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掉的,侯孝贤说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杨静茹
如果说“法国电影新浪潮”出了戈达尔和特吕弗这两个大人物,台湾新电影也有双雄,一个是植根本土的侯孝贤,另一个是从美国回来的程序员杨德昌。杨德昌带着西方视角,善于捕捉都市感觉,拍片子更类型化。当时台湾的都市感,属于一个乡土和城市的中间地带,独特的味道在他的镜头里非常有标志性。至今在他们的电影里,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社会面相。往大里说,如果不是杨德昌过早离世,“台湾新电影”会是另一种格局。
台湾新电影,以1982年拼盘电影《光阴的故事》在台湾全省联映为序幕,联合导演中就包括在美国学习工作、后来回台湾拍电影的杨德昌。
当时已经拍过三部票房很好的爱情片的导演侯孝贤,是第二年加入的,他和另外两位导演拍了又一部拼盘电影《儿子的大玩偶》——这时的侯孝贤,明显还没找到自己。
一个电影人“见自己”,说具体一些,就是电影拍出来,就能体现出他对事对人持什么态度,骗不了人的。
侯孝贤的风格,最早出现在了1983年《风柜来的人》里。一种非常现代的情感状态,类似惆怅、疏离,在远远的观看中十分明显。几个迷惘的青年人的生活,被固定机位和长镜头,远远地观察着。镜头一下有了态度,有点儿推开观众,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