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海洋牧场改变的人、村落和渔业图景

天空映着深邃的蓝色,漂浮着的云朵在清风中缓缓舒展开来。临近正午的阳光很耀眼,投射在微微涌动的海面上,泛起粼粼的光辉。浪花之上,一座钢结构的庞然大物巍然不动,如同凭空架设的建筑,给人海市蜃楼的错觉。这是“澎湖号”,被放置在南海海域的半潜式海上养殖平台上。海风裹着桅杆上的五星红旗呼呼作响,工人们攀爬、行走、停驻,静静地查看着钢架和悬挂着的渔网。超强台风“苏拉”过境,平时半潜着的“澎湖号”完全浮出了海面,接受临时性的检修。

“澎湖号”的上层平台与桅杆上的五星红旗

置身于这座庞然大物中,近处是随波摆动的木制渔排,远处是玄武岩环绕的岛屿和绿树,更远处是从港口驶出的满载着集装箱的轮船:最传统的和最现代的,最原生态的和最世界的,似乎都被浓缩在了这片距离珠海市桂山镇50分钟航程的海域。

2023年9月初,超强台风“苏拉”掠过珠江出海口偏南的海域,中心风力高达17级。漂浮在海面的木制渔排几近损毁,网箱里养殖的鱼出逃大半;而旁边的“澎湖号”巍然不动,仅有少部分的鱼从破损的渔网悄悄溜走。据统计,损失甚至不足5%。在强风巨浪的袭击下,“澎湖号”这座庞然大物展示出超强的抗风险能力,也预示着某种在海洋中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想象力。

▲从传统渔排眺望“澎湖号”

在现代渔业的词典里,“澎湖号”这样的海上养殖平台被定义为“海洋牧场”的主要类型之一。在中国,水产养殖是维系着数亿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从乡间的桑基鱼塘到滩涂旁的高位池,从稻鱼共生的水田到近岸的渔排网箱,渔民们想方设法,试图构建供应稳定的“蓝色粮仓”。

时下,坐拥四千余公里海岸线的广东,市场主体搭建的海洋牧场纷纷入海投产,养殖作业迎来了时代的海阔天空。那些以养殖为业的人和村落正在发生剧变,渔业生产的图景正在被技术和市场的力量改写。

村落

“澎湖号”是五年前闯进覃海宝的记忆的。在那之前,覃海宝的日常工作主要围绕着桂山岛的49户养殖者展开。在距离珠海市香洲港50分钟航程的桂山岛,坐落着珠海市的建制镇桂山镇,岛民们曾“靠海吃海”,以捕鱼养殖为业。岛上的原住民和桂山镇的镇干部覃海宝在光阴的交替间凝视着海岛以及海岛周边海域的改变。

那样的改变令人惊奇。十多年前,岛民们驾着渔船在大海深处撒下渔网,在靠近滩涂的海面上搭起木排,沉下养殖的网箱,这是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无数渔村的缩影。渐渐地,一些岛民弃网上岸,打理起了民宿、卖起了鱼干,海岛上多了游客们的陌生面孔。一些中老年岛民依然坚守捕鱼养殖的祖业,但故事的主角显然已不再是他们。

桂山岛老渔船上的渔民

年轻的工程师吴俊随着“澎湖号”的建设而进入桂山岛。四五年前,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的这名员工频繁往返于海岛和洋面,将一批又一批的考察者带上“澎湖号”海上养殖平台的甲板。考察者得以亲眼看见更加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尽管不远处就是岛民们搭建的传统渔排。当考察者乘着快艇渐渐靠近这座海洋牧场时,“大”是多数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半潜式的“澎湖号”完全浮起时相当于五层楼高,其平面面积则相当于4.5座标准的篮球场。当它执行养殖作业进行下潜时,钢结构和悬挂的渔网能将1.5万立方米的水体囊括在内——这对传统的渔排网箱养殖户而言无疑是令人咋舌的数字。

不仅如此,数十个大型下沉式环形网箱被放置在“澎湖号”附近的海域。从“澎湖号”的甲板望过去,数十座网箱露出的圈圈圆圆,不禁令人想起月球上散布着的环形山。

从“澎湖号”望向远处,海上的网箱群

吴俊说,凭借“澎湖号”海上养殖平台的运营能力,他们能够同时兼顾网箱群的日常运行。于是,当年静谧的小渔岛,如今迎来了热闹非凡的时代。

“巨无霸”海洋牧场推动着渔业的进步,但老渔民们依然有机会和海洋共舞。过去聚集在海岛礁石边的垂钓爱好者,开始对登上“澎湖号”这样的海上平台抛竿产生了兴趣,而老渔民们则希望能驾着快艇接送这些垂钓爱好者。在桂山镇驻村干部与吴俊的对话中,他们希望企业运行的“澎湖号”给岛民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中之一便是发展海钓这样的休闲渔业。而吴俊告知,“澎湖号”设计的初衷,是兼有养殖和旅游功能的综合平台。

桂山岛的垂钓爱好者

这也是镇干部覃海宝正在大力促成的事情。在他的认知中,那些放弃养殖牌照的老渔民不应该被时代抛弃,需要引导他们找到活路。

这是发生在珠海市辖下建制镇的海岛故事。故事的魅力在于,它往往以启迪的方式促动人们欢迎改变。

湛江,与珠海相隔约500公里的海滨城市,一群企业决策者在珠海考察后决定改变。那时,“澎湖号”还没有投放入海,这群企业决策者考察的是桂山岛附近海域的另一个样本——“德海1号”。这是全球第一艘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智能化养殖平台,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主导设计制造。考察结束后,这家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谋划建造自己的海洋牧场,新的海上作业平台被命名为“海威1号”。

“当时行业普遍都是搞渔排养殖,但我们觉得海洋牧场是趋势,一定要做。”该公司负责人陈海龙说。

这家以水产养殖为志业的企业步伐是坚定的,即使在疫情三年最艰难的时刻,他们的投资也没有中止或缩减。在企业一致的步调中,“海威1号”“海威2号”“海威3号”逐步展开。其中,“海威1号”被放置在雷州乌石港的海域上。这是雷州半岛主要的渔港之一,以丰富的渔获著称,同时有海边落日的美景。如今,现代化的海洋牧场伴随海边的落日,变成新的景观。

“苏拉”台风过境前,“海威2号”也投入运作;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更先进的“海威3号”也将在国庆之后进入海洋。传统渔业改变的轨迹似乎不可逆转。

监测下的“海威2号”

坐落于雷州半岛西海岸的江洪镇,改变也因海洋牧场而发生。镇子过去以“天光渔市”(天刚亮时的渔获交易市场)闻名渔业圈,如今也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他们并非前来采购渔获的新朋友,而是捣鼓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队。

热辣的太阳下,建筑工人们忙着浇筑,框架结构的人工海礁如流水线般出场。这是另一种类型的海洋牧场,将其投放至海底有助于庇护海洋生物,形成可比拟海底礁石的小型生态系统。

江洪镇,堆场上的人工海礁

负责建筑队的广东平航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员工李忠说,过去公司以疏浚航道为主业,而今建设人工海礁被视为长足发展的第二赛道。公司已为海洋牧场建设建构了工艺标准、积累了人才,未来将长期驻扎在这座渔港边的小镇。

鱼市依然繁忙,但新的人群已经出现,渔舟唱晚的渔港响起了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鸣。那些曾经一成不变的渔村生活,就像一架快艇,驶入了更广阔的海洋。

渔场

海上的生活方式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尽管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汹汹海浪。“澎湖号”的顶层甲板上,一些第一次进入远洋的人拿出智能手机,拍照时惊喜地发现,5G信号显示满格。于是,风掣红旗猎猎作响下,指尖滑动的短视频也将网红BGM带进了海洋。当人们大呼惊奇时,吴俊指着远方的海岛说,那边有加高的增强基站,完全保障了海上作业的信号供应。

5G信号的存在,并非为了方便海上作业人员刷短视频消遣——当然这也是一种必要的娱乐方式,而是让高度智能化的养殖作业有了技术前提。放眼望去,偌大的养殖平台上,作业人员并不多。按照吴俊的说法,“澎湖号”日常只有两名作业人员,技术的进步已足以让他们应对自如。

“自动投喂系统已经覆盖了全平台,平时需要做的工作并不多,主要是一些维护和监测的事情。”吴俊告诉甲板上的远道而来的考察者。

在介绍海洋牧场时,一些业内人士往往将之比喻为在海洋上的“耕作”或“放牧”。然而,相校于陆地上的种植业和畜牧业,运行海洋牧场的难度相当于将汽车开到海里去。换句话说,那些在陆地上奏效的运行法则,到了海洋上寸步难行。例如:淡水的供给、能源的日常保障。在茫茫的大海上,并不存在能够跨越数十公里的淡水管道和电缆设施,一切都需要自给。

淡水和日常的蔬果是由接驳船只运送来的,两名值班人员的日常需求也并不大;但是,要维护一座庞然大物的运转,却需要高额的能源。从饵料的自动投喂,到海底传感设备的运行,都需要能源的补给。基于种种作业需求,海上作业平台的甲板纷纷搭建了光伏发电板。光伏发电板架设在头顶上,让甲板出现了走廊和可供休息乘凉的顶棚。这样的场景,出现在“澎湖号”上,也出现在已投入运行的“海威1号”“海威2号”上。海洋上的阳光比陆地上的还要耀眼,靠太阳获取能源已写进了海洋牧场运行的标准手册。

“澎湖号”,光伏板下的工人在休息

人类获取能源不仅可以望向天空,也可以望向海洋。“澎湖号”的另一条能源通道来自永不停歇的海浪——波浪能。在网箱群的包围下,一座方形的小房子有些不起眼,“那是波浪能发电设备”。

“澎湖号”内的深海网箱

更大的困难来自“看见”。在陆地上,不管是田里的水稻还是草原的牛羊,农场主都能够一目了然它们的活动状态;然而,养殖者要查看游动着的鱼,却需要拥有“X”射线一样的眼睛,非得看穿茫茫大海不可。可想见的方案是放置水下的摄像头,但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由于光线折射进海水后遭遇削减,加上有时养殖水体变得混浊,要分辨清海水里的鱼群并非易事。

监控下的鱼群

广东终于在渔业领域显示出她作为科技大省的面容。在湛江,湛江湾实验室占据整面墙的大屏幕上,值班人员将“海威1号”的实时监测画面调取出来,朦胧的水体中只看见鱼群游动的身影;但经“一键增强”后,如同智能手机的夜景拍摄模式,一条条轮廓清晰的金鲳鱼映入眼帘,甚至每条鱼都有蓝色或黄色的矩形框定——人工智能将一条条鱼识别了出来。增强后的图像能够清晰呈现鱼群的进食情况、生长情况乃至健康状况,加之上传的温度、波浪强度等数据,可以帮助养殖者调整喂养计划。有时,在水体里观测到死鱼,养殖者可远程操作水下机器人处理。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一部手机就能搞定全部养殖的事。”湛江湾实验室科研发展部副部长朱宇珍说。

为建造最好的海洋牧场,广东省、湛江市两级政府推动筹建了湛江湾实验室。在新落成办公楼的展厅里,该实验室宣称聚集了不同学科的“十八罗汉”,从水产养殖、海洋装备、信息科技到海洋生物等领域。跨学科合作的目的是,协同攻克市场运行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在展厅的介绍里,科研工作者的希冀是,打造基于陆海通讯一体化的智能化养殖平台。水体里的传感设备采集数据传入云端,经过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帮助陆地上的人实现自动投喂、远程监测处理等日常作业。

这是技术带给渔场的巨大进步。养殖业历来被视为又苦又累的行业,远离陆地又缺乏娱乐交际难免令人感到枯燥厌烦,越来越难吸引到年轻人。而智能化的改造将让渔业从业者留在陆地,留在干净的办公室内,享受更便捷的职业生活。

进步的还有育种。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东星斑、珍珠龙胆等稀有品种进入了越来越多的海洋牧场,也创造出价值更高的水产品附加值。

而海洋牧场动辄数百万元、上千万元的投入,也在走俏的行情里渐渐收回投资成本。价格的看涨,是“澎湖号”“德海1号”“海威2号”的拥有者信心的最大来源。“澎湖号”网箱群养殖的金鲳鱼、石斑鱼等鱼类,直接被大型水产加工企业的大额订单消化。这一点和传统的小型养殖户需要到集市中转销售截然不同。

在广东,海洋牧场带来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不仅方便大型加工企业采购那么简单。除了获得大订单,养殖者还有更广阔的销路。

广东是海洋大省,水产品总产量和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随着“粤强种芯”工程的加速推进,广东已培育出金鲳鱼、海鲈、生蚝、对虾等一批海水优势品种。当前,广东以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数字化的品牌营销,逐步抢占全国海鲜市场的“C位”。

吴俊也渐渐体会到了渔场的变化。他想起,台风过境后,鱼群出逃,一些闻讯而来的船只在海上抛下了钓竿,试图捕获那些漏网之鱼。此情此景,海洋牧场上的员工们却并不焦虑——一方面养殖平台稳固,损失不多;另一方面还有保险公司的兜底。海洋上的狂风暴雨,市场中的大风大浪,在技术、金融工具和政策的兜底下,显得轻盈了许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