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们拥有远大的梦想,但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经历着学业和社交方面的挣扎,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他们会担心自己毕业后能否赚到足够多的钱,让父母的教育投资取得回报。种种焦虑让他们不得不思考一个终极问题:留学是否真的值得。
留学值得吗?
-
她研究在美中国本科留学生,发现高远志向下的挣扎和迷茫
马颖毅调研的样本包括来自50所美国本科院校的507名中国留学生,均为90后,调研时间从2011年至2019年。 “很多人说中国留学生的增加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那时美国大学缺钱。但我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年增长率最多的年份是2007年,是在金融危机之前。” “我的研究显示,60%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英语很好,但所有学生里只有20%-30%的同学认为自己经常上课发言。” -
读藤校花268万,回国月薪1.2万:留学是“洋科举”还是“纯消费”?丨快评
家境优裕的学生自然可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心无旁骛地选择那些“不挣钱”“不实用”的人文艺术社科专业,职业规划也有较大的容错率,完全可以从容地选择“间隔年”乃至“诗与远方”,“大不了回来继承家产”;而对普通中产家庭而言,恐怕就要算好投资回报的模型,优先选择“造船、航海、商业”这种回报率稳定的专业/职业,谨慎考虑“绘画、诗歌、音乐”这类风险高的方向。 -
四百万留学生回国求职,海归群体也卷不动了?丨一屏读懂
教育部数据显示,有423万留学生选择回国,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越来越多海归选择去小城市就业。
真实经历
-
“陪伴,而不是陪读”:海外中国妈妈的新赛道
随着80、90后女性成为新一代陪读妈妈,她们更加重视自我价值,不再局限于传统“全职保姆”身份,而是探索人生新赛道、和孩子共成长。她们对孩子的未来也更加宽容。 “我现在带孩子出来,其实就相当于是多给了他一个机会,未来的生活最终由他们自己决定。” -
去东南亚读博的高校教师:最末位的选项,“不得不”的选择
理科大学的入学申请标准不高,雅思只需要5分,远低于实际上课的难度。导师的回答是,学校希望对学生“宽进严出”,给更多人改变自己学历的机会。 马来西亚全球教育服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留学生的数量是前一年的2倍多,从8876人涨到19202人,占总留学生的比例也从42%升到了63%。 (本文首发于2022年9月15日《南方周末》) -
在远飞与回归之间:澳洲学者田野调查中的90后中国女留学生
作为女儿,被鼓励自我发展;作为未来的妻子和母亲,又被期待将家庭放在人生首位。这两种似乎矛盾的想法都来自同样的人——她们的父母长辈。 (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7日《南方周末》) -
中国少年“爬藤”记:一场家庭条件和学生个人努力的赛跑
相比2019年参加国内高考的1000万考生,5万爬藤少年只是极小众。 为了确保“有书可读”,王奇奇的申请数量是25所,姚松辰15所。 留学顾问曾与家长“制造”出真实,将某个学生送进纽约大学。自始至终,学生不知道,这件事还有额外隐情。
留学套路
-
留学“人设”生意
准留学生们的“人设”,成为可以被包装和打造的生意。中介机构通过提供付费科研、实习、公益等活动,提升学生在申请阶段的“软实习”。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上,为了让简历脱颖而出,不至于淹没在雪花般海量的申请材料中,一些申请者报名参加看上去“高大上”的活动,以此让考官眼前一亮。 “但其实学校并不在意你做的是什么。你可以去研究水、研究桌子,更重要的是研究过程中你自己的学习和反思,你挖得有多深。”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2日《南方周末》) -
留学中介:付费实习和科研,我看不下去了
“我不是建议大家不要去实习或是做科研,只是希望大家在面对这些付费项目时,能更谨慎。买来的名企名校经历,不但由于内容过泛而无法对简历加分,甚至有可能拖后腿。我一名学生的本科老师说,如果你将来想走学术路线,有一天成名了,这个就是你学术中的污点。”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全网最便宜硕士”: 留学白俄罗斯,泡沫还是骗局?
不需要雅思成绩、个人简历,也不需要教授推荐信,只花了不到3万元人民币,李建波就成为白俄罗斯某大学的一名留学生。 每年的职称评定,雷冬都因为本科学历而无法晋升,虽然他毕业于QS排名前50的高校,但依旧被研究生学历“卡”住脖子。 由于上网课的人太多,有些大学的老师已经不够用了,乃至于中介还要帮忙招聘老师上课。 “很多人在国内一直被学历所限制,内卷得很严重,来读一个白俄罗斯的硕士,难道不是避免内卷的一个方式吗?” (本文首发于2021年3月25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