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打工挣钱也是一种教育:成长是“明白何谓世上最难的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世界上绝没有这样的魔术:长期宠溺孩子,却指望其一夜之间变成有独立人格、有爱、有担当的人。唯有从一开始就引领孩子尝辛劳、知甘苦、明是非,且坚持不懈,孩子才能免于迷失心性、无知无畏。生活的场景如此广阔,足够展开各种教育实验——无论是让孩子出门打零工,还是家庭内部实行以家务换报酬,或是鼓励孩子课余摆摊、以兴趣爱好赚小钱,都是培养孩子正确金钱观、人生观的良好途径。

责任编辑:陈斌

儿女伸手向父母要钱并得到想要的数字,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有的父母不这样认为。知乎上,一位答主在回答“什么时候你突然明白钱有多重要”时,说了一件事,引发共鸣。

有一次,已经上大二的女儿向他要8000元,打算换手机。这个父亲表示不理解,因为女儿的这部手机买了不到3年。女儿表示,手机有点旧了,周围很多同学都换手机了——划重点:对钱没概念,她并不清楚8000元是很多人达不到的月收入。此外,还爱攀比。

父亲对女儿说,想换手机自己打工挣钱,做暑假工也能赚两三千,不够的话可以补贴。另外他提出,一个学生用三千左右的就行,毕竟家里不是开银行的。第二天,女儿就到奶茶店上班,一天150元,干了25天,加上加班费一共领到了4000元。父亲提议去买手机,女儿说:“先不买了,挣钱太不容易了,我的旧手机还能用。”父亲开玩笑让女儿请吃饭,女儿倒是大方地带家人吃了顿烧烤,花了300元。吃完,女儿说:“我理解你们的辛苦咯。”父亲感慨终于看到“回头钱”了,看着女儿懂事的样子,他泪流满面。

从一个不知道钱从何而来,到知晓“苦钱”,继而理解了父母的人,这道成长的课题产生了奇效。设想一下,这事儿如果不是因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139****8858
回复

139****8858

2023-12-10

现在的孩子们,生活越来越舒适,对社会的艰难也知之甚少。看到钱在父母长辈手中辗转如意,便也不知挣钱的艰难,只知向父母伸手要钱。举个例子,神童张炘炀智商虽然极高,但却恬不知耻地向父母索要北京的房子,这就是对这最基本的世界之道的无知。身为父母,也应培养孩子知道并懂得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艰难,更不能将孩子放在舒适区。试想一下,是早点戳破这个小肥皂泡好还是等它过度膨胀再动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武汉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7)班 李大为

153****2408
回复

153****2408

2023-09-04

我很赞同老师的意思,小时候家里穷,但是亲人总给我最好的,我不知道来钱的渠道的艰辛。长大了对财务没有规划,常常入不敷出。教训。

132****6928
回复

132****6928

2023-09-03

这些钱后来多数用在买文学杂志看了。

135****1620
回复

135****1620

2023-09-03

学好如何做父母

181****3385
回复

181****3385

2023-09-03

同意作者的观点 ,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也是随着这十几年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卷”,孩子们、家长们之间都在竞争,但是到最后来能鱼跃龙门的是少之又少,作为一个平凡家庭我认同作者的观点,在教育孩子上不会一味的只注重学习,会让孩子同时学会"价值",养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理性的价值观更加重要!

130****5171
回复

130****5171

2023-09-03

说中了中国很多家庭的现实状况,也说出了当前学校教育的缺失,目前的教育现状,对孩子爱的教育,责任心的教育,基本礼节的教育,日常规范的教育都是缺失的,需要加强这一课!