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支教|毛皓:“穿越”11年悉心相伴,与苗家孩子共同成长
“毛皓哥,中秋国庆节快乐!你国庆节去哪里耍?我和小妹妹准备了自家做的蜡染,期待你再来到王武寨,我们不见不散!”
微信里一条来自于小陶(化名)的留言,让毛皓的思绪一下飞到了川南大山深处的王武寨,这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寨子,小陶是毛皓资助的第一位苗族学生,当时她还在读小学三年级,如今已经读大二了。第一次见面时,小陶在校门口穿着民族服饰,热情开朗、特别爱笑,她后来考上了市里最好的中学,成为寨子里飞出的“金凤凰”。
从2012年到2019年,毛皓作为平安科技成都分公司的志愿者,多次到王武寨民族小学支教,见证苗寨从贫困闭塞到脱贫振兴,这所百年老校的设施也越来越好。苗家拦门酒、苗族古歌、蜡染、芦笙……还有课堂上苗族孩子闪着好奇和求真的目光,成了毛皓最珍贵的支教记忆。
初到王武寨,感觉自己“穿越”了
时间回到2012年初春,“暴雨、洪水、泥石流,甚至还有突如其来的地震”,当毛皓随着平安支教团队前往宜宾市珙县王武寨民族小学,一路上的困难远远超出了预想:从成都开车到宜宾花了近五个小时,从宜宾到王武寨却花了近一天时间,途中还遭遇暴雨冲断山路,支教团队被迫滞留在县城一晚。
好不容易来到学校,毛皓却恍惚以为自己“穿越”回了八九十年代:眼前的教学楼,是有上百年历史的木质结构平房;眼前的课桌椅,至少都用了十几二十年,缺胳膊少腿,桌上被一届届学生刻满了印记,变得坑坑洼洼,学生写作业都得垫着书;学校甚至连口井都没有,日常用水要老师们走好远的山路用桶挑回来……
尽管条件落后,毛皓却没有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一点自卑,“苗家的孩子,几乎每一个都笑容灿烂,都能歌善舞,”毛皓赞叹道,“他们这种笑容,从不因为环境破败、衣服不漂亮就减少分毫。他们对支教老师格外热情,时不时地送我们一些小礼物,大多是和家里学做的蜡染工艺品。”
正式踏上讲台之前,毛皓最担心怎么跟孩子互动,怕课堂上冷场,没想到孩子们比他还要主动,经常缠着他发问,“从他们眼睛里,能看到那种对知识的渴望,这是最打动我的。”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更好呢?他想到了家里的老人:“爷爷曾是镇上的数学老师,父亲是乡上的语文老师,舅妈是幼儿园园长。”毛皓备课时,就先给这些长辈“试教”一番,有几位经验丰富的老人指导,他的课越上越好。知识渊博、平易近人的“毛皓哥哥”也成了最受孩子欢迎的支教老师之一。
“除了给孩子们上好课,我们平安志愿者还要向市、县政府汇报学校情况。”平安援助王武寨民族小学,通过当地春苗公益基金牵线,引起了政府关注。教育局领导几次随着平安支教团队到校考察,之后教育局大力投入改造了学校基础设施。到2018年,王武寨民族小学落成了新教学楼和宿舍楼,修建了塑胶运动场,百年民族老校焕发了新面貌。
平安不仅发挥着一线调研作用,还参与软硬件改造:捐赠崭新光洁的成套课桌椅,孩子们不用在坑坑洼洼的桌子上写作业了;为教室前后添置图书角,课外书带来稀奇的新知识,也填满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为老师的办公室捐赠新电脑、速印机,打印的试卷不会泅着大片墨迹了……
为了精准帮扶困难家庭学生,平安科技成都分公司发起一对一爱心资助,由员工自愿认领资助孩子,至今已经共资助约1150人次。因为这个契机,毛皓于2013年资助了小陶,从此结下了深厚情谊。
亦兄亦父,陪伴少女走出抑郁症
2015年春天,平安支教团队又一次来到学校,小陶拿着亲手准备的小风车、小兔子等礼物,却没看到毛皓的身影,又来来回回地在学校里找,最后鼓起勇气找到办公室,拉着一个支教老师问起,才知道毛皓因为临时出差,没能参与这次支教。小陶大哭不止,在场的老师哄不住,急忙给毛皓打了视频电话,“我下次一定会去的。”毛皓在视频里和小陶约定。
在小陶眼里,毛皓不仅是资助人、支教老师,更是一位可以倾吐心事的好哥哥。每年支教期结束,毛皓回成都了,小陶都十分想念,便写信给他。
“亲爱的毛哥哥,很高兴又能和您写信了,您能猜出我上学期考了第几名吗?第一名!靠自己的努力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上五年级的小陶,在信里骄傲地汇报成绩,“等小学毕业考试,我一定会努力,加油,再努力,再加油,考取一个好学校,有一个好未来!”
“毛皓哥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被宜宾六中录取了!考试那天,监考老师待我们很好,也很严厉,所以我觉得那儿教育质量应该很好,”2016年1月,小陶写信向毛皓报告了毕业考试的好消息,还向毛皓发出邀请,“正月初一到初三是苗族的花山节,在花山上,可以看节目,可以跳大众舞……希望你过年有时间来我们这里玩儿哟!”
小陶上初中之后,两人从手写信换成了QQ,沟通更密切了。宜宾六中是当地最好的中学,小陶面对高手如林的环境,学习产生压力,成绩开始落后甚至倒数,一向自信、好强的她陷入了情绪漩涡,不断地反思、自责。毛皓总是及时开解她,帮她总结学习方法,甚至买一些辅导资料寄给她。但他没有意识到,小陶面对的困境,远远不止“成绩下滑”这么简单。
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山区,一个女孩子如果不能通过读书走出大山,下一步就只能留在当地相亲结婚生子。但小陶还有自己的梦想,她在QQ上跟毛皓分享过,“我想将来一定要去一所名校读金融,结识一群优秀的朋友和我一起创业,做我自己的服装品牌,做大了还可以投资家乡旅游业,推广我们民族的服装和文化……”然而现实是家里经济困难,本就没留给她太多余地,上高中后学业竞争越来越大,小陶患上了中度抑郁症。“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每天都觉得呼吸困难,觉得心脏不舒服,也很容易哭。后来我接触到抑郁症这个词,我不敢告诉任何人……”
对小陶患抑郁症这件事,毛皓的第一感觉是震惊,在那之前,他还一直以为她只是青春期情绪波动。为了帮助小陶,他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我发现乡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是普遍现象,但学校、社会、政府,对这方面的关注都太少了,”毛皓无奈道,“我从小陶8岁就认识她了,总是阳光开朗的一个孩子,也会有这种问题,我感到特别有心无力。”
毛皓联系小陶的姐姐,两人一起做陶家父母的思想工作,说服父母带小陶去市里看医生,后来又让她在家休学一段时间,最终让她能够重回校园并参加了高考。“我相信我会一天天好起来的,就算心情不好,但对这世界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永远不会消退!”高考前夕,小陶对毛皓说,“毛皓哥哥,悄悄跟你讲我好想考上海交大,上海交大的校长就是从我们学校毕业的,我好喜欢好向往……”
比起付出,我从她们身上得到的更多
2019年,毛皓第6次来到王武寨民族小学支教,启动仪式上,毛皓看到了自己资助的三年级女孩小毅(化名),“在拍照的时候,我一眼就看到这个孩子,我当时以为穿越了,因为这个小朋友和我7年前看到的小陶,几乎是一模一样。”
毛皓找来三年级班主任问了一下,才发现小毅的确就是小陶的妹妹,自己多年前去家访时,还抱过襁褓中的她,“那会儿她才几个月呢,一下都长大读小学了。”毛皓既惊讶又感动,更感到冥冥中的缘分把他和这对姐妹联系在了一起。
对毛皓而言,这种缘分是对他多年助学助教的一种回报,“支持别人的同时,也是抚慰净化自己的心灵。”每次毛皓前往支教,行走在整洁明亮的校园,看到多年前和小陶一起种下的树如今茁壮参天,成了小朋友课间遮阴休息的场所,听着教室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心里都会涌起幸福和感恩,“比起付出,其实我从她们身上得到的更多。”
今年10月底,因疫情而搁置3年的线下支教将重启。老校长身体还好吗?学生们的电脑课上得怎么样了?图书角的书该换一批了吧……怀着种种思绪,毛皓开始期待再次和王武寨的师生们见面,同也有了新的忧虑:通过小陶的事,他了解到乡村孩子心理健康的巨大隐患,却觉得自己能提供的帮助太少了。
十年前的王武寨虽然条件艰苦,但那些孩子都和小陶一样,开朗外向,乐意跟老师亲近,表达欲很强。当毛皓和小毅这一批孩子接触下来,却发现他们更内向,自己想的会更多,和外界的沟通交流比以前的小朋友少很多,“他们对电子产品都还更熟练,总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如果产生心理问题,可能更隐蔽、更复杂,并不是简单物质援助可以解决的。”
“气势如虹的少年还没有被打败”,小陶高考后第一时间给毛皓留了言。这句话给了迷茫于有心无力的毛皓莫大鼓舞。小陶最终听从家里人意见,没有复读追求梦想的学校,而是选择考师范,更踏实地拥抱当下。“听了家里人很多建议,想来我高考没有发挥失常,已经很幸运了,能走就尽量往前走吧,只不过就算考师范,我也不愿意做一个平平凡凡的老师,我会尽我的能力,带动家乡甚至其他地方的学校,投入到教育事业里面去。”
小陶身上的坚韧和热情,总想参与或改变很多事情的冲劲,让毛皓看到了乡村少年心灵的强大力量,他不再沮丧,而是决心在今年的支教中,为王武寨民族小学带去心理课程和相关书籍,“并不是说一定能预防或解决多少,但至少,让孩子能识别这些问题,懂得去求助,踏出第一步。”
毛皓并不孤单,与希望同行的路上,平安作为先行者,总能不断着聚集同路人,去一步步放大公益的效应。毛皓同样相信薪火相传的力量,更多像小陶这样的孩子成为老师,将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