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基础,在于如何理解“人”丨议教

无论在教育理想层面,还是在教育政策落实层面,我们的教育看起来都要向他所描述的那种景象靠拢了,但——问题在于“另一方面”。

学校也必须做一道不从它自己发出来的试题,比如这样一个典型问题:“你们做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成绩更好吗?”

如果你只关注家长立场,看输赢,算得失,“制造焦虑”会是必然结局;而如果只站在专家、学者立场,看理论的推演、教学法的介绍,概念往往不接地气。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3年9月6日,浙江湖州,长兴县吕山乡中心小学,学生在捉迷藏。(视觉中国/图)

因为从事教育媒体工作,旅美教育学者、迈阿密大学亚洲/亚-美研究学科部原主任黄全愈的文章,我从2014年读到2023年,仍时时有不同感受。

“教育”其实有非常复杂的维度,从不同维度触及教育的问题,看待教育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

我最初从事的教育媒体,是面向家长讨论教育话题的类型。那时我对教育的困惑,或是反思,完全出自一种家长立场:为什么孩子会在教育中受苦?为什么家长会如此焦虑?如果教育就是要在一条漫长的逆流中,通过自我压抑与不断刻苦来安放“不被淘汰”的恐慌感,那么这条路走到尽头,我们的孩子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在这样一种立场中,黄全愈的文章给我打开了一扇窗:也许有一种教育的范式,它主张孩子自由、快乐、散乱,但也有很好的成果,而且这种自由与成果的关系还并非“无心插柳”,而是有着与我们的认知完全不同的教育学内涵。

这是他的文章给我的第一种“读法”:教育有不同的视角。那么第二层的维度随之而来——我们可以学吗?

我们的确学了很多新概念,比如STEM、PBL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大概念、元认知、探究式学习,等等。伴随着这些新概念的涌入,我自己也经历了一些转型,从面向家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