeth Perry)有一个特殊的身世:1948年,她出生于上海,父母皆为上海圣约翰大学教授,但她出生不久全家便因时局变化而离开中国。她后来打趣说,也许她一出生便与“革命”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她终生对中国革命抱有兴趣。“没有革命,我很可能在中国长大,我自己对中国革命一直很好奇,而且想知道革命为什么发生,又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

裴宜理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左翼运动汹涌澎湃的全球“革命”浪潮中度过的,这更坚定了她未来的学术志向。中国的大门打开之后,她成为第一批被允许进入中国进行田野调查研究的外国学者之一,她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近现代民众反抗与底层政治,横跨政治学与历史学领域,著述丰厚并屡获大奖,《美国历史评论》评价她“兼具社会科学家对秩序的热爱与历史学家捕捉精彩故事的眼睛”。

裴宜理先后执教于亚利桑那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97年起任教于哈佛大学政府系。除了教学工作,裴宜理最大的一个特点在于她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她曾出任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亚洲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主席;自2008年起,她出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为中国研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生和学者。我们的采访就约在哈佛燕京学社的办公室里。办公室不大,墙上悬挂的标志着这个近百年学术机构重要时刻的黑白照片,散发出一种幽深的历史感。

“自从我成为社长后,我一半时间是在哈佛燕京学社,另一半时间是在哈佛当教授。”裴宜理现在仍活跃在教学一线,每周三下午1点半到3点半,是她开放给学生的时间。每个学生要提前预约她的时间,简洁地阐明自己的问题,得知她给了我三个多小时的采访时间后,她的学生都表示很羡慕我能有这样“奢侈”的机会。

裴宜理性格爽朗、快人快语,接受采访过程中不时爆发出大笑,即便在回忆起家族曲折经历时陷入黯然之色,但马上会略过这种情绪。

中国这一百多年发生太多太大的变化,这或许正是吸引研究中国的政治学家裴宜理的地方。“研究它们的得失成败,令人兴奋而着迷。”

裴宜理父母结婚照(受访者提供/图)

革命炮火中的诞生

“你是在中国出生的?”

“是的。”

“你为什么出生在红色中国(Red China)?”

从少女时代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次跟随全家人一起回到美国,无论在机场还是码头,移民官打开她的护照之后,总是有如上一段对话。

“我会说,我出生的时候它还不是红色的,只是有点粉而已。”半个多世纪后,裴宜理坐在哈佛燕京学社的办公室里回忆往事,忍不住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转而,她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是的,我父母都生活在中国的多事之秋;没有革命,我也很可能在中国长大,所以,我们家确实与中国有割不断的联系。”

裴宜理出生于一个宗教色彩浓厚的家庭,父母都是美国圣公会(The Episcopal Church)传教士。她父亲查尔斯·佩里——裴宜理很晚的时候才得知父亲中文名是潘学思——早年在哈佛大学学习过中文和日文,对东亚情有独钟。1931年,潘学思远渡重洋,到达上海,在圣约翰大学教书。圣约翰大学创建于1879年,原名圣约翰书院(St.John's College),由美国圣公会主办,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一所教会大学。“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潘学思特地去了一趟东北,“他还写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日记,讲述他在满洲里的旅行经历。他对这一段历史非常感兴趣。”

潘学思在中国结识了他未来的妻子凯瑞(注:中文名为孔凯利)。他们后来都在圣约翰大学教书。有意思的是,裴宜理小时候从未听到父母用中文交流,“因为父亲只会普通话,而母亲只会上海话。”

少女时期的裴宜理与父亲(受访者提供/图)

裴宜理的父母是在1937年夏天结婚的。因为潘学思长期对日本文化也很感兴趣,他选择了去日本度蜜月。“他们在度蜜月时,听到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消息,但不敢确认,于是去了东京的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