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之后——邹宜均案奇特收治程序在法庭受审查
“我今天来是做一个公益诉讼。我们的制度存在缺失,存在安全隐患,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免于恐惧,都可能被绑到精神病医院去”
责任编辑:傅剑锋 实习生 温海玲
邹宜均被家人强制送入精神病院,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才 “飞越疯人院”,并出家为尼,又状告家人与医院。
医院先抓人再查病的收治程序,被法院调查。目前无序的收治惯例也被众多学者质疑,收治意见“被家属全包”“病人成了医院的财路”,正常人都可能以精神病人的名义被强制收治。故众多学者和人大代表建议应立 “精神卫生法”规范收治行为。
而邹宜均说,她所做的是公益诉讼,要让正常人免于被收治的恐惧。
“如果精神病强制收治的法律缺失,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精神病人,被医院强制收治。”律师黄雪涛说。
3月2日,她代理的邹宜均案在广州白云区法院开庭审理。2年前,邹宜均被家属送至精神病医院,强制治疗了3个月。
开庭时,黄雪涛备了不少资料,应对邹宜均是否有精神病的法庭调查和律师辩论,但都没有派上用场。这让她很惊喜。以往的经验,这类案件会纠缠在“是否有病”上,以致变成了“医疗纠纷”。“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法官审查的重点在强制收治的动机和程序上。”律师黄雪涛说。
“法官抓住了这类案件的关键所在,值得推崇。”公共医学学者卓小勤说。
这不是一宗个案。9天后,广州富豪何锦荣案在广州荔湾区法院开庭审理。3年前,在一场家庭争吵之后,他的妻子委托广州市脑科医院强制收治丈夫。
近年来,这类案件纠纷频频见诸报端。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的保守估计,中国各类精神病患者在1亿人以上。其中大约1600万是重症患者。
邹宜均案凸显了巨大的司法价值。
收治程序被法官调查
法庭没有调查病情。黄雪涛认为这传递了许多精神病维权人士所追求的司法正义:“除了健康人,法律也应保护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
庭审从上午8:45开始,持续到下午近2点。被告只有院方代表和邹宜均家属代理律师出席。合议庭3名法官均到场,法庭调查占了大部分时间。
黄雪涛回忆,一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