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小作文与泛道德批判:真的有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提升吗?

道德批判的目的在于在道德层面上褒美贬丑,惩恶扬善,进而推动对社会道德风尚的提升。然而“泛道德批判”则不然,道德败坏者站在“正义”的高地上抨击他人道德沦丧的怪相和闹剧比比皆是。“泛道德批判”不但不能助推社会道德风尚的提升,反而使得拉大旗作虎皮的投机小人得以横行网络,不但造成舆论监督失焦,还形成 “以无德治有德”的社会道德退步。

责任编辑:陈斌

前段时间,“网友发视频举报女子多次陪领导喝酒醉卧街头”,引发大量围观与热议,许多人都刷到过,不少人马上建立起这样的“心智占位”:这事儿看来假不了,并顿时涌起鄙视或愤怒之类的情感,然后他们把此事抛到一边,又去赶下一个实锤或看起来实锤的热点,同样的正义感爆棚或义愤填膺。

其实,在10月6日,山东省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针对此事发布了调查情况通报。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所谓的“举报视频”中,视频拍摄者声称与该女子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泰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某,实际上与该女子(许某)不存在此类关系,而与许某存在男女关系的,恰恰是视频的拍摄和发布者孟某,已婚男子孟某在与未婚女子许某交往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纠纷,遂通过移花接木、恶意剪辑的手段制造了相关视频并在某平台发布,以此向对方进行“报复”。

孟某发布包含不实信息的视频,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显然是公然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违法行为,如果将此视为一种举报,那么毫无疑问属恶意诬告。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调查显示,同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作的张某和许某虽不存在“举报视频”中所说的不正当男女关系,但存在违规接受企业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今天没看完呀
回复

今天没看完呀

2023-10-30

小号的闻风言事

成都无影脚
回复

成都无影脚

2023-10-28

一个别有用心的假视频,可以获得很高的流量,然后耗费极大的社会成本进行调查证伪,消耗巨量的群众心理成本。当内部自查自纠消失,自身的护城河崩溃后,自然就给非正常手段留了足够的空间。

136****2744
回复

136****2744

2023-10-26

胡编乱造式的举报,必须严惩,不然,只能迎来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什么都做不了,一天到晚的自证清白。

130****2789
回复

130****2789

2023-10-24

四十年前呢,杂志上有过的现象

158****2097
回复

158****2097

2023-10-24

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大惩处力度才是正道

185****3185
回复

185****3185

2023-10-24

但凡传统举报方式有效,谁会这么干

长颈鹿
回复

长颈鹿

2023-10-24

视频举报越演越烈,平台推波助澜,乐见其成,流量为王。正确规范视频举报应有之义

雷
回复

2023-10-24

短视屏平台举报犹如一把匕首。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数前辈为之奋斗的舆论监督,现实中也确实抓获了不少“糜烂贪腐”的“老虎苍蝇”,揭穿了不少“有关部门”的“指鼠为鸭”。但这把匕首也可以反过来刺向舆论监督本身。搅局者先大量低成本举报,造成“视屏举报往往为假”的映像,造成调查部门疲于奔命的无奈,使大众迷失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最终杀死舆论监督

黔吻513
回复

黔吻513

2023-10-23

问题不是提升到令人咋舌就能解决的,但是不是也反映了所谓小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不得不走向极端化迫使审判资源倾斜的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