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软件和心理咨询流行,我们对爱和自由却更迷茫?

“我认为失望和重新振作之间的摇摆是人们使用网络交友的核心”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周建平

(视觉中国/图)

一个研究爱情与情感的社会学者最常被问到的是:为什么这是一个社会学课题?

对此伊娃·易洛斯早就身经百战,“爱情伴随着现代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对社会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讨论过单身汉与自杀的关系,马克思与恩格斯写过婚姻与利益、爱情与利益的关系,马克斯·韦伯研究性爱,即使这些并非他们作品的核心。”

先不论社会学对现代性的执着。实际上,伊娃·易洛斯的作品都与自身困惑有关。若干年前还在美国读博时,她当时的男朋友生日,但她生活拮据,无力邀请男友去餐厅,只好亲自动手。“但是当我想要为他做饭时,我意识到我需要买蜡烛、做一些高级的食物,而我甚至没有桌布。为了营造一个浪漫的晚餐氛围,我需要花钱,而我当时没有钱。”她后来出版的第一本书《消费浪漫的乌托邦:爱与资本主义的文化悖论》便与这一经验有关。在书中,她聚焦于浪漫爱与消费文化的紧密联系。

作为情感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斯始终好奇情感实践和相关观念的改变。19世纪,当爱情从家庭领域进入公共领域,约会文化也应运而生,彼时欧美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着力于描摹人们对浪漫爱情的不懈追求——《包法利夫人》刻画一位为了追求浪漫爱几度逃离家庭、最后却债台高筑走投无路的女性;《呼啸山庄》写了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凯瑟琳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决定嫁给埃德加,希斯克利夫感到屈辱,愤而出走,几年后回到庄园复仇。

迥异于此,当代的爱情常常充斥着更多理性计算。伊娃·易洛斯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破坏了人们对浪漫爱情的追逐,“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靠赏金猎人或摩天轮上收获的好运来寻找爱情,而是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寻找匹配的对象。”如今大行其道的交友软件大概是最好的例证,正如她在《冷亲密》(中译本于2023年4月出版)中所述,“大部分的爱情魔力都与对象资源的稀缺性有关,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种稀缺性反过来会带来惊喜和兴奋。相较之下,宰制当下互联网的是过剩的经济体系、过多的可选项,这就使得自我必须进行选择,并且进行最优化的选择。而互联网技术恰巧融合了两种找寻自我的方式:心理学和消费主义——刺激了人们想为自己找到最佳(从经济和心理上)交易的需求。”

我们的采访正是从心理咨询热这一现象开始,聊到交友软件的流行对亲密关系的影响,以及她在《爱的终结》(中译本于2023年9月出版)中提到的“当代关系的消极结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