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会奖赏敢创新、勇担当的企业家精神——一家民营企业的世界500强之路
巨龙的诞生离不开孕育巨龙的土壤。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密码,便是对民营经济开放市场,不断对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弄潮儿进行奖赏。
“社会需要哪里,我们就发展哪里。”以民营企业、光伏企业的身份入选世界500强,通威集团成功的秘诀,是时刻不忘履行责任和担当,以及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而这一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
那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当年11月,当这一消息从多哈传来时举国沸腾,跟随着改革开放一路蓬勃生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也踌躇满志,又一个大展宏图的时代到来了。
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正徐徐翻开。
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多年里,中国进入恢复发展和改革探索阶段,百废待兴,人民的物质需求迸发式增长,开启了敢想、敢拼、敢闯就有丰厚回报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慷慨激昂的岁月里诞生了无数家大大小小的私营企业。通威也是从那时起步,从创始人刘汉元怀揣500元白手起家,到发展成为集团公司,再到蜕变成中国最大的水产饲料企业,踏着时代的春风,可谓是真正的日新月异。
那么在这个新的时刻里,又会有怎样的新变化呢?每个人都有无数的想象。
如今回首,新篇章里腾飞了很多行业,有金融、有地产,还有互联网。那时选择什么作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一直萦绕在刘汉元的心头。新篇章里消费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需求从“有”变为了“好”,从量变为了质,通威农牧板块也不断在迎接新的挑战,与时俱进。但仅仅这些就足够了吗?刘汉元觉得跳脱出衣食住行的圈子,应该还有其他更基础,但是更重要、更关系国计民生的东西存在。
这个想法,在他进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就读EMBA,连读经济学院DBA工商管理博士期间,找到了答案。博士毕业,刘汉元拿出他思想的结晶:《各种新能源比较研究与我国能源战略选择》。是的,能源。在科技大爆发之后,人类最紧要的生存问题转向了能源革命。在这篇博士论文里,他把煤炭、石油、水能、风能、核能各个领域研究了个遍。最终得出结论:“总之就是一句话:中国靠什么样的能源驱动,才能取得稳定持久的发展?(光伏)几乎是唯一选择。它是最短路径、最大储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成本极其低廉的未来能源。”
一语中的,中国光伏一路直冲云霄。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7亿千瓦,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3年8月2日,《财富》发布新一期“世界500强排行榜”,通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集团”)首次入围榜单,并位列榜单第476位,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首家世界500强,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也是中国及全球光伏行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时刻。
4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通威集团市值最高超过3000亿元,品牌价值则高达2000亿元,在水产和光伏两大行业独占鳌头。从0到1,再从1到100,通威集团的发展壮大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不断突破经济周期、行业周期的窠臼,打破技术瓶颈的藩篱,一步一步稳健增长的过程。
巨龙的诞生离不开孕育巨龙的土壤。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密码,便是对民营经济开放市场,不断对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弄潮儿进行奖赏。“社会需要哪里,我们就发展哪里。”以民营企业、光伏企业的身份入选世界500强,通威集团成功的秘诀,是时刻不忘履行责任和担当,以及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而这一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
胸怀责任、勇于担当:服务社会所需,穿越经济周期
事后复盘,外界惊叹于刘汉元独到的眼光,以及通威集团在关键时刻的精准步点。从白手起家下海创业,到凭借“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引领水产饲料行业,再到摇身成为全球水产饲料行业领军企业,直至跨界进军光伏新能源产业,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高纯晶硅生产企业、全球出货量最多的电池片生产企业。通威集团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战略布局,被认为是长盛不衰的核心因素之一。
2020年,全球经济陷入低迷,受此拖累,多晶硅价格跌入近10年来谷底,就在很多企业停产、缩产的关隘,通威却逆势而为,投资了乐山二期、内蒙二期和保山一期项目,一举实现增产15万吨。
2021年,新能源登上新一轮经济热潮的风口,通威此前储备的产能得以完美释放,成为行业波动周期的大赢家。以此追溯,2018年的“5·31光伏新政”,甚至是2011年,欧美光伏补贴大降导致的全球市场疲软行情,通威都押中节点精准抄底,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营一家企业并不容易,需要足够的现金流维持日常运转,需要赚取当下的利润,为员工谋福利,更需要积攒下资本,为长远发展积蓄力量。尤其是民营企业,依靠自力更生发展壮大,所以,让其摒弃眼前的利益逆周期布局,需要经受住考验的,不仅仅是掌舵者的眼光和判断,更需要企业家胸怀责任、勇于担当的广阔格局。
“那个时候整个社会,还没有理解到光伏乃至新能源的必要性。”通威意识到了,这一认识足足比全社会早了20年。回头看,在北大的博士论文,不仅只是一位创业者长期思考的结晶,也是其在时代浪潮搏击中的切身经验,在刘汉元看来,清洁能源是社会发展需求,这是他个人的情怀所致,也是通威集团的责任所系。
企业的发展和命运,往往和社会的需求休戚相关,周期和波动只是暂时的,社会的需求、未来的趋势才是永恒。正因为这一朴素判断,通威集团能够不被短期的利害所左右,坚持“严控边界,聚焦核心产品”的长期主义,穿越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周期稳健发展。
“只要坚信这个结论,你在任何时候遇到黑暗、上坡、下坡,都会变得非常坚定。经营企业40年,什么时候能开280公里的时速,什么路上只能开10公里的时速,这是‘老司机们’必须搞清楚的事情。”刘汉元说。
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坚持中国“智造”,打破技术瓶颈
社会需求摆在那里,可满足这些需求并非易事,首先要跨过的第一个沟壑,是无法忽视的技术壁垒。很长时期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囿于核心技术的藩篱,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附加值微薄的末梢位置。尤其是多晶硅和关键的制造设备,大量依靠进口,这意味着在全球性的经济周期和行业波动中,抵御风险和自主发展能力很低。
“竞争本来是促使大家不睡懒觉。对中国来讲,过去三四十年都是竞争文化,大家拼命起早贪黑去干,做好了很多产业。”刘汉元说,早期他们拼命做事,用辛苦换利润、换时间、换空间,把大块利润和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奋起直追,才有了日后的后来居上。
经过多年的孜孜以求,通威自主研发首个针对TOPCon量产的PECVDpoly路线,和行业首条大尺寸铜互连(THL)技术,并且建设了新型电池、组件行业主流技术中试线等。2022年,通威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2.77%,达到14.6亿元。
通威在TOPCon、HJT、IBC、钙钛矿/硅叠层等先进技术方向均开展研发布局,各技术方向均匹配完善的试验线、实验室等研发设施。TNC方面,通威集团自主研发的“TNC”电池量产效率已超25.7%(未叠加SE的效率水平);THC方面,叠加双面微晶技术,电池最高效率达到26.49%。2023年7月27日,经权威机构测试,通威自主研发的210-66版型异质结(HJT)组件正面功率达到743.68W,组件效率23.94%,本年度第四次创造异质结(HJT)组件功率纪录。作为下一代产品的重要方向,异质结(HJT)组件功率纪录的高频次刷新,进一步证明异质结(HJT)组件产品功率的巨大潜力。
此外,通威还打造了全球光伏行业首个5G智慧园区——通威太阳能成都金堂基地。基地内拥有11个足球场大小的无尘车间,32条全自动智能制造生产线高效运转,数百台智能小车来回穿梭运送物料,经过制绒、扩散、SE激光掺杂等10道工序,每天生产五百多万片太阳能电池片。这里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与同等产能的传统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相比,用工减少约62%,能源消耗降低约30%,生产效率提升约161%。
科研意味着大投入、高风险,知风险而“向风而行”,这也是通威集团对中国智造、中国光伏产业的一大贡献。
与时俱进、引领革命:中国的“通威样本”,世界500强新模式
为什么是通威?在世界500强的历年榜单中,不乏营收规模巨大,对全球经济产业格局有重要影响的巨头,屹立于这些世界经济巨子之林,通威仍然显得有些独特。一方面,通威属于白手起家,是一个短短几十年时间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另外一方面,又做了很多长远布局、为国请命,承担国家战略目标任务的工作。
保持民营企业本身的市场灵活性、竞争性的同时,又和国家新能源战略路线保持高度契合,甚至是主动承担战略创新的任务,这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出来的“通威样本”,也为世界500强企业榜单,贡献出丰富的形态。
首先,通威始终保持着民营经济的高度灵活性,以及市场竞争力。刘汉元仍然记得,2007年下半年多晶硅第一次开炉的场景,他和在场的所有人,熬了一个通宵,但因为当时技术上的很多问题,第二天早上,高压仍然无法启动,生产线开不起来。他们难熬、沮丧,但是大家没有气馁,心里想着“一定有解决方案”。
短短十几年时间,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从全世界只有百分之几的比例,增长到现在超过70%,甚至80%的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国。由于中国企业的参与,单位产能的能耗以及成本,都大幅度下降。这让光伏可以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刘汉元说,中国的风力发电设备占世界的六成以上,光伏发电更是占到全球的70%-90%,有些环节能达到97%、98%甚至更高。“中国是靠实力,靠大家的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推动技术不断进步,并赢得了今天的市场地位。”他说,民营企业不仅具有灵活的特点,坚韧不拔的韧性和蓬勃生命力,也是其显著特征。
其次,通威非常明白,产业发展不仅仅只依靠规模和降低成本,要想占据市场话语权,需要构建独一无二,符合未来趋势的产业布局。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通威牺牲掉很多近在咫尺的短期暴利,而把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周期长、见效慢,且风险极高的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产业创新的布局上面。
在农业方面,通威已形成1000万吨饲料产能,是全球领先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在新能源主业方面,已形成垂直一体化产业,硅料、电池、组件及“渔光一体”产业布局完善,已是光伏硅料和电池片的“双龙头”企业。截至目前,通威太阳能拥有安徽、双流、眉山、金堂、通合项目及彭山基地,电池片产能规模已达90GW,连续6年电池片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根据规划,2024年-2026年,通威太阳能电池将达到130GW-150GW产能。目前通威硅料产能为42万吨,高纯晶硅销量达到17.77万吨,同比增加64%,国内市占率达约30%,目前生产成本已降至4万元/吨以内,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进军光伏组件市场后,通威已频频收获订单,先后中标华润、大唐、国家电投等一连串大单,并与多家全球可再生能源产品分销商达成合作。8月29日InfoLink 2023上半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出炉,通威的排名已然上升至第6位。
同时,通威集团还首创“渔光一体”发展模式,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融合,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市)建设52座以“渔光一体”为主的光伏电站,累计并网规模超3.7GW。这一模式,完全是根据中国第一产业的独特性,实现的伟大创举。
“光伏产业不仅仅是自己做那点事情,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比绝大部分人想象的还要大。”刘汉元坚信,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人类从此将走向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光伏产业将扮演未来一次能源的第一主角,中国在光伏领域里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国家,在国家层面上扮演主角。
“今天,中国的产业参与者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中国制造在推动全世界的能源转型。”刘汉元自豪地说。
清洁能源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而光伏是获取清洁能源的最优路径,这是通威集团面对历史发展大势所作出的战略判断。谁能参与,甚至是引领这场能源革命,便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通威集团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身发展赢得先机,也为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卡住关键身位。
改革开放、民营担当:和时代共振,弘扬企业家精神
回顾世界500强之路,通威集团成功的秘诀,是胸怀责任、勇于创新,把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保持民营企业灵活性的同时,担负起国家新能源战略的任务。这是通威集团之所以打破行业周期,屡屡能够转型成功,走出一条长长的上扬增长曲线的不二法门。
值得庆幸的是,改革开放给了企业家们这样的空间和舞台,甚至是对这样的企业家精神进行奖赏。
“可以说,正是历代党中央决策者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才逐渐把全体国人的观念,从鄙视挣钱、鄙视铜臭味的落后思维,扭转到敲锣打鼓戴大红花表彰‘万元户’,并鼓励勤劳致富、鼓励下海经商、鼓励按市场机制办事的热潮中来。前后花了巨大功夫才得以推动全社会解放思想,为全中国人民营造了投资热情高涨、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四十多年。”刘汉元说。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提交了关于《让尊重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成为社会共识》的提案。他在提案中说,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以及他们带给整个社会的推动力量、牵引动力和表率示范,带给社会的巨大财富和进步的源泉动力,应该尊重、敬畏,任何时候都应该弘扬、都应该保护。
特别是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意见》从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等方面作出明确部署,在民营经济领域引发强烈反响。
刘汉元表示,本次《意见》指出,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对于民营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引和保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一场以人类呼唤绿色、低碳转型为核心,以环保和可再生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革命蓬勃兴起。
“未来,通威集团将从立足中国到迈向全球,从深耕中国制造到引领中国创造,乘势而上、接续奋斗,用每一次技术创新、每一件优质产品、每一步实干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中国方案、贡献通威力量。”刘汉元说。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