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昆虫记》:像昆虫一样感受世界 | 初中组二等奖

作者:黄钰淳 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

第三届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

奖项:初中组二等奖

作者:黄钰淳

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

指导老师:钟广权

大自然流露真情,法布尔的《昆虫记》刚好能诠释这一点。在他的笔下,昆虫好像不止停留在草丛里,绿叶间,树冠上,它们还游荡在人类的世界里,与人类的情感融为一体。

《昆虫记》是一本记录昆虫的习性、本能、繁衍与死亡的生物学著作。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昆虫生儿育女直到朝生夕死,也可以看到昆虫对生活独特的眼光。法布尔对昆虫情有独钟,他刨根问底地对昆虫进行研究,每个结论都信而有证,要是对此研究尚不清楚,也不会断然烙下结论,这是对待科学的严谨细致,也是他对昆虫的热爱。

法布尔在文中讲过“我们所谓的美丑、脏净,在大自然那里都是没有意义的”圣甲虫滚动的粪球是圣甲虫幼虫的居所,那儿为它们提供富有营养的汁液,圣甲虫妈妈为保护幼虫,提供营养需要不停的滚动;意大利蟋蟀身体细长,瘦弱,颜色苍白,但这正适合夜间活动的需求。在夜晚它会开始唱歌,如有人惊扰,它便改用腹部发声,声音强弱不定,易产生错觉,让天敌难以寻找到它。昆虫为了生存演变自己的形态,它们的本领不关乎美丑。如果只在乎自己的外表,那在大自然里也就会被淘汰了,人也亦是如此。

法布尔对昆虫仔细的研究,打破了人们对《蝉和蚂蚁》这个故事的观念。小时候经常听这个故事,认为蝉懒惰,在该劳动的时候却沉浸于闲暇时光,我们应该要像蚂蚁一样不失时机的辛勤劳动。但是在法布尔的笔下却不然,他认为两者相反,后者才是懒惰自私的象征。蝉在树上钻孔吸取汁液,而蚂蚁就咬蝉爪,爬蝉背,挠蝉角,蝉被折腾的不耐烦才离开,蚂蚁就顺其自然成了井水的主人。

法布尔不单单只是对昆虫进行观察,他还换上了昆虫的视角,了解昆虫的相爱相杀,朝生夕死,目睹昆虫的一生与瞬息,体味昆虫与人类共通的情感。

我与昆虫最近距离接触的一次,是在前年的冬末春初时。我在老家的院子里发现一只蝴蝶,它躺在地上,起初我以为它死了,我走近看它,翅膀扑腾了一下,黑色的翅膀里有几块带颜色的半点,红色的离身体较近,白色的在前翅上,黄色的在后翅,颜色单调却让人悦目。与法布尔文中的大孔雀蝶相比,大孔雀蝶要比这只蝴蝶大上十倍。后来我查阅了资料,这种蝴蝶名报喜斑粉蝶,寒冷的冬季是它们繁殖的高峰期。我靠近仔细观察了一下,它的体型没有半个巴掌大,几只腿蜷缩在一起,我想应该是断了。断了腿的蝴蝶难以再次起飞,甚至致死。我把它带到院子外的一丛较隐蔽的草堆里,放到一块石头上,它倒在石头上不能起身,对它我也无能为力,只好离开。

近傍晚,我到阳台玩耍,发现空中有一只蝴蝶,和先前那一只长的一样,我以为它活了,我便把手举起来想它挥舞,它缓缓地飞过来,停在我的手臂上 ,我感到有些惊奇,激动的的心加速得跳着,蝴蝶停在我手上一会儿就飞走了。我跑到院子里去寻先前的那只蝴蝶,发现它还在原地,刚才激动的心像是被泼了冷水一样一下变得平静。我也没能力救他,初春也时常刮冰冷的风,只祈祷它能度过这个夜晚。第二天一早我就跑去找这只蝴蝶,它跌到石头一旁的草堆里,一动也不动,和我预想的结果一样,只能为它感到悲伤。

大孔雀蝶寿命四五天,体型最大能达到五十多厘米,它们一生只为寻找自己的配偶。而报喜班粉蝶寿命能长达一年左右,体型娇小至几厘米。两者截然相反,但不顾一切为了爱情与患难之交的友谊,这些与生命转换的情感,何尝不是同样的珍贵。用法布尔的话说“结束是为了开始,死亡是为了生存”蝴蝶是脆弱的生命,大自然中不免要接受这种残酷的现实,一个生命的离开也代表另一个生命的出现。

扒开一片草丛;拨开一片树叶;铲开松软的泥土;抬起沉重的石头。或许你发现的不只是仓皇逃窜的昆虫,而是人性与虫性的交融。

达尔文用一生的精力,打开了一扇与昆虫交流情感的大门。如果愿用心去观察昆虫,会发现昆虫对生命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危险时的机智,交情时的真挚和生存时的理智。当我们俯视昆虫在泥地上爬行时,不妨靠近它们,像它们一样感受世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