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华侨农场访问记:海外中国人筚路蓝缕,在国内也同样熠熠发光

相比附近终日务农的村民,温姨一家及其他像温姨一样长期在国外打拼过的人的思维与想法明显更胜一筹,他们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场的全面转型与升级,为农场的产业多样化经营闯出一条路来,倚靠他们的先知先觉与身先士卒,农场拉开了产业化的序幕。

归侨身份让各国特色美食在华侨农场得以传承与光大,乡邻们在品尝各国美食过程中进行着跨文化交流,这样的朝夕共处与频繁交流,无疑营造了一个多样丰富文化的社区氛围,对于化解社区矛盾与争端、构建社区发展共同体、提升社区自组织能力、增进社区治理效能产生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陈斌

最近一个周末,我带儿子在广州二沙岛闲逛,误打误撞进了广东华侨博物馆,其中一个展厅里的华侨农场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作为从事社会学的教师,我产生了探访华侨农场的想法。我在网上一搜,发现我所在的城市郊区就有一个华侨农场。

11月6日恰逢没课,一大早,我便约了一位同事一同前往目的地——坐落于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的华侨农场。花都华侨农场辖区面积14.55平方公里,在册人口5200多人,其中涵盖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新加坡、柬埔寨、印度、老挝、新西兰、马达加斯加、香港、澳门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侨眷共计4800余人。

华侨农场的前世今生

经过一小时车程,我们抵达了“华侨农场”公交站。简单咨询了一位小卖部的阿姨,我们便去了马路对面的侨兴苑小区,她说这里住着不少归侨。小区不小,一起有近30栋住宅,有一半的房屋构造是一楼架空,靠后山的位置散布着一些私人建房。在一栋房子的一楼空旷平台,我们邂逅了正在忙着包装手机壳的两位阿姨,她们是越南归侨。我和同事一边帮忙装手机壳,一边与她们闲聊。

她俩是1978年回国的,当时分别只有10岁和8岁,被统一安置在这里,当时农场的管理实行男女分开,住在集体宿舍里面。即使是一家人,也要分散开来,不能住在一起。当时的宿舍由泥砖砌成,里面是一排排上下铺的“碌架床”,由于人很多,空间非常狭促。后面,由于接收的归侨实在太多,宿舍不够住,就只能住进附近村子里的祠堂。

农业生产与生计方面,农场与周边村落类似,他们也是被划归到若干生产队,除种植水稻、蔬菜、花生、水果、柑橙、荔枝、芒果外,他们还开垦山坡,种植茶园。据悉,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华侨农场就已为花都最重要的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